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倩兰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夜行性鱼类自动投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51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夜行性鱼类自动投喂装置,包括壳体,动力座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杆,插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导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控制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罐,控制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段,控制座的内部右端活动铰接有密封板,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楔形板,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顶杆。在到达夜晚时,顶杆随着转轴的旋转将挡板向上抬起,使得卡块与滑块分离,滑块右移撞击推板,推板挤压饲料推开密封板后经出料孔流出,实现了自动投喂的功能,随着转轴的旋转,顶杆与挡板分离,楔形板与拨板接触并挤压拨板左移,卡块卡住滑块,推板和密封板复位封堵住控制座,实现了自动复位,使用方便。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nocturnal fish based on solar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夜行性鱼类自动投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夜行性鱼类自动投喂装置。
技术介绍
在很多的办公场所、居家住处、以及一些展览场所中,人们都会摆放一些鱼缸,放入一些观赏性鱼类,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美观的功能,还能愉悦人们的心情,在这些观赏性鱼类的选择中,人们不仅会选择白天比较活跃的鱼类,也会加入一些夜行性鱼类,如七星刀鱼和玻璃猫鱼等,不仅可以提高夜间的活跃度,而且这些鱼类本身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夜行性鱼类在养殖时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投喂,因为这些鱼类的活跃高峰期位于夜晚,因此比较理想的投喂时间段也就是晚上,但是夜晚时间也正是人们休息的时间段,夜晚投食违背人们的生活作息,而且夜间鱼类的视野不好,需要人工准确投喂,投喂范围不广的话,会影响到投喂效果,大范围投喂的话又会增加工作量,目前一些机器投喂装置大多采用市电,耗能较多,提高了使用成本,而且对于一些偏僻的鱼类养殖场所来说,通电也是一个难题,因此使用存在不便。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夜行性鱼类自动投喂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夜行性鱼类自动投喂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夜行性鱼类自动投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动力座和控制座,动力座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杆,插杆的左侧且位于动力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拨板,插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入控制座内部的滑块,动力座的顶部活动插接有导杆,导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滑块内部的卡块,导杆的顶部且位于动力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板,控制座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与滑块对应的推板,控制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罐,控制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段,控制座的内部右端活动铰接有密封板,出料段的内部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出料孔,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动力座的上方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拨板对应的楔形板,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挡板对应的顶杆,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转轴对应的太阳能组件。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左侧安装有压簧组件,滑块的顶部开设有与卡块对应的卡槽,当卡块与滑块分离后,滑块在压簧的作用下向右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卡块的顶部安装有复位压簧。进一步的,所述推板通过弹簧组件安装在控制座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罐的内部放置有饲料,且控制座的顶部开设有与储料罐相连通的通槽,通槽位于推板和密封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且出料段的左侧开设有与密封板对应的转动槽。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孔呈弧形状,当饲料从不同的出料孔洒出时,会落在不同的长度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楔形板位于拨板的右侧,楔形板的左侧开设有斜坡,当转轴旋转后,会通过楔形板挤压拨板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到达夜晚投喂的时间时,顶杆随着转轴的旋转将挡板向上抬起,使得卡块与滑块分离,滑块在压簧组件的推动下向右移动并撞击推板,推板右移后挤压饲料,使得饲料推开密封板并经由出料孔流出,实现了在夜晚时分自动对夜行性鱼类进行投喂的功能,解决了人工操作的麻烦。2.通过对出料孔的弧度和方向进行设计,使得饲料落在不同位置处,不仅扩大了饲料的下落区域,避免了饲料在投喂后堆积在一起,而且使得饲料分散更均匀,提高了投喂效果。3.随着转轴的继续旋转,顶杆与挡板分离,且楔形板与拨板接触,并挤压拨板和插杆向左移动,在滑块左移至卡槽与卡块对齐时,卡块向下移动卡在卡槽内,从而固定住滑块,同时,推板在弹簧组件的推动下左移复位,密封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回转,重新封堵住控制座,避免饲料继续流出,如此,实现了在投喂结束后整体装置的自动复位的功能,可实现持续循环自动投喂工作,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正面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转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动力座连接结构正面剖视图。