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棉花品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850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棉花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1、选择合适栽植土壤,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田园化质量高,肥力水平高且均匀的苗床,在每平米的土壤中浇灌10升营养液;S2、将苗床建立常规黄萎病育种圃,收集黄萎病棉花的枯枝落叶和残体以及有机肥,经过酵制后,与土壤拌匀,对苗床进行均匀铺设,将处理后棉籽播种在苗床上,本方法采用培育棉种每代都在带有病菌体的土壤中生长进行,使培育棉种结果更加可靠,利用杂交、自交纯化遗传组合选育出新抗黄萎病棉花品种,同时也在抗黄萎病的过程中进行耐旱检测及抗虫检测,培育棉种提高了抗黄萎病发病率,使棉花性能稳定,产量提高,提高了棉花种植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棉花品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棉花品种的方法,属于棉花育种

技术介绍
我国棉花大多种植于地广人稀的区域,该区域内植棉劳动力特别紧张,每年拾花季节需引进大量的劳动力,采棉成本不断提高,人工采棉已经不能适应棉花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机采棉技术是提高新疆棉花生产经济效益、致富植棉群众、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棉花机械采收是我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黄萎病一直机械采收道路上的一大难题,是现有的防治黄萎病的方法包括作物轮种、种植抗病品种、喷施杀菌剂等。其中,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可有效控制土传病害,但目前我国粮棉争地现象严重,很难实行轮作措施。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土传维管束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目前我国的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尚未取得显著进展,多数品种为耐病品种,在黄萎病发生严重年份,病害依然会发生流行,无法避免。喷施杀菌剂由于很难到达植物的维管束部位,效果甚微。其他措施如微生物制剂、诱抗剂等,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但防治效果不佳,很难有效遏制黄萎病的发生危害,尤其对黄萎病发生严重的病田,多数棉田为连做多年的老棉田,再加上滴灌及秸秆还田等栽培耕作方式,导致黄萎病连年严重发生,有些棉田甚至毁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棉花品种的方法。一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棉花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合适栽植土壤,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田园化质量高,肥力水平高且均匀的苗床,在每平米的土壤中浇灌10升营养液;S2、将苗床建立常规黄萎病育种圃,收集黄萎病棉花的枯枝落叶和残体以及有机肥,经过酵制后,与土壤拌匀,对苗床进行均匀铺设,将处理后棉籽播种在苗床上,播种后做到用病菌土进行上盖,厚度控制在2-5cm;S3、挑选完整、饱满的棉花种子除霉去杂后进行脱绒,将脱绒后的棉花种子在20℃烘干箱内烘干,逐粒切去种子胚根端种皮,然后平铺于以砂土为芽床的育苗盘内,自然光照下培养,待长出饱满的幼苗后,获得幼苗备用;S4、选育抗黄萎病性棉花,选取一高度感病且稳定性好的感病对照,结合抗黄萎病性评价的鉴定标准,筛选出抗病植株,随机去雄或去雌,进行田间杂交,再经育种圃中黄萎病菌高压选择作为亲本D1代,植株成熟后从中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1代;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抗病菌F1代棉籽重复步骤S3处理,进行步骤S4种植,将F1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剔除表现差的植株,进行回收处理,选择抗病植株,植株随机去雄或去雌,采用种间杂交,植株成熟后从中筛选出抗病植株,得到F2代棉种;S6、将步骤S5的F2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重复步骤S3进行种植一行或多行,隔离套袋,采用自交,观察筛选优势后代,剔除表现差的植株,植株成熟后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3代棉种;S7、将步骤S6的F3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重复步骤S3进行种植一行或多行,隔离套袋,采用自交,观察筛选优势后代,剔除表现差的植株,植株成熟后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4代棉种;S8、重复进行上述步骤,至到得到表现稳定,品质优良具有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作为优选,所述每升营养液的成分为氯化钠15-20克、氯化镁2-5克、硫酸镁5-8克、氯化钙1-2克、氯化钾1-2克和碳酸氢钠1-2克。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幼苗数量不大于3片。作为优选,所述播种时间为5月底至6月,使棉花的吐絮期集中在阴雨少的秋高气爽季节。作为优选,所述育种圃每品种种植的行数为4行,设置田间小区长30-40米,宽4-5米、行距1-1.2米,株距0.5-0.6米,种植密度为1500-2000株/亩。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用浓度为2500-3000ppm的硫酸卡那霉素溶液喷洒叶面,6-8天后选取单株子叶和真叶的叶片上没有出现黄色斑点的植株为第一处理植株。作为优选,所述有机肥包括以各种动物、植物残体或代谢物组成,如人畜粪便、秸秆、动物残体、屠宰场废弃物等,还包括饼肥(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蓖麻饼、茶籽饼等)、堆肥、沤肥、厩肥、沼肥、绿肥等。