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坐式中药水浴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08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坐式中药水浴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包括水浴舱、控制箱、升降机构、旋转立柱、座椅、下肢康复机器人。升降机构与旋转立柱组成升降系统,升降系统与水浴舱配合连接,旋转机构与康复座椅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水浴舱内置控制箱,舱内盛放水和中药,舱外设置有安全监护玻璃、控制系统工作的控制按钮及显示工作数据的显示器,控制箱包括温控系统、电机和安全模块,实现药液的恒温及水流控制;下肢康复机器人与座椅装配,用于病人下肢康复,下肢康复机器人可由升降系统携送做升降和旋转运动,以进入水浴舱内进行康复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将被动机器人康复与中医治疗结合,尤其适合患者的下肢康复治疗。

A new type of sitting Chinese medicine water bath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坐式中药水浴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坐式中药水浴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改变,肢体运动障碍患者来越多,尤其高龄、失能、慢性病患者。由此,新兴康复医学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包括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主动、积极和针对性的康复措施恢复患者的功能障碍。一方面,各种针对肢体运动障碍康复新型医疗器械及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国家鼓励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高端中医医疗器械研发和应用。另一方面,在治疗模式上,医学工作者逐渐达成共识: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恢复肢体功能,在手术治疗后,应采取从完全被动、半主动,最后实现完全主动的康复训练过程。如果过分依赖于康复医生的训练,自身缺乏主动运动的意识,会导致康复训练效果不明显。目前,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最常用的采取医生与患者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方法。这种康复治疗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医生的康复治疗劳动强度大、任务繁重。其次,医生与患者一对一康复训练,效率极其低下。再次,由于康复医生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不同,治疗的康复效果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这种传统的康复治疗,在训练的时间、强度及方式都缺乏科学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是康复治疗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创新的康复医疗器械产品不断产生,包括用于康复治疗的熏蒸药疗、水疗、理疗、助动等,并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如CPM(被动康复运动训练),但对部分病人可能由于外部刺激,或机械冲击导致肌肉痉挛或神经疼痛,使治疗无法进行。而水疗法、中药熏蒸疗法对严重失能,如偏瘫病人的比较适合,但在治疗过程中又无法辅加被动运动。另一方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也迅速发展起来,它能根据患者的康复需要的时间、强度和方式进行训练治疗,并能够保持治疗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没有与药物的联合治疗等。针对以上状况,研究一种创新的医疗器械,能克服现有康复设备存在的缺点,其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将被动机械运动与中药和水疗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功能丰富、既适用于室内又适用于室外,将被动机械运动与中医治疗相结合,克服现有康复机器人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缺点,结构合理、功效明显、操作简易的新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坐式中药水浴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浴舱、控制箱、升降机构、旋转立柱、座椅、下肢康复机器人,升降机构与旋转立柱组成升降系统,升降系统与水浴舱配合连接,其中旋转机构与康复座椅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水浴舱内置控制箱,装配有安全监护玻璃,舱底端可固定于地面,舱内用于盛放药液,控制箱内包括温控系统和电机,实现药液的恒温及水流控制;下肢康复机器人与座椅装配一起,用于病人进行下肢康复,下肢康复机器人可由所述升降系统携送做升降和旋转运动,以进入水浴舱内进行康复工作。