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红专利>正文

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病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10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病人支架,包括扶手架,所述扶手架为中空的回形框架结构,所述扶手架内部为高度调节滑槽,所述高度调节滑槽内上下滑动设置有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座与高度调节滑槽之间通过调紧螺栓固定,所述高度调节座上设置有工字形的扶手安装架,所述扶手安装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可调节扶手,所述可调节扶手包括扶手杆、扶手和肘托,所述扶手杆通过定位铰链与扶手安装架相连,所述扶手通过定位铰链与扶手杆相连,所述肘托通过定位铰链与扶手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为病人的站立和行走提供支撑功能,能够被不同身高的病人使用,且可以避免影响到病人支架其他功能的使用,同时具备携带物品移动的能力。

A portable patient support for hospit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病人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用护理器械
,具体为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病人支架。
技术介绍
医院中总是存在许多病人,一些病人行动不便,在站立或移动时需要一些诸如拐杖之类的辅助设备,但该种设备在被使用时需要反复抬起,给病人的使用带来不便。同时一些病人如外科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腹胀等不适;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肺的扩张,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减轻焦虑;同时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少住院费用。另外一些术后病人既需要补液又需要肠内营养,且引流管较多(如:胃管、胸腔闭式引流管、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伤口引流管及导尿管等),造成病人术后不愿意也不便于早期下床活动,即便想早期下床活动,也因引流管较多,下床活动时需多人协助,且不能保证各引流管的有效引流,从而影响病人术后康复。这些病人在医院内活动时需要携带药品或生活用品,但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很好的用具来处理上述问题,从而给病人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病人支架,为病人的站立和行走提供支撑功能,能够被不同身高的病人使用,同时具备携带物品移动的能力,从而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病人支架,包括扶手架,所述扶手架为中空的回形框架结构,所述扶手架内部为高度调节滑槽,所述高度调节滑槽内上下滑动设置有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座与高度调节滑槽之间通过调紧螺栓固定,所述高度调节座上设置有工字形的扶手安装架;所述扶手安装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可调节扶手,所述可调节扶手包括扶手杆、扶手和肘托,所述扶手杆通过定位铰链与扶手安装架相连,所述扶手通过定位铰链与扶手杆相连,所述肘托通过定位铰链与扶手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扶手杆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两个氧气瓶固定环和若干置物钩。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行走架,所述行走架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为带有刹车的万向滚轮。进一步地,所述扶手架的上端设置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上穿设有置物框,所述置物架的顶部设置有置物板。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架的中部设置有L形的输液架,所述输液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输液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可调节扶手,病人通过可调节扶手可以扶住支架,使病人站立和行走更加平稳,同时由于病人支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病人可以推动支架移动,避免反复抬起支架带来的不便,同时可调节扶手的高度可调,从而使本病支架能够被不同身高的病人使用,并且可调节扶手在不需使用时可以完全收起,避免影响到病人支架其他功能的使用。