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板式核桃剥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57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刮板式核桃剥壳机,包括:机架;加工仓,为上端面敞开的箱型结构,其下部设有出料口,加工仓的中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机架上端;加工筒,其竖直方向中部固定在加工仓的上端面且加工筒的下部均位于加工仓内,加工筒的下部设有若干用于落料的落料间隙;驱动轴,通过轴承转动穿置在加工筒的径向中心,且驱动轴的一端穿出加工筒;刮板机构,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位于加工筒内的外表面上;电机,与驱动轴连接且由电机带动驱动轴旋转,使刮板机构跟随旋转,并对加工筒内的待剥壳的核桃进行搅拌,令其相互撞击破裂,实现剥壳。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Scraper type walnut she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刮板式核桃剥壳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坚果剥壳设备领域,尤其是刮板式核桃剥壳机。
技术介绍
我国的核桃栽培面积约130万hm2以上,核桃是我国生产的最有代表性的坚果之一,因而在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中,去壳是一道关键工序。因核桃壳主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壳仁间隙小、壳坚硬,难以剥离,而且尺寸差异较大、形状不规则;剥壳的同时不能破坏果仁的品质,而物理剥壳法都对果仁品质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让核桃很好的破壳取仁是有难度。核桃剥壳机主要是将核桃荚果去掉外壳而得到核桃仁的场上作业机械。由于核桃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核桃脱壳不能与核桃的田间收获一起进行联合作业,而只能在核桃荚果的含水率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脱壳。随着核桃种植业的不断发展,核桃手工脱壳已无法满足高效生产的要求,实行剥壳机械化迫在眉睫。所以核桃剥壳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着手研制核桃剥壳机具,至80年代初,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已相继推出了各种核桃去壳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核桃去壳机具已日趋成熟,目前,正朝着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核桃剥壳机的研制自1965年原八机部下达核桃脱壳机的研制课题以来,虽已有几十种核桃脱壳机问世。但只进行单一脱壳功能的核桃脱壳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以小型家用为主的核桃脱壳机在我国一些地区广泛应用,能够完成脱壳、分离、清选和分级功能的较大型核桃脱壳机在一些大批量核桃加工的企业中应用较为普遍。国内现有的核桃脱壳机种类很多,如6BH一60型核桃剥壳机、6BH一20B型核桃剥壳机、6BH一20型核桃脱壳机等,其作业效率为人工作业效率的2O~60倍以上。锦州俏牌集团生产的TFHS1500型核桃除杂脱壳分选机组一次能实现核桃原料的脱壳、除皮、分选,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核桃后期生产机械。伟民牌6BH一720型核桃脱壳机带有复脱、分级装置,采用搓板式脱壳、风力初选、比重分离清选等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灵活方便、脱净率高、消耗动力小等特点。6BK一22型核桃脱壳机是一种一次喂料就可完成核桃脱壳工作的机械,经风力初选、风扇振动、分层分离、复脱清选分级后的核桃仁可直接装袋入库。6BH一1800型核桃脱壳机械采用了三轧辊混合脱壳结构,能够进行二次脱壳。而随着我国核桃产业的进一步调整,核桃产量逐年增加,核桃的机械化脱壳程度将大幅提高,核桃脱壳机械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核桃去壳机具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种植业的发展,核桃去壳机在研制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突出的问题,因而,难以推广应用。(1)剥壳率低,不少剥壳机漏剥或剥壳不完全,果仁去净率不高,有些剥壳机剥壳率只有50%,这是坚果剥壳机推广使用的最大障碍;(2)损失率高,由于参数选择不合理,造成剥壳不完全现象严重,碎仁夹带在碎壳中难以回收而被弃除。有些机具果仁损失率高达20%;(3)果仁完整性差,有些机具的设计,为了减少漏剥或剥壳不完全现象,一味追求剥壳率的提高,导致高的破碎率,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商品价值;(4)通用性差,一般剥壳机仅能用于某一品种坚果的剥壳作业,对于不同品种的坚果,不能通过更换主要零部件来实现一机多用;(5)机具性能不稳定,适应性差,为某类坚果专门开发的专用机型,在该坚果品种、大小规格、外壳形状和含水量等因素出现变化时,剥壳机具剥壳性能就变差;(6)作业成本偏高,我国坚果剥壳机具尚未形成规模和系列,多数是单机制造,制造的工艺水平低,成本高;也因为通用性差,不能一机多用,使得生产企业设备配置的成本高,致使加工坚果的作业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可靠、效率高且自动化程度高的刮板式核桃剥壳机。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刮板式核桃剥壳机,其包括:机架,其中部横向设置有第一支架,其下部横向设置有第二支架;加工仓,为上端面敞开的箱型结构,其下部为V型结构且V型结构底部设有出料口,加工仓的中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机架上端;加工筒,为筒状封闭结构,其竖直方向中部固定在加工仓的上端面且加工筒的下部均位于加工仓内,加工筒的下部设有若干用于落料的落料间隙,加工筒的上端设有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用于输入待剥壳的核桃;驱动轴,通过轴承转动穿置在加工筒的径向中心,且驱动轴的一端穿出加工筒;刮板机构,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位于加工筒内的外表面上;第一皮带轮,固定在驱动轴穿出加工筒的端部上;电机,固定在第二支架上且电机的转轴朝向驱动轴穿出加工筒方向并延伸;第二皮带轮,固定在电机的转轴末端;传动皮带,分别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连接且由电机带动其转轴驱动驱动轴旋转,使刮板机构跟随旋转,并对加工筒内的待剥壳的核桃进行搅拌,令其相互撞击破裂,实现剥壳。