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盘敏军专利>正文

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090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包括:底板,上表面开设有开口;罩壳,罩设于底板上表面;艾灸柱,下端插设于罩壳上开口端并由罩壳上开口端伸入罩壳内侧,艾灸柱上端面开设有贯穿艾灸柱的下针通道;针灸针,插设于艾灸柱的下针通道,针灸针的针头由下针通道上端口插入艾灸柱,针头由下针通道的下端口伸出艾灸柱并延伸至底板开口;点燃艾灸柱,形成对插设于下针通道内的针灸针的艾火加热。所述组件可实现灸法和针法理疗的同时进行,双管齐下,理疗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温通经脉以及调和气血的功效。

A combined component of moxibustion and acupun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
本技术属于理疗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然而,针法和灸法在使用时,多为单独使用,导致理疗效果无法同时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以解决现有针法和灸法无法同时进行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底板,水平放置,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开口;罩壳,形状为一管体,所述罩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n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开口(11);/n罩壳(2),形状为一管体,所述罩壳(2)竖直罩设于底板(1)上表面,罩壳(2)下开口端对应底板(1)的开口(11);/n艾灸柱(3),竖直设置,所述艾灸柱(3)下端插设于罩壳(2)上开口端并由罩壳(2)上开口端伸入罩壳(2)内侧,所述艾灸柱(3)上端面中部沿艾灸柱(3)轴向开设有一贯穿艾灸柱(3)的下针通道(31);/n针灸针(4),竖直设置,所述针灸针(4)插设于艾灸柱(3)的下针通道(31),所述针灸针(4)的针头由下针通道(31)上端口插入艾灸柱(3),所述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
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开口(11);
罩壳(2),形状为一管体,所述罩壳(2)竖直罩设于底板(1)上表面,罩壳(2)下开口端对应底板(1)的开口(11);
艾灸柱(3),竖直设置,所述艾灸柱(3)下端插设于罩壳(2)上开口端并由罩壳(2)上开口端伸入罩壳(2)内侧,所述艾灸柱(3)上端面中部沿艾灸柱(3)轴向开设有一贯穿艾灸柱(3)的下针通道(31);
针灸针(4),竖直设置,所述针灸针(4)插设于艾灸柱(3)的下针通道(31),所述针灸针(4)的针头由下针通道(31)上端口插入艾灸柱(3),所述针头由下针通道(31)的下端口伸出艾灸柱(3)并延伸至底板(1)开口(11);
点燃艾灸柱(3),形成对插设于下针通道(31)内的针灸针的艾火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形状为一圆环,所述开口(11)形状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和针灸组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插设于罩壳(2)内的艾灸柱(3)外壁上套设有一耐温套(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盘敏军
申请(专利权)人:盘敏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