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茉莉花茶窨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91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茉莉花茶窨制装置,包括机架、桶体、若干根设于桶体的长杆和驱动长杆相对桶体转动的驱动装置,其中各长杆沿所述桶体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且长杆朝向所述桶体的轴向方向,所述长杆设有用于放置茉莉花的花托,所述花托包括长扁形的笼体和包裹于笼体外表面的隔网,具有提高对茶叶和茉莉花的翻转效率以及无需后续分离的优点。

A scenting device for jasmine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茉莉花茶窨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茉莉花茶窨制装置。
技术介绍
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叶。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具有安神、解抑郁、健脾理气、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种健康饮品。茉莉花茶的窨制工序为:将茶叶铺设在软布层上,然后在茶叶层上铺满茉莉花,然后再在茉莉花层上铺设茶叶层,然后再依次堆积茉莉花层、茶叶层,即是说茶叶层和茉莉花层依次交错堆积在一起。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在窨制的过程中,需要对茶叶和茉莉花进行翻转,反复的经过4-6次的窨制。窨制完成后,需要通过振动筛或者人工将茉莉花和茶叶分开。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人工经常对茶叶和茉莉花进行翻转,费时费力且翻转效果不佳,而且后续对茶叶和茉莉花不管采用人工分离还是振动筛选都会存在个别茉莉花残留于茶叶内,从而影响茶叶品质的纯净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茉莉花茶窨制装置,具有提高对茶叶和茉莉花的翻转效率以及无需后续分离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茉莉花茶窨制装置,包括机架、桶体、若干根设于桶体的长杆和驱动长杆相对桶体转动的驱动装置,其中各长杆沿所述桶体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且长杆朝向所述桶体的轴向方向,所述长杆设有用于放置茉莉花的花托,所述花托包括长扁形的笼体和包裹于笼体外表面的隔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茶叶放置于桶体内腔,将茉莉花放置于花托内,茉莉花和茶叶通过隔网隔离开以省去后期的分离筛选,省时省力,同时将花托设置为长扁形,以提高茉莉花与茶叶的接触面积,茉莉花的花香通过隔网上的网眼扩散至茶叶内;并且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长杆相对桶体转动,带有茉莉花的花托对桶体内的茶叶进行翻搅,花托与持续与不同的茶叶接触摩擦,温度升高使花托内的茉莉花香扩散得越快且扩散的范围越大,与此同时花托的转动带动了桶体内的气流,使花香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窨制的效率;通过设置花托和驱动花托转动的驱动装置,在对茉莉花和茶叶进行隔离的同时,又能利用茉莉花的载体去翻动茶叶,促进了茉莉花香的扩散和茶叶的吸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水平固定有同轴穿设于桶体的固定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连接于电机输出端的减速箱和固定于减速箱输出轴的齿轮一,其中桶体的外周侧壁凸出设有环形的且与齿轮一啮合的外齿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通过齿轮一和外齿圈的啮合带动桶体绕固定轴轴线转动,从而带动桶体内的茶叶翻转以增加茶叶和茉莉花的混合度,同时花托自身由驱动装置带动与茶叶搅拌混合,二者相叠加更加提高了混合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齿轮、套设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的太阳齿轮和固定于所述桶体内周侧壁的内齿圈,其中行星齿轮分别啮合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内齿圈,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长杆绕行星齿轮的轴线转动以及长杆绕太阳齿轮轴线转动,即实现长杆的自转和公转,长杆的自转对茶叶进行小范围的搅动,能够产生一定摩擦热量,加快该花托内茉莉花香的扩散;长杆的公转对茶叶进行大范围的搅动,能够将茉莉花香扩散至茶叶的各个部位,二者相叠加,既提高茶叶的吸收效率又提高茶叶的吸收均匀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轴套设固定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周侧面开设有环形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环形且与固定轴同轴心的遮挡圈,所述遮挡圈的外周侧壁贴合于所述桶体的内周侧壁,所述长杆穿设于所述遮挡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和遮挡圈之间组合将桶体分为主容腔和副容腔,茶叶和茉莉花放置于主容腔内发生反应,行星齿轮机构则在副容腔内运行,长杆由驱动装置驱动时,带动遮挡圈绕固定轴轴线转动,遮挡圈转动过程中始终贴合桶体内壁,从而确保茶叶无法进入副容腔内,从而不影响行星齿轮机构的正常运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笼体沿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