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上使用的多向担架把手锁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伤病员航空医疗后送救护
,具体涉及一种飞机上使用的多向担架把手锁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航空医疗救援领域,空中伤病员后送是该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后送过程中,伤病员的姿态一般分为卧位和座位两种,卧位伤病员的后送主要靠担架作为载体实施,是伤情较重伤病员的后送方式。由于飞行过程中,受飞机载荷、振动、冲击、加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担架的固定始终是航空医疗后送的难题。在相关的标准要求中,必须满足《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部关于载人装置迫降时的载荷要求,即向前9G、向下6G、向上3G、侧向3.5G、后向3G,这就要求担架固定必须满足迫降时的载荷要求。因此,当担架放置在支架上后,必须设计一种担架的向左、向右和向上多方向的固定装置,满足飞机飞行过程和迫降载荷的使用要求。卧位伤病员后送的担架固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可靠性要求,航空机载环境的特点,要求担架的系固必须非常牢靠,满足负过载和侧向过载的使用要求,可靠性要求高;二是通用性要求,伤病员的后送满足换交通工具但不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上使用的多向担架把手锁定装置,包括锁头固定装置(9)、锁内部设置的两种弹簧助力机构、启动机构、自动恢复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担架把手锁定装置通过锁座(4)固定在担架支架的立柱上,通过按压锁头固定装置(9),锁头固定装置(9)围绕锁头轴(5)旋转一定角度后,通过锁钩(8)自动锁定锁头固定装置(9),开启时通过水平拉动启动环(1),启动环(1)带动启动杆(2),使锁钩(8)绕锁钩轴(7)旋转,锁钩(8)旋转一定角度后,锁钩(8)脱开锁头固定装置(9),锁头固定装置(9)通过扭簧A(3)的反弹力自动回弹,旋转一定角度后,恢复弹开状态,另外,锁钩(8)在其扭簧B(6)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上使用的多向担架把手锁定装置,包括锁头固定装置(9)、锁内部设置的两种弹簧助力机构、启动机构、自动恢复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担架把手锁定装置通过锁座(4)固定在担架支架的立柱上,通过按压锁头固定装置(9),锁头固定装置(9)围绕锁头轴(5)旋转一定角度后,通过锁钩(8)自动锁定锁头固定装置(9),开启时通过水平拉动启动环(1),启动环(1)带动启动杆(2),使锁钩(8)绕锁钩轴(7)旋转,锁钩(8)旋转一定角度后,锁钩(8)脱开锁头固定装置(9),锁头固定装置(9)通过扭簧A(3)的反弹力自动回弹,旋转一定角度后,恢复弹开状态,另外,锁钩(8)在其扭簧B(6)作用下,具备自动回弹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上使用的多向担架把手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固定装置(9)为直杆和半弧环形结构,半弧环形结构外部套有橡胶保护套(11),半弧环形部分压住担架腿(12)上,限制担架向上及向左右运动,半弧环形部分与担架腿(12)接触部分是橡胶保护套(11),起到固定和抗振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上使用的多向担架把手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锁内设置的两种弹簧助力机构,其一是锁头固定装置(9)自动助力弹开机构,通过扭簧A(3)实现,扭簧A(3)一端固定在定位挡杆(10)上,定位档杆(10)固定在锁座(4)内壁上,扭簧A(3)另一端固定在锁头固定装置(9)上,开启时扭簧A(3)恢复原状态,受弹簧扭转力较小,锁头固定装置(9)通过扭簧作用力和定位档杆(10)固定打开状态的位置;锁紧担架腿(12)时,锁头固定装置(9)绕锁头轴(5)旋转,行程角度为65°;锁头固定装置(9)绕锁头轴(5)旋转时,自动挤压锁钩(8)绕锁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法林,贾宏博,周海亮,张慕哲,王聪,国佳,苏楠,钟方虎,卜伟平,王若永,李玉亮,周晴霖,赵彦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