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试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242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3:26
一种新型试管架,包括圆柱状的试管架本体、安装在试管架本体底部的圆盘底座和设置在圆盘底座中部的圆柱立杆,试管架本体底面开设有与圆柱立杆相匹配的柱形凹槽,圆盘底座通过圆柱立杆与试管架本体相连;试管架本体的顶面开设有多个不同大小的试管盖槽,试管架本体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不同倾斜角度、不同直径的试管插孔,试管架本体靠近圆盘底座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一圈齿轮状凹槽;本实用将试管盖槽的直径与侧壁试管插孔的孔径相对应设置,不易错配,减少污染;倾斜角度不同的试管插孔便于取液;侧壁上开设的齿轮状凹槽有利于操作者轻松旋转试管架,随时取用目标的试管液;试管架本体采用透明材质,方便观察。

A new type of test tube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试管架
本技术涉及科研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试管架。
技术介绍
试管架是一种实验中常用于存放试管的器具,传统的试管架在无菌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无菌操作中,无菌空气由上而下流动,而操作者手及手臂上均附有细菌,若手、手臂在开口容器之上移动,易使细菌掉落至管内,产生污染;同时,无菌操作要求操作者吸取液体时将试管倾斜一定角度,以减少垂直方向的污染风险,如果试管架可以使试管倾斜不同的角度,无需操作者反复持试管观察液体,可以极大程度解放操作者的双手,节省操作的时间,最大程度地避免移液引起细菌污染,为无菌实验提供便利;另外,无菌操作通常空间有限,当涉及比较多的试管时,普通试管架会占据较多操作空间,且操作不方便;较多的试管盖放置无规律,容易导致错配,均会增加细菌污染的风险。目前还没有一种试管架可以最大程度节省空间、减少试管盖错配风险、方便实验者无菌操作,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少污染、便于取放观察、减少试管盖错配、节约无菌操作空间的新型试管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试管架,包括圆柱状的试管架本体、安装在试管架本体底部的圆盘底座和设置在圆盘底座中部的圆柱立杆,所述试管架本体底面开设有与圆柱立杆相匹配的柱形凹槽,所述圆盘底座通过圆柱立杆与试管架本体相连;所述试管架本体的顶面开设有多个不同大小的试管盖槽,所述试管架本体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不同倾斜角度、不同直径尺寸的试管插孔。进一步地,所述试管架本体靠近圆盘底座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一圈齿轮状凹槽。进一步地,所述试管盖槽共有八个,包括四个第一圆形凹槽和四个第二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圆形凹槽环绕试管架本体顶面的圆心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开口大于所述第二圆形凹槽的开口,同一所述开口大小的所述试管盖槽呈十字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开口直径为21毫米,所述第二圆形凹槽的开口直径为16毫米。进一步地,所述试管插孔共有八列,每列所述试管插孔均包括三个不同倾斜角度的试管插孔,所述试管插孔自上而下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65°、45°、30°。进一步地,八列所述试管插孔分为两种孔径,四个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相对应设置的四列第一试管插孔,孔径均为21毫米,四个所述第二圆形凹槽相对应设置的四列第二试管插孔,孔径均为16毫米。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状凹槽为围绕试管架本体侧壁均匀分布的竖条槽,每个所述竖条槽长10毫米,宽2毫米,深2毫米。进一步地,所述试管架本体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试管架的有益效果在于:1、不同的试管插入对应孔径、倾斜角度的试管插孔内,无需操作者手持试管并倾斜移液,贯彻了无菌原则同时简化操作,可以大大节省操作者的操作时间、操作空间,并减少换手或换器具的动作。2、试管架本体为透明材质,在实验过程中,操作者无需将试管拔出即可观察到试管内液体量的多少,可减少试管及其内液体的移动、晃动,减少污染的可能。3、本试管架可旋转,并设置了齿轮状凹槽改善转动体验,操作者可以方便地旋转试管架来取用不同试管内的液体,可避免大范围挥动操作引起无菌台气体涡流,使细菌漂浮入试管或其他无菌器皿的可能。4、本试管架顶部开设有试管盖槽,可以反向倒置对应侧壁上试管的试管盖,减少试管盖乱放、错配的可能,减少无菌操作中污染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试管架的立体结构视图。图2是本技术试管架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试管架A-A面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试管架的爆炸视图。图5是本技术试管架B-B面的断面图。