作为优选,所述逐步后S4-S7的过程中应对棉苗进行耐旱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法采用培育棉种每代都在带有病菌体的土壤中生长进行,使培育棉种结果更加可靠,利用杂交、自交纯化遗传组合选育出新抗黄萎病棉花品种,同时也在抗黄萎病的过程中进行耐旱检测及抗虫检测,培育棉种提高了抗黄萎病发病率,使棉花性能稳定,产量提高,提高了棉花种植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S1、选择合适栽植土壤,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田园化质量高,肥力水平高且均匀的苗床,在每平米的土壤中浇灌10升由氯化钠15克、氯化镁2克、硫酸镁5克、氯化钙1克、氯化钾1克和碳酸氢钠1克;S2、将苗床建立行数为4行,田间小区长30米,宽4米、行距1米,株距0.5米,种植密度为1500株/亩黄萎病育种圃,收集黄萎病棉花的枯枝落叶和残体以及有机肥,经过酵制后,与土壤拌匀,对苗床进行均匀铺设,将处理后棉籽播种在苗床上,播种后做到用病菌土进行上盖,厚度控制在2cm;S3、挑选完整、饱满的棉花种子除霉去杂后进行脱绒,将脱绒后的棉花种子在20℃烘干箱内烘干,逐粒切去种子胚根端种皮,然后平铺于以砂土为芽床的育苗盘内,自然光照下培养,待长出饱满的1片幼苗后,获得幼苗备用;S4、选育抗黄萎病性棉花,选取一高度感病且稳定性好的感病对照,结合抗黄萎病性评价的鉴定标准,筛选出抗病植株,随机去雄或去雌,进行田间杂交,再经育种圃中黄萎病菌高压选择作为亲本D1代,植株成熟后从中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1代;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抗病菌F1代棉籽重复步骤S3处理,进行步骤S4种植,将F1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剔除表现差的植株,进行回收处理,选择抗病植株,植株随机去雄或去雌,采用种间杂交,植株成熟后从中筛选出抗病植株,得到F2代棉种;S6、将步骤S5的F2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重复步骤S3进行种植一行或多行,隔离套袋,采用自交,观察筛选优势后代,剔除表现差的植株,植株成熟后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3代棉种;S7、将步骤S6的F3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重复步骤S3进行种植一行或多行,隔离套袋,采用自交,观察筛选优势后代,剔除表现差的植株,植株成熟后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4代棉种;S8、重复进行上述步骤,至到得到表现稳定,品质优良具有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实施例二S1、选择合适栽植土壤,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田园化质量高,肥力水平高且均匀的苗床,在每平米的土壤中浇灌10升由氯化钠17克、氯化镁3克、硫酸镁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棉花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选择合适栽植土壤,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田园化质量高,肥力水平高且均匀的苗床,在每平米的土壤中浇灌10升营养液;/nS2、将苗床建立常规黄萎病育种圃,收集黄萎病棉花的枯枝落叶和残体以及有机肥,经过酵制后,与土壤拌匀,对苗床进行均匀铺设,将处理后棉籽播种在苗床上,播种后做到用病菌土进行上盖,厚度控制在2-5cm;/nS3、挑选完整、饱满的棉花种子除霉去杂后进行脱绒,将脱绒后的棉花种子在20℃烘干箱内烘干,逐粒切去种子胚根端种皮,然后平铺于以砂土为芽床的育苗盘内,自然光照下培养,待长出饱满的幼苗后,获得幼苗备用;/nS4、选育抗黄萎病性棉花,选取一高度感病且稳定性好的感病对照,结合抗黄萎病性评价的鉴定标准,筛选出抗病植株,随机去雄或去雌,进行田间杂交,再经育种圃中黄萎病菌高压选择作为亲本D1代,植株成熟后从中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1代;/n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抗病菌F1代棉籽重复步骤S3处理,进行步骤S4种植,将F1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剔除表现差的植株,进行回收处理,选择抗病植株,植株随机去雄或去雌,采用种间杂交,植株成熟后从中筛选出抗病植株,得到F2代棉种;/nS6、将步骤S5的F2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重复步骤S3进行种植一行或多行,隔离套袋,采用自交,观察筛选优势后代,剔除表现差的植株,植株成熟后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3代棉种;/nS7、将步骤S6的F3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重复步骤S3进行种植一行或多行,隔离套袋,采用自交,观察筛选优势后代,剔除表现差的植株,植株成熟后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4代棉种;/nS8、重复进行上述步骤,至到得到表现稳定,品质优良具有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棉花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合适栽植土壤,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田园化质量高,肥力水平高且均匀的苗床,在每平米的土壤中浇灌10升营养液;
S2、将苗床建立常规黄萎病育种圃,收集黄萎病棉花的枯枝落叶和残体以及有机肥,经过酵制后,与土壤拌匀,对苗床进行均匀铺设,将处理后棉籽播种在苗床上,播种后做到用病菌土进行上盖,厚度控制在2-5cm;
S3、挑选完整、饱满的棉花种子除霉去杂后进行脱绒,将脱绒后的棉花种子在20℃烘干箱内烘干,逐粒切去种子胚根端种皮,然后平铺于以砂土为芽床的育苗盘内,自然光照下培养,待长出饱满的幼苗后,获得幼苗备用;
S4、选育抗黄萎病性棉花,选取一高度感病且稳定性好的感病对照,结合抗黄萎病性评价的鉴定标准,筛选出抗病植株,随机去雄或去雌,进行田间杂交,再经育种圃中黄萎病菌高压选择作为亲本D1代,植株成熟后从中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1代;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抗病菌F1代棉籽重复步骤S3处理,进行步骤S4种植,将F1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剔除表现差的植株,进行回收处理,选择抗病植株,植株随机去雄或去雌,采用种间杂交,植株成熟后从中筛选出抗病植株,得到F2代棉种;
S6、将步骤S5的F2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重复步骤S3进行种植一行或多行,隔离套袋,采用自交,观察筛选优势后代,剔除表现差的植株,植株成熟后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3代棉种;
S7、将步骤S6的F3代直接播种于育种圃中,重复步骤S3进行种植一行或多行,隔离套袋,采用自交,观察筛选优势后代,剔除表现差的植株,植株成熟后筛选出抗病植株,得F4代棉种;
S8、重复进行上述步骤,至到得到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战远陈立宇咸丰程玉臣张建中杨建强姜晓平张向前张德健刘燕王建国白文龙苏和李凤臻严斌李文才刘亚斌沈秋云曹丰海许建芳吕荣亮刘智李玉峰张佳丽张怀军贾秀婷杨俊霞邓贤谢爱青尚学燕阿拉塔孙鸿举赵小庆叶君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