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67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是通过超声心动图提供一套可以综合评估三尖瓣反流的参数与方法,并以所述参数制定分级标准,结合反流程度及肺动脉收缩压,选择合理的三尖瓣成形手术:大部分I级患者可暂不处理,II级患者更多地给予线性成形技术,III‑IV级则更积极地使用成形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分级标准通过利用瓣环直径指数和瓣叶闭合高度对继发性三尖瓣反流进行分级,并制定治疗策略,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明显改善预后,避免患者术后再出现严重的三尖瓣反流,甚至右心衰竭的情况,有效降低了二次三尖瓣成形手术的可能性;具有重大临床意义,能够有效弥补目前临床判断不足的情况,作为可信的术前综合评估指标。

A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secondary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
本专利技术属于心血管病
,具体涉及一种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
技术介绍
70%-80%的三尖瓣反流继发于左心瓣膜病变,包括左心瓣膜风湿病变、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脱垂病变、退行性病变等。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继往认为左心瓣膜病变引发左房压力及肺循环压力升高,导致右室负荷增加,继而引起三尖瓣环扩张,导致瓣膜相对关闭不全,往往被称为继发性三尖瓣反流。因此,早年有学者认为当成功矫治左心瓣膜病变后,继发性三尖瓣反流可以减轻甚至消失。但越来越多研究证实:30%-35%的患者不仅不会改善,而且反流程度会不断加重,7.3%的术前仅是微量三尖瓣反流患者会发展为中度及以上程度,20%的少量三尖瓣反流患者也会在术后出现程度进展,从而导致术后心功能恢复不良和增加二次手术死亡率。2011年日本学者报道了372例左心瓣膜手术后的患者,平均随诊8.6年(5-18.8年),其中13%的病人出现大量三尖瓣反流。美国心脏学会指南针对合并中量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左心瓣膜病变患者,建议同期进行三尖瓣成形手术。但仅根据反流程度判断三尖瓣手术时机是否准确,而且选用何种手术方式(线性缝合或使用成形环,甚至人工瓣膜置换)也无定论,均有待进一步研究。当前临床工作多用三尖瓣反流程度作为评估三尖瓣功能、判断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式的标准。在临床工作中,评估三尖瓣反流程度多根据反流束长度、反流束面积、反流束面积与右房面积比值进行程度分级。但是彩色多普勒评估反流程度容易受到多项因素干扰:1,反流束形态、方向,尤其是偏心性反流;2,左心房明显扩大,尤其反流束表现纤细时,更易低估;3,右心室功能的影响。因为反流束长度及宽度容易受反流孔的大小、形状,以及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所以测量上存在很大的变异性。尤其当三尖瓣反流在二维彩色多普勒显示纤细时,或偏心性反流,或左心房明显增大掩盖了反流束的彩色多普勒图像,均容易造成低估。反流束面积法的最大缺点是评估偏心性反流(尤其沿右心房壁走行),此外,反流束宽度、长度、面积会受到Nyquist指数(血流流速标尺)的人为调节干扰。所以不能成为指导三尖瓣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的唯一指标。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发现,即使轻度三尖瓣反流患者仍有53.1%的患者存在三尖瓣环增大,9.2%患者伴有瓣叶闭合高度增加,从而证实轻度的继发性三尖瓣反流并不意味着三尖瓣免除了功能性的病理改变,所以不能单纯依靠反流程度用来指导三尖瓣成形手术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以所述分级标准为基础,结合患者术前的三尖瓣反流程度及肺动脉收缩压(≥50mmHg),选择合理的三尖瓣成形手术:大部分I级患者可暂不处理,II级患者更多地给予线性成形技术(线性缝合处理),III-IV级则更积极地使用成形环(成形环处理)。数据显示,经本专利技术分级标准定级后,选择合适的三尖瓣成形手术方式,术后近4年中量及以上程度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仅为7.9%,远低于国内外已发表的三尖瓣反流复发数据。一种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利用术前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瓣环、瓣叶闭合高度进行分级,具体为:I级,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D<21mm/m2和三尖瓣瓣叶闭合高度H<5mm;Ⅱ级,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21≦D<24mm/m2和三尖瓣瓣叶闭合高度H<5mm;Ⅲ级,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21≦D<24mm/m2和三尖瓣瓣叶闭合高度5≦H<8mm;Ⅳ级,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D≥24mm/m2或三尖瓣瓣叶闭合高度H≥8mm。所述瓣环直径指数采用如下方法测定:三尖瓣环直径分别在二维超声心动图的两个切面(右室流入道切面或心尖四腔心切面),选用收缩中期测量相对的两个瓣叶根部之间的距离。三尖瓣瓣环直径除以体表面积,计算出瓣环直径指数。