长杆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花托相对长杆进行偏心转动,以增大长杆自转时花托的转动范围,增大茉莉花香的扩散范围,从而提高窨制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杆设置为四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于桶体内放置茶叶时,茶叶刚好盖过固定轴时的窨制效果最好,长杆设置为至少四个可以确保长杆转动过程中,至少有二个长杆位于茶叶内部与茶叶进行反应;如果长杆设置为三个的话,有可能仅一个长杆位于茶叶内部,如果长杆设置为五个的话,大部分时间为二个长杆位于茶叶内部,将导致其他三个长杆的利用率低;因此设置为四个长杆可以在不增加设备繁琐度的情况能够最大程度确保长杆与茶叶尽可能长时间接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轴的上部设有放置腔,放置腔内放置有加热丝。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确保茶叶尽可能少与加热丝的接触,同时位于固定轴上部的加热丝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空气中,然后热空气上升至桶体内腔顶部再下降,形成热流循环,从而加快茶叶吸收茉莉花香的效率,同时长杆的自转和公转也扰动热流,加快热流循环速度,更加提高窨制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轴的上侧壁竖直固定有若干根加热杆,且加热杆沿固定轴轴向等距排布,各加热杆均位于花托在固定轴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杆将加热丝的热量向上传递给位于上方的的花托,然后上方的花托公转至茶叶内部,花托对茶叶进行搅动的同时又将热量传递给茶叶,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同时下方的花托热量传递完之后又继续公转至加热杆的上方,继续接收来自加热杆的热量,如此循环,花托的公转过程不仅对茶叶有大范围的搅动,同时还有传递热量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花托和驱动花托转动的驱动装置,在对茉莉花和茶叶进行隔离的同时,又能利用茉莉花的载体去翻动茶叶,促进了茉莉花香的扩散和茶叶的吸收,减少人工翻动茶叶和茉莉花的繁琐,以及省去后期对茶叶和茉莉花的筛选;2、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实现长杆的自转和公转,长杆的自转对茶叶进行小范围的搅动,并产生一定摩擦热量,加快该花托内茉莉花香的扩散;长杆的公转对茶叶进行大范围的搅动,能够将茉莉花香扩散至茶叶的各个部位,二者相叠加,既提高茶叶的吸收效率又提高茶叶的吸收均匀性;3、通过竖直设置的加热杆,将加热丝的热量向上传递给位于上方的的花托,花托的公转过程不仅对茶叶有大范围的搅动,同时还有将热量搬运传递给茶叶的作用,从而提高热量利用率,提高茶叶的窨制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轴和遮挡圈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机架;2、桶体;3、固定轴;4、驱动装置;5、长杆;6、花托;31、挡板;32、遮挡圈;33、滑槽;34、放置腔;35、加热丝;36、加热杆;41、电机;42、减速箱;43、齿轮一;44、外齿圈;45、行星齿轮机构;451、太阳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茉莉花茶窨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桶体(2)、若干根设于桶体(2)的长杆(5)和驱动长杆(5)相对桶体(2)转动的驱动装置(4),其中各长杆(5)沿所述桶体(2)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且长杆(5)朝向所述桶体(2)的轴向方向,所述长杆(5)设有用于放置茉莉花的花托(6),所述花托(6)包括长扁形的笼体(61)和包裹于笼体(61)外表面的隔网(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茉莉花茶窨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桶体(2)、若干根设于桶体(2)的长杆(5)和驱动长杆(5)相对桶体(2)转动的驱动装置(4),其中各长杆(5)沿所述桶体(2)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且长杆(5)朝向所述桶体(2)的轴向方向,所述长杆(5)设有用于放置茉莉花的花托(6),所述花托(6)包括长扁形的笼体(61)和包裹于笼体(61)外表面的隔网(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茉莉花茶窨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水平固定有同轴穿设于桶体(2)的固定轴(3),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41)、连接于电机(41)输出端的减速箱(42)和固定于减速箱(42)输出轴的齿轮一(43),其中桶体(2)的外周侧壁凸出设有环形的且与齿轮一(43)啮合的外齿圈(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茉莉花茶窨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4)还包括行星齿轮机构(45),所述行星齿轮机构(45)包括行星齿轮(452)、套设固定于所述固定轴(3)的太阳齿轮(451)和固定于所述桶体(2)内周侧壁的内齿圈(453),其中行星齿轮(452)分别啮合于所述太阳齿轮(451)和所述内齿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明柳荣祥李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嘉盛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