附图标记:1-试管架本体;11-柱形凹槽;12-试管盖槽;121-第一圆形凹槽;122-第二圆形凹槽;13-试管插孔;131-第一试管插孔;132-第二试管插孔;14-齿轮状凹槽;141-竖条槽;2-圆盘底座;3-圆柱立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新型试管架,包括圆柱状的试管架本体1、安装在试管架本体1底部的圆盘底座2和设置在圆盘底座2中部的圆柱立杆3,试管架本体1底面开设有与圆柱立杆3相匹配的柱形凹槽11,圆盘底座2通过圆柱立杆3与试管架本体1相连,以便试管架本体1环绕圆柱立杆3进行转动;试管架本体1的顶面开设有多个不同大小的试管盖槽12,试管架本体1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不同倾斜角度的试管插孔13;另外,试管架本体1靠近圆盘底座2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一圈齿轮状凹槽14,便于使用过程中转动试管架。具体地,本实施中试管盖槽12共有八个,包括四个第一圆形凹槽121和四个第二圆形凹槽122,第一圆形凹槽121和第二圆形凹槽122环绕试管架本体1顶面的圆心均匀间隔分布,第一圆形凹槽121的开口直径大于第二圆形凹槽122,同一开口大小的试管盖槽12呈十字方向排列,即相邻的第一圆形凹槽121和第二圆形凹槽122,各自的圆心与试管架本体1顶面圆心连线的夹角为45°,第一圆形凹槽121的开口大小为21毫米,与50毫升试管的试管盖外径相匹配,第二圆形凹槽122的开口大小为16毫米,与15毫升试管的试管盖外径相匹配。本实施中试管插孔13共有八列,每列试管插孔13均包括三个不同倾斜角度的试管插孔13,三个试管插孔13自上而下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65°、45°、30°,同时,八列试管插孔13分为两种孔径,四个第一圆形凹槽121相对应设置的四列第一试管插孔131,孔径均为21毫米,四个第二圆形凹槽122相对应设置的四列第二试管插孔132,孔径均为16毫米,以便查找和取放。具体地,试管架本体1侧壁上的齿轮状凹槽14为围绕圆柱体均匀分布的竖条槽141,每个竖条槽141长10毫米,宽2毫米,深2毫米,从而利于实际操作中旋转本新型试管架,减少换手、大动作操作、越过试管开口取其他试管等操作引起可能的污染。具体地,圆盘底座2的高度为30毫米,直径为150毫米,圆盘底座2和圆柱立杆3采用为密度高、重量大的材料,以便稳固本试管架的重心,避免实验操作过程中试管架侧翻的发生,同时,试管架本体1采用透明材质,有利于操作者看见并估算各试管插孔13内液体。本实例以最为常用的15ml、50ml的试管为例设计了试管架本体1,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试管数量、试管大小调整试管架本体1上开设的试管盖槽12、试管插孔13,以适应实际操作环境。本技术试管架的核心部件为试管架本体1,不同于常规试管架,试管架本体1顶面上开设有大小不同的试管盖槽12,试管盖槽12的直径与侧壁试管插孔13的孔径相对应设置,不会混淆、错配试管盖,方便又减少污染;同时,试管架本体1的侧壁上含有倾斜角度不同的试管插孔13,便于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取液;侧壁上开设的齿轮状凹槽14有利于操作者轻松旋转试管架,随时取用目标的试管液;另外,本实用中试管架本体1采用透明材质,方便操作者观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试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试管架本体(1)、安装在试管架本体(1)底部的圆盘底座(2)和设置在圆盘底座(2)中部的圆柱立杆(3),所述试管架本体(1)底面开设有与圆柱立杆(3)相匹配的柱形凹槽(11),所述圆盘底座(2)通过圆柱立杆(3)与试管架本体(1)相连;所述试管架本体(1)的顶面开设有多个不同大小的试管盖槽(12),所述试管架本体(1)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不同倾斜角度、不同直径尺寸的试管插孔(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试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试管架本体(1)、安装在试管架本体(1)底部的圆盘底座(2)和设置在圆盘底座(2)中部的圆柱立杆(3),所述试管架本体(1)底面开设有与圆柱立杆(3)相匹配的柱形凹槽(11),所述圆盘底座(2)通过圆柱立杆(3)与试管架本体(1)相连;所述试管架本体(1)的顶面开设有多个不同大小的试管盖槽(12),所述试管架本体(1)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不同倾斜角度、不同直径尺寸的试管插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本体(1)靠近圆盘底座(2)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一圈齿轮状凹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盖槽(12)共有八个,包括四个第一圆形凹槽(121)和四个第二圆形凹槽(122),所述第一圆形凹槽(121)和所述第二圆形凹槽(122)环绕试管架本体(1)顶面的圆心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圆形凹槽(121)的开口大于所述第二圆形凹槽(122)的开口,同一所述开口大小的所述试管盖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凯璐刘爱明郑秀婷罗怡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