一种防误刺胰岛素笔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79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误刺胰岛素笔针,至少包括针座、针体、座套、护罩、触发座以及位于针座与触发座之间的弹性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误刺胰岛素笔针,其中护罩在初始状态和触发后状态均完全覆盖针体的前端,如此在初始状态和使用触发后的状态均保证针头不外露从而避免误伤使用者;并且,触发座位于护罩内部,触发结构完全隐藏于内部,可以有效防止因误碰触发机构而使胰岛素笔针的防护结构触发;通过针座、触发座、护罩以及座套的组合构成隐形的触发形式,具有配件精简、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以及结构安全性好的技术优势。

A kind of insulin pen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误刺胰岛素笔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误刺胰岛素笔针。
技术介绍
胰岛素笔针是一种常规的用于治疗糖尿病时,用于与胰岛素笔式注射器配合使用注射胰岛素的胰岛素注射装置,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注射装置向糖尿病患者体内精准输注胰岛素,来达到控制患者血糖的目的。基于安全需要,为了防止注射后的针头外露从而误伤使用者,现有的胰岛素笔针通常设置有安全防护结构,以防止注射后针头外露。现有技术中,其安全防护结构的种类繁多,各类型的安全防护结构的优缺点也各不相同。现有技术中的胰岛素笔针,通常存在的缺陷在于:(1)针尖防护结构只在触发后护住针尖,而在初始状态,针尖是外露的,在使用前,有误刺伤使用者的风险;(2)用于触发防护罩的触发机构通常外露,如此在受外力的时候,容易产生误触发的现象,一旦误触发,必然造成胰岛素笔针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误刺胰岛素笔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胰岛素笔针的技术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误刺胰岛素笔针,至少包括:针座,所述针座包括前座体和后座体,所述前座体与后座体之间形成面向前座体一侧的限位台阶,所述后座体设置有连接腔;针体,所述针体轴向贯穿所述针座设置,所述针体的尾端位于所述连接腔内,所述针体的前端自前座体的自由端伸出;座套,所述座套套设于所述针座上,所述座套的一端与后座体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座套的另一端敞口,所述座套的内壁与针座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腔体;护罩,所述护罩在防护状态下完全覆盖伸出于前座体的所述针体,所述护罩内部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护罩的前端设置有接触端,所述接触端设置有容纳针体通过的过针孔,所述护罩与座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轴向导向机构,所述护罩的尾端与座套的自由端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轴向防脱离机构;触发座,所述触发座设置于第二腔体内并在该第二腔体内至少可相对护罩周向旋转运动,所述护罩和触发座在第一腔体内可相对针座轴向运动,所述触发座与针座或座套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周向旋转引导机构和至少一组轴向防恢复机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轴向方向设置于针座与触发座之间。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轴向导向机构至少包括导向槽和与导向槽适配的导向块,所述导向槽沿轴向设置于座套的内壁,所述导向块沿径向凸出设置于护罩的外壁。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导向槽于座套的前端位置设置有挡边,所述导向块面向护罩前端的位置设置有抵靠面,所述挡边与抵靠面形成所述轴向防脱离机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导向块设置于护罩的尾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周向旋转引导机构至少包括:引导凸块,所述引导凸块沿径向凸出设置于前座体上,所述引导凸块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自靠近前座体的一端向后座体一端沿圆周方向和轴向同步延伸;引导臂,所述引导臂沿轴向凸出设置于触发座的后端,所述引导臂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引导面适配的第二引导面。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引导凸块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引导面,所述引导臂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与所述第一引导面适配的第二引导面。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触发座的后端还凸出设置于至少一个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径向凸出于弹性臂的弹性凸块。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座套的内壁靠近前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弹性凸块的第一限位槽,在所述初始限位槽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弹性凸块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对第一限位槽的位置与所述触发座相对座套旋转后的位置相适应;所述第一限位槽设有第一槽底挡边,所述第二限位槽设有第二槽底挡边,其中,所述第一槽底挡边相对第二槽底挡边更靠近座套的前端,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弹性凸块沿圆周方向和轴向同步移动的第三限位槽。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槽底挡板面向第三限位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引导面,所述弹性凸块面向触发座前端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引导面适配的第二引导面,所述弹性凸块与第二限位槽形成所述轴向防恢复机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针座与座套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置于针座上的卡件和设置于座套内侧与所述卡件适配的卡槽。本实施例的防误刺胰岛素笔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本实施例中,护罩在初始状态和触发后状态均完全覆盖针体的前端,如此在初始状态和使用触发后的状态均保证针头不外露从而避免误刺伤使用者。(2)触发座位于护罩内部,触发结构完全隐藏于内部,可以有效防止因误碰触发机构而使胰岛素笔针的防护结构触发。