所述体表面积测量方法为许文生氏公式通式,S=0.0061×H+0.0124×W-0.0099,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示体重,单位:kg。以术中测瓣器测量的瓣环直径为金标准,对比术前不同超声切面下的瓣环直径测值,选择测值最接近实际大小的切面:分别标志为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右室流入道切面。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左房与右房横径对超声切面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在最合理的切面上才能测量出可以反映实际情况的瓣环直径。即在心尖四腔心切面,收缩末期分别测量左房及右房中部横径,并计算两者比值(左房与右房横径比)。以左房与右房横径比等于1.35(1.3458)作为临界值,可以较准确地选择测量三尖瓣瓣环的切面。当左房与右房横径比≥1.35,若仍在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瓣环直径,测值不准确的敏感性95.9%,特异性81.2%;而此时若换在右室流入道切面测量,测值准确的敏感性75.8%,特异性68.4%。根据以上结果,当左房与右房横径比小于1.35,选在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瓣环直径;当左房与右房横径比大于等于1.35,则在右室流入道切面测量瓣环直径。所述三尖瓣瓣叶闭合高度采用如下方法测定:瓣叶闭合高度分别在二维超声心动图的两个切面(右室流入道切面或心尖四腔心切面),于收缩中期(与测量三尖瓣环直径使用同一帧图像)测量从瓣叶闭合点到瓣环平面的垂直距离。当肺动脉收缩压大于等于50mmHg或三尖瓣反流中量及以上程度建议积极三尖瓣成形处理。术前需要通过三维超声心动图仔细观察三尖瓣的瓣叶结构及交界情况,检查瓣叶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如,合并瓣叶裂、部分瓣叶缺如、瓣叶脱垂或三尖瓣风湿受累等)。只有瓣叶没有明显病理改变时,才能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分级标准。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心脏超声参数可来自二维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频谱多普勒超声、连续多普勒超声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创造性劳动进一步证明了左心瓣膜疾患合并的继发性三尖瓣反流主要是受如下因素影响:1)三尖瓣装置的局部结构改变-瓣环扩张和瓣叶闭合高度增加;2)肺动脉收缩压增高;3)右室增大。如上理论基础更加支持了根据瓣环直径指数和瓣叶闭合高度制定的继发性三尖瓣反流治疗分级标准,结合反流程度、肺动脉收缩压选择三尖瓣处理方式是正确、可行的。2004年美国McCarthy教授报道了Cleveland医学中心接受左心瓣膜手术患者的术后情况,术后5年出现中量及以上程度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为29%。Navia医生描述了2277名合并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左心瓣膜病变患者,同期接受三尖瓣成形手术,术后3个月34%的患者出现中量及以上程度三尖瓣反流,术后5年严重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增加到45%。而经本专利技术分级标准定级后,选择合适的三尖瓣成形手术方式,术后近4年中量及以上程度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仅为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是通过超声心动图提供一套可以综合评估三尖瓣反流的参数与方法,并以所述参数制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其特征在于,利用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瓣环和瓣叶闭合高度,根据数值进行分级,具体为:/nI级,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D<21m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其特征在于,利用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瓣环和瓣叶闭合高度,根据数值进行分级,具体为:
I级,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D<21mm/m2和三尖瓣瓣叶闭合高度H<5mm;
Ⅱ级,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21≦D<24mm/m2和三尖瓣瓣叶闭合高度H<5mm;
Ⅲ级,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21≦D<24mm/m2和三尖瓣瓣叶闭合高度5≦H<8mm;
Ⅳ级,三尖瓣瓣环直径指数D≥24mm/m2或三尖瓣瓣叶闭合高度H≥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其特征在于,所述瓣环直径指数采用如下方法测定:
分别在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右室流入道切面或心尖四腔心切面,选用收缩中期测量相对的两个瓣叶根部之间的距离作为三尖瓣环直径;之后利用三尖瓣瓣环直径除以体表面积,计算出瓣环直径指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分级标准,其特征在于,当左房与右房横径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红王浩潘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