进一步,下肢康复机器人上的穿戴夹具可固定使用者的腿部,防止下肢发生滑移,保证了使用者下肢能与康复机器人作同步运动,提高了运动精准性。进一步,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的座椅及脚托镂空,在坐式下肢康复机器人侵入药液时可以减小浮力,同时防止座椅积水。进一步,坐式下肢康复机器人采用气缸驱动,避免了电动驱动时的机械冲击,康复机器人采用防水材料,避免了水浴时导电危险,具有安全性和柔顺性。进一步,坐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腿部支架可调节不同长度,适用于不同肢体长度的使用者,满足人体工程学原理,具有人-机相容性。进一步,水浴舱内控制箱包括温控系统及电机,温控系统可加温及恒温药液,电机可控制药液的流速,确保了中药药性的发挥。本技术的优点:结构合理,安装简便,操作简单,将被动机械康复与中医治疗结合,进一步优化了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系统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坐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腿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气缸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水浴舱;2.钢化玻璃;3.控制箱;4.升降系统;5坐式下肢康复机器人;6.固定立柱;7.升降立柱;8.升降电机;9.固定连接件;10.旋转立柱下端;11.旋转立柱上端;12.F型连接件;13.座椅托板;14.座椅;15.穿戴夹具;16.弧形连接件;17.脚托;18.小腿上支架;19.圆柱销;20.滑槽;21.小腿下支架;22.档板;23.键;24.大腿前支架;25.大腿后支架;26.通孔;27.螺栓;28.缸筒;29.活塞杆;3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数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总体图示意。如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坐式中药水浴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浴舱1、升降系统4、坐式下肢康复机器人5,其中水浴舱1包括钢化玻璃2和控制箱3,控制箱3内置安全模块,当水温达到预设温度后,机器就自动停止运行,温度不会升高;当病人碰到外物,比如受到外力,机器自动停止工作,保证了安全性。图示为初始状态,水浴舱1与升降系统4由固定连接件9连接为一体,升降系统4的座椅托板13上端面与坐式下肢康复机器人5的座椅14底端面固定在一起。图3所示,是本技术的升降系统示意图,包括立柱内管6、立柱外管7、驱动电机8、固定连接件9、旋转立柱下端10、旋转立柱上端11、F型连接件12、座椅托板13,升降立柱外管7套设于立柱内管6外且可沿内管6作轴向滑动,旋转立柱下端10与立柱外管7固定配合,与旋转立柱上端11轴孔配合,两者可作相对转动,F型连接件12与旋转立柱上端11固定连接,F型连接件12下端与座椅托板13固定配合,驱动电机8内置于立柱内管6,通过滚珠丝杠驱动立柱外管7、旋转立柱上端11、旋转立柱下端10及F型连接件12作升降运动,旋转立柱上端11带动F型连接件12及座椅托板13作旋转运动。如图4至图6所示,是本技术的坐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及其零部件示意图,包括座椅14、弧形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坐式中药水浴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浴舱、控制箱、升降机构、旋转立柱、座椅、下肢康复机器人,升降机构与旋转立柱组成升降系统,升降系统与水浴舱配合连接,旋转机构与康复座椅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水浴舱内置控制箱,舱内盛放水和中药,舱外设置有安全监护玻璃、控制系统工作的控制按钮及显示工作数据的显示器,控制箱包括温控系统、电机和安全模块,实现药液的恒温及水流控制;下肢康复机器人与座椅装配,用于病人下肢康复,下肢康复机器人可由升降系统携送做升降和旋转运动,以进入水浴舱内进行康复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坐式中药水浴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浴舱、控制箱、升降机构、旋转立柱、座椅、下肢康复机器人,升降机构与旋转立柱组成升降系统,升降系统与水浴舱配合连接,旋转机构与康复座椅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水浴舱内置控制箱,舱内盛放水和中药,舱外设置有安全监护玻璃、控制系统工作的控制按钮及显示工作数据的显示器,控制箱包括温控系统、电机和安全模块,实现药液的恒温及水流控制;下肢康复机器人与座椅装配,用于病人下肢康复,下肢康复机器人可由升降系统携送做升降和旋转运动,以进入水浴舱内进行康复工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坐式中药水浴下肢康复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肢康复机器人上的穿戴夹具可固定使用者的腿部,防止下肢发生滑移,保证了使用者下肢能与康复机器人作同步运动,提高了运动精准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坐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蒋雪生苏忠周施杰民宁萌孙恺邱晟李建有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