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63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05
一种烹饪器具(100),包括锅体(20)、锅盖(30)、位于所述锅体(20)内的内胆(40),锅盖(30)上设置有限位组件(50)以及可相对所述限位组件(50)旋转的旋转部(60),锅体(20)上设置有开关组件(70),其中:旋转部(6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61);当旋转部(60)旋转时,旋转部(60)的翻边(62)与内胆(40)的翻边(42)卡合,第一限位部(61)挤压限位组件(50),限位组件(50)与开关组件(70)锁合;当开关组件(70)被触发时,开关组件(70)释放与限位组件(50)的锁合。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避免烹饪器具(100)的半开盖现象,提高烹饪器具(100)的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一些烹饪器具,如电饭煲、压力煲以及一些多功能电饭锅,在锅盖打开以及锅盖关闭时,容易出现半开盖现象。当这些烹饪器具的锅盖处于半开盖现象时,锅盖无法正常打开或者关闭,从而影响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操作性强的烹饪器具,以解决锅盖的办开盖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位于所述锅体内的内胆,所述锅盖上设置有限位组件以及可相对所述限位组件旋转的旋转部,所述锅体上设置有开关组件,其中:所述旋转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当所述旋转部旋转时,所述旋转部的翻边与所述内胆的翻边卡合,所述第一限位部挤压所述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开关组件锁合;当所述开关组件被触发时,所述开关组件释放与所述限位组件的锁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旋转部旋转时,旋转部的翻边与内胆的翻边开始卡合,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上的第一限位部挤压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开关组件卡合,锅盖与锅体处于锁合状态,而当开关组件被触发时,开关组件释放与限位组件的卡合,锅盖与锅体处于自由状态,从而烹饪器具的锅体与锅盖之间仅有打开状态以及锁合状态,不会出现半开盖状态,从而可以提高烹饪器具的可操作性。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长条形凸起或者圆柱型凸起。可选地,所述内胆沿边沿间隔延伸有若干个第一凸起,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形成所述翻边。可选地,所述旋转部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凸起,当所述旋转部旋转时,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卡合。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锅盖连接的限位销以及与所述限位销连接的第二限位部,当所述旋转部旋转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接触,并沿所述第二限位部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锁合位置,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锁合位置,沿所述第二限位部向下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断开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弧形,具有一斜面,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斜面挤压所述限位组件。可选地,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按压部以及与所述开关按压部连接的连接板,当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锁合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当所述开关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连接板释放与所述限位组件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烹饪器具处于打开状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烹饪器具处于关闭状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内胆与旋转部卡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目前,烹饪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当旋转把手处于打开状态以及闭合状态的中间状态时,锅盖内的金属环被旋转到某个角度,金属环的翻边与内胆的翻边部分锁合,而限位组件并没有被金属环上的第一限位部限位,处于自由状态,第一限位部不会抵制开关组件中的连接板的释放,从而推动开关按压部,连接板可以被释放,锅盖可以打开。