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刮板机构包括:连接套,固定套设在驱动轴位于加工筒内的外表面上;若干连接板,呈环形阵列设于连接套的外表面上,其一侧与连接套固定,另一侧沿接近加工筒内壁方向径向延伸,且与加工筒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若干刮板,与若干连接板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另一侧上,刮板的其中一侧沿接近加工筒内壁方向延伸出连接板;若干导向板,与若干刮板一一对应且呈弧形结构,其一侧固定在刮板延伸出连接板的一侧上,另一侧与加工筒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加工筒包括:第一加工筒,为两端封闭的半圆形筒状结构,所述的进料斗设于第一加工筒上;第二加工筒,设于第一加工筒下方,为两端封闭且与第一加工筒互补形成圆筒状的半圆形格栅筒状结构,其中,第二加工筒上的格栅之间形成用于剥壳分离后的核桃仁和核桃壳下落至加工仓内的间隙。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加工筒和第二加工筒之间通过螺栓锁附固定。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其还包括:导向套,为管状结构且具有核桃仁出口、核桃壳出口和混合料进口,其中,核桃仁出口和核桃壳出口分别位于导向套的两端,且导向套为倾斜设置,核桃仁出口位于上端部,所述的混合料进口位于导向套中部上侧并与加工仓的出料口连接;风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上,其出风口连接有风管,风管的出风端穿入到混合料进口一侧且朝向核桃仁出口,其用于将输入的核桃仁吹送到核桃仁出口处输出。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优选的,其还包括:收纳箱,为上端敞开的箱型结构,且设于核桃壳出口下方并用于收纳输出的核桃壳。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均为V型皮带轮,所述的传动皮带对应为V型皮带。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刮板式核桃剥壳机是借助驱动轴上的刮板机构与加工筒的半圆形格栅筒状结构的挤压和打击作用,使核桃壳破碎的一种思路设计的,其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优点至少还包括:(1)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应用核桃剥壳机有利于实现核桃传送,壳仁分离一体化,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刮板式核桃剥壳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机架,其中部横向设置有第一支架,其下部横向设置有第二支架;/n加工仓,为上端面敞开的箱型结构,其下部为V型结构且V型结构底部设有出料口,加工仓的中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机架上端;/n加工筒,为筒状封闭结构,其竖直方向中部固定在加工仓的上端面且加工筒的下部均位于加工仓内,加工筒的下部设有若干用于落料的落料间隙,加工筒的上端设有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用于输入待剥壳的核桃;/n驱动轴,通过轴承转动穿置在加工筒的径向中心,且驱动轴的一端穿出加工筒;/n刮板机构,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位于加工筒内的外表面上;/n第一皮带轮,固定在驱动轴穿出加工筒的端部上;/n电机,固定在第二支架上且电机的转轴朝向驱动轴穿出加工筒方向并延伸;/n第二皮带轮,固定在电机的转轴末端;/n传动皮带,分别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连接且由电机带动其转轴驱动驱动轴旋转,使刮板机构跟随旋转,并对加工筒内的待剥壳的核桃进行搅拌,令其相互撞击破裂,实现剥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刮板式核桃剥壳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机架,其中部横向设置有第一支架,其下部横向设置有第二支架;
加工仓,为上端面敞开的箱型结构,其下部为V型结构且V型结构底部设有出料口,加工仓的中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机架上端;
加工筒,为筒状封闭结构,其竖直方向中部固定在加工仓的上端面且加工筒的下部均位于加工仓内,加工筒的下部设有若干用于落料的落料间隙,加工筒的上端设有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用于输入待剥壳的核桃;
驱动轴,通过轴承转动穿置在加工筒的径向中心,且驱动轴的一端穿出加工筒;
刮板机构,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位于加工筒内的外表面上;
第一皮带轮,固定在驱动轴穿出加工筒的端部上;
电机,固定在第二支架上且电机的转轴朝向驱动轴穿出加工筒方向并延伸;
第二皮带轮,固定在电机的转轴末端;
传动皮带,分别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连接且由电机带动其转轴驱动驱动轴旋转,使刮板机构跟随旋转,并对加工筒内的待剥壳的核桃进行搅拌,令其相互撞击破裂,实现剥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板式核桃剥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板机构包括:
连接套,固定套设在驱动轴位于加工筒内的外表面上;
若干连接板,呈环形阵列设于连接套的外表面上,其一侧与连接套固定,另一侧沿接近加工筒内壁方向径向延伸,且与加工筒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若干刮板,与若干连接板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另一侧上,刮板的其中一侧沿接近加工筒内壁方向延伸出连接板;
若干导向板,与若干刮板一一对应且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泽余罗兼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