(2)本技术设置置物架、支撑杆及支架底座,使病人支架具备放置物品的能力,再结合支架底座下端的行走轮,可以十分便利的携带物品一同移动,增强病人支架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扶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扶手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扶手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扶手架;2-高度调节滑槽;3-高度调节座;4-扶手安装架;5-可调节扶手;6-支撑杆;7-氧气瓶固定环;8-置物钩;9-支架底座;10-行走架;11-行走轮;12-置物架;13-置物框;14-置物板;15-输液架;16-输液钩;501-扶手杆;502-竖直扶手;503-肘托;504-定位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病人支架,包括扶手架1,扶手杆50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上设置有两个氧气瓶固定环7和若干置物钩8,支撑杆6的下端设置有支架底座9,支架底座9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行走架10,行走架10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11,行走轮11为带有刹车的万向滚轮,扶手架1的上端设置有置物架12,置物架12上穿设有置物框13,置物架12的顶部设置有置物板14,置物架12的中部设置有L形的输液架15,输液架15的顶部设置有若干输液钩16。在本技术中,支撑杆6、扶手架1和置物架12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形成竖直结构,通过在支撑杆6的侧面设置置物钩8,病患可以将携带的物品或需要服用的药瓶挂在置物钩8上,方便病人使用,同时通过设置氧气瓶固定环7,若病人需要使用到氧气瓶,可以将其固定在氧气瓶固定环7内,氧气瓶固定环7与支架底座9配合,支架底座9为氧气推动向上的支撑力,氧气瓶固定环7对氧气瓶进行限位,防止氧气瓶倾斜倒下,从而将氧气瓶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置物架12,置物架12上设置有置物框13和置物板14,置物框13和置物板14均可用来放置物品,但两者所存放物品的种类有所区别,其中的置物框13可以用来放置小件物品或易滚动、脱落的物品,置物板14可以用来放置大件物品或不易脱落的物品,从而实现物品的分类归置,便于物品的存放和取出。同时通过在置物架12上设置输液架15,在病人输液的时候,将输液瓶挂置在输液钩16上,可以为病人的输液提供便利。由于输液架15呈L形结构,当输液瓶挂置在输液钩16上时,不会影响的扶手架1及其余部分的功能使用。值得说明的是,通过在支架底座9的下端设置行走轮11,使得本技术中的病人支架具备行走能力,当该行走能力与置物架12的支撑杆6及置物架12的置物能力结合时,本病人支架具备了放置并搬运物品的能力,可以为病人携带物品移动提供便利。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中,扶手架1为中空的回形框架结构,扶手架1内部为高度调节滑槽2,高度调节滑槽2内上下滑动设置有高度调节座3,高度调节座3与高度调节滑槽2之间通过调紧螺栓固定,高度调节座3上设置有工字形的扶手安装架4,扶手安装架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可调节扶手5,可调节扶手5包括扶手杆501、竖直扶手502和肘托503,扶手杆501通过定位铰链504与扶手安装架4相连,竖直扶手502通过定位铰链504与扶手杆501相连,肘托503通过定位铰链504与竖直扶手502相连。铰链是一种被人们广泛使用于例如用于船舱、门板与窗扉等可动式物品组件的工具,然而,传统铰链作为门板枢转手段时并无可自行定位的手段使门板固定于开启位置。为了改进现有技术,人们提出了定位铰链,其可以在一定角度内转动,并在在角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或特定角度自行固定。如申请号为201020570427.2所提供的一种定位铰链,该铰链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定位稳定、造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病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架(1),所述扶手架(1)为中空的回形框架结构,所述扶手架(1)内部为高度调节滑槽(2),所述高度调节滑槽(2)内上下滑动设置有高度调节座(3),所述高度调节座(3)与高度调节滑槽(2)之间通过调紧螺栓固定,所述高度调节座(3)上设置有工字形的扶手安装架(4);/n所述扶手安装架(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可调节扶手(5),所述可调节扶手(5)包括扶手杆(501)、竖直扶手(502)和肘托(503),所述扶手杆(501)通过定位铰链(504)与扶手安装架(4)相连,所述竖直扶手(502)通过定位铰链(504)与扶手杆(501)相连,所述肘托(503)通过定位铰链(504)与竖直扶手(50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病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架(1),所述扶手架(1)为中空的回形框架结构,所述扶手架(1)内部为高度调节滑槽(2),所述高度调节滑槽(2)内上下滑动设置有高度调节座(3),所述高度调节座(3)与高度调节滑槽(2)之间通过调紧螺栓固定,所述高度调节座(3)上设置有工字形的扶手安装架(4);
所述扶手安装架(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可调节扶手(5),所述可调节扶手(5)包括扶手杆(501)、竖直扶手(502)和肘托(503),所述扶手杆(501)通过定位铰链(504)与扶手安装架(4)相连,所述竖直扶手(502)通过定位铰链(504)与扶手杆(501)相连,所述肘托(503)通过定位铰链(504)与竖直扶手(50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病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5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刘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