图中:1、壳体;2、动力座;3、控制座;4、插杆;5、拨板;6、滑块;7、导杆;8、卡块;9、挡板;10、推板;11、储料罐;12、出料段;13、密封板;14、出料孔;15、转轴;16、楔形板;17、顶杆;18、太阳能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专利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专利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夜行性鱼类自动投喂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动力座2和控制座3,动力座2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杆4,插杆4的左侧且位于动力座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拨板5,插杆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入控制座3内部的滑块6,动力座2的顶部活动插接有导杆7,导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滑块6内部的卡块8,导杆7的顶部且位于动力座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板9,控制座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与滑块6对应的推板10,控制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罐11,控制座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段12,控制座3的内部右端活动铰接有密封板13,出料段12的内部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出料孔14,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动力座2的上方转动安装有转轴15,转轴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拨板5对应的楔形板16,转轴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挡板9对应的顶杆17,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转轴15对应的太阳能组件18。其中,滑块6的左侧安装有压簧组件,滑块6的顶部开设有与卡块8对应的卡槽,当卡块8与滑块6分离后,滑块6在压簧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其中,卡块8的顶部安装有复位压簧。其中,推板10通过弹簧组件安装在控制座3的内部。其中,储料罐11的内部放置有饲料,且控制座3的顶部开设有与储料罐11相连通的通槽,通槽位于推板10和密封板13之间。其中,密封板13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且出料段12的左侧开设有与密封板13对应的转动槽。其中,出料孔14呈弧形状,当饲料从不同的出料孔14洒出时,会落在不同的长度位置处。其中,楔形板16位于拨板5的右侧,楔形板16的左侧开设有斜坡,当转轴15旋转后,会通过楔形板16挤压拨板5移动。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壳体1安装在鱼类饲养场所的上方,通过太阳能组件18接收太阳能并为转轴15提供动力使得转轴15持续旋转(驱动源带动轴做持续性旋转为现有技术,故此处不做赘述),初始状态下,卡块8在复位压簧的推动下卡在滑块6上的卡槽内,避免滑块6移动,楔形板16与拨板5前后错开,密封板13在扭簧的作用下处于垂直状态,封堵住控制座3的右端,避免推板10右端的饲料从控制座3内流出,通过对太阳能组件18进行设计,在到达夜晚投喂的时间时,顶杆17随着转轴1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夜行性鱼类自动投喂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动力座(2)和控制座(3),动力座(2)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杆(4),插杆(4)的左侧且位于动力座(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拨板(5),插杆(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入控制座(3)内部的滑块(6),动力座(2)的顶部活动插接有导杆(7),导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滑块(6)内部的卡块(8),导杆(7)的顶部且位于动力座(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板(9),控制座(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与滑块(6)对应的推板(10),控制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罐(11),控制座(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段(12),控制座(3)的内部右端活动铰接有密封板(13),出料段(12)的内部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出料孔(14),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动力座(2)的上方转动安装有转轴(15),转轴(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拨板(5)对应的楔形板(16),转轴(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挡板(9)对应的顶杆(17),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转轴(15)对应的太阳能组件(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夜行性鱼类自动投喂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动力座(2)和控制座(3),动力座(2)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杆(4),插杆(4)的左侧且位于动力座(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拨板(5),插杆(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入控制座(3)内部的滑块(6),动力座(2)的顶部活动插接有导杆(7),导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滑块(6)内部的卡块(8),导杆(7)的顶部且位于动力座(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板(9),控制座(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与滑块(6)对应的推板(10),控制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罐(11),控制座(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段(12),控制座(3)的内部右端活动铰接有密封板(13),出料段(12)的内部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出料孔(14),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动力座(2)的上方转动安装有转轴(15),转轴(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拨板(5)对应的楔形板(16),转轴(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挡板(9)对应的顶杆(17),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转轴(15)对应的太阳能组件(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夜行性鱼类自动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倩兰
申请(专利权)人:孙倩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