但是,在打开过程中,由于锅盖上的旋转部的翻边与内胆的翻边部分锁合,在锅盖打开过程中,旋转部带动内胆向上运动,由于锅盖的打开时旋转运动,旋转部将带动内胆旋转,而内胆只能垂直向上拿出,从而锅盖只能打开一半,从而导致锅盖的半开盖现象,影响烹饪器具的可操作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旋转部旋转时,旋转部的翻边与内胆的翻边开始卡合,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上的第一限位部挤压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开关组件卡合,锅盖与锅体处于锁合状态,而当开关组件被触发时,开关组件释放与限位组件的卡合,锅盖与锅体处于自由状态,从而烹饪器具的锅体与锅盖之间仅有打开状态以及锁合状态,不会出现半开盖状态,从而可以提高烹饪器具的可操作性。参照图1,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烹饪器具处于打开状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烹饪器具处于关闭状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内胆与旋转部卡合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烹饪器具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烹饪器具100可以包括电饭煲、压力煲、煮锅等。烹饪器具100可以包括锅体20、锅盖30、位于锅体20内的内胆40。锅盖30可以盖于锅体20,当锅盖30盖于锅体20时,锅盖30遮蔽内胆40。在锅盖30上设置有限位组件50以及旋转部60,所述旋转部60可以相对所述限位组件50旋转。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1及图2给出的是烹饪器具1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限位组件50与锅盖30的连接关系在图1及图2中未示出。当所述旋转部60旋转时,旋转部60的翻边62与内胆40的翻边42卡合。当旋转部60的翻边62与内胆40的翻边42开始卡合时,设置于旋转部60上的第一限位部61挤压设置于锅盖30的限位组件50。在第一限位部61的挤压下,限位组件50与开关组件70锁合,从而带动锅盖30盖于锅体20,并与锅体20锁合。图2中标示在旋转部60上的箭头的方向表示烹饪器具100的锅盖30与锅体20关闭时,旋转部60的旋转方向。当开关组件70被触发时,开关组件70释放与限位组件50的锁合,此时锅盖30与所锅体20之间的锁合解除,锅盖30与锅体20处于在竖直方向上处于自由状态。在具体实施中,参照图1,当锅盖30与锅体20处于锁合状态时,在触发开关组件70之前,可以旋转所述旋转部60,使得所述旋转部60的翻边62与内胆40的翻边42相对移动,直至旋转部60被旋转到预设位置时,旋转部60的翻边62与内胆40的翻边42的卡合解除。当开关组件70被触发时,开关组件70释放与限位组件50的锁合,锅盖30打开,图1中旋转部60上标示的箭头方向表示旋转部60的旋转方向。由上述方案可知,当旋转部60旋转时,旋转部60的翻边62与内胆40的翻边42开始卡合,设置于所述旋转部60上的第一限位部61挤压限位组件50,限位组件50与开关组件70卡合,锅盖30与锅体20处于锁合状态。换言之,在旋转部60被旋转的同时,第一限位部61挤压限位组件50,限位组件50与开关组件70卡合,也即锅盖30与锅体20直接从自由的状态进入锁合状态。当开关组件70被触发时,开关组件70释放与限位组件50的卡合,锅盖30与锅体20处于自由状态,从而烹饪器具100的锅体20与锅盖30之间仅有打开状态以及关闭状态,不会出现半开盖状态,从而可以提高烹饪器具100的可操作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100),包括锅体(20)、锅盖(30)、位于所述锅体(20)内的内胆(40),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30)上设置有限位组件(50)以及可相对所述限位组件(50)旋转的旋转部(60),所述锅体(20)上设置有开关组件(70),其中:/n所述旋转部(6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61);当所述旋转部(60)旋转时,所述旋转部(60)的翻边(62)与所述内胆(40)的翻边(42)卡合,所述第一限位部(61)挤压所述限位组件(50),所述限位组件(50)与所述开关组件(70)锁合;/n当所述开关组件(70)被触发时,所述开关组件(70)释放与所述限位组件(50)的锁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100),包括锅体(20)、锅盖(30)、位于所述锅体(20)内的内胆(40),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30)上设置有限位组件(50)以及可相对所述限位组件(50)旋转的旋转部(60),所述锅体(20)上设置有开关组件(70),其中:
所述旋转部(6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61);当所述旋转部(60)旋转时,所述旋转部(60)的翻边(62)与所述内胆(40)的翻边(42)卡合,所述第一限位部(61)挤压所述限位组件(50),所述限位组件(50)与所述开关组件(70)锁合;
当所述开关组件(70)被触发时,所述开关组件(70)释放与所述限位组件(50)的锁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61)为长条形凸起或者圆柱型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40)沿边沿间隔延伸有若干个第一凸起(41),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41)形成所述翻边(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60)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凸起(63),当所述旋转部(60)旋转时,所述第二凸起(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青梅陆鹏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