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包括三角桁架、行走系统、操作平台、竖直放置的模板和锚固预埋件,三角桁架底部设置有行走系统,三角桁架上端部设置有用于施工的所述操作平台;模板一侧面与三角钢架连接,模板的另一侧面贴合在混凝土墙面上;三角桁架通过锚固预埋件与模板连接,锚固预埋件与三角桁架可拆卸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在地铁站半封闭式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提高了模板的周转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A movable single side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for subway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建筑外墙的支模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地铁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相应的明挖车站的深大基坑施工越来越多,深大基坑支护通常采用地连墙+内支撑或围护桩+内支撑的结构来满足基坑的稳定性,多数支撑结构顶部带有封板。因基坑的维护结构与地铁车站侧墙之间的操作空间狭小,传统的双面支模