(3)通过针座、触发座、护罩以及座套的组合构成隐形的触发形式,具有配件精简、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以及结构安全性好的技术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防误刺胰岛素笔针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防误刺胰岛素笔针的剖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针座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针座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座套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座套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中座套的剖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一中座套的第三状态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一中护罩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一中护罩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一中触发座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一中触发座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一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初始状态下,针座、触发座以及护罩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5为第一压缩状态下,针座、触发座以及护罩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此状态下,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开始接触;图16为第二压缩状态下,针座、触发座以及护罩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此状态下,在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的相互作用下,触发座旋转了一定的角度;图17为图16所示状态下,针座与触发座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8为第三压缩状态下,即注射状态下,针座、触发座以及护罩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9为图18所示状态下,针座与触发座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0为触发后,针座、触发座以及护罩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1为实施例二中,针座与触发座在初始状态下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2为实施例二中座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误刺胰岛素笔针,包括针座10、座套20、针体70、护罩30、触发座40、外壳50以及弹性件6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限定与患者接触的一端为前端,靠近胰岛素笔式注射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误刺胰岛素笔针,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n针座(10),所述针座包括前座体(11)和后座体(12),所述前座体与后座体之间形成面向前座体一侧的限位台阶(15),所述后座体设置有连接腔(16);/n针体(70),所述针体轴向贯穿所述针座设置,所述针体的尾端位于所述连接腔内,所述针体的前端自前座体的自由端伸出;/n座套(20),所述座套套设于所述针座上,所述座套的一端与后座体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座套的另一端敞口,所述座套的内壁与针座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腔体(80);/n护罩(30),所述护罩在防护状态下完全覆盖伸出于前座体的所述针体,所述护罩内部设置有第二腔体(35),所述护罩的前端设置有接触端(31),所述接触端设置有容纳针体通过的过针孔(32),所述护罩与座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轴向导向机构,所述护罩可在第一腔体内沿轴向导向机构轴向运动,所述护罩的尾端与座套的自由端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轴向防脱离机构;/n触发座(40),所述触发座设置于第二腔体内并在该第二腔体内至少可相对护罩周向旋转运动,所述触发座可在第一腔体内随护罩一起轴向运动,所述触发座与针座或座套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周向旋转引导机构和至少一组轴向防恢复机构;/n弹性件(60),所述弹性件沿轴向方向设置于针座与触发座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误刺胰岛素笔针,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针座(10),所述针座包括前座体(11)和后座体(12),所述前座体与后座体之间形成面向前座体一侧的限位台阶(15),所述后座体设置有连接腔(16);
针体(70),所述针体轴向贯穿所述针座设置,所述针体的尾端位于所述连接腔内,所述针体的前端自前座体的自由端伸出;
座套(20),所述座套套设于所述针座上,所述座套的一端与后座体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座套的另一端敞口,所述座套的内壁与针座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腔体(80);
护罩(30),所述护罩在防护状态下完全覆盖伸出于前座体的所述针体,所述护罩内部设置有第二腔体(35),所述护罩的前端设置有接触端(31),所述接触端设置有容纳针体通过的过针孔(32),所述护罩与座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轴向导向机构,所述护罩可在第一腔体内沿轴向导向机构轴向运动,所述护罩的尾端与座套的自由端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轴向防脱离机构;
触发座(40),所述触发座设置于第二腔体内并在该第二腔体内至少可相对护罩周向旋转运动,所述触发座可在第一腔体内随护罩一起轴向运动,所述触发座与针座或座套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周向旋转引导机构和至少一组轴向防恢复机构;
弹性件(60),所述弹性件沿轴向方向设置于针座与触发座之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刺胰岛素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导向机构至少包括导向槽(29)和与导向槽适配的导向块(33),所述导向槽沿轴向设置于座套的内壁,所述导向块沿径向凸出设置于护罩的外壁。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刺胰岛素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于座套的前端位置设置有挡边(291),所述导向块面向护罩前端的位置设置有抵靠面(34),所述挡边与抵靠面形成所述轴向防脱离机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刺胰岛素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旋转引导机构至少包括:
引导凸块(14),所述引导凸块沿径向凸出设置于前座体上,所述引导凸块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引导面(1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超宇
申请(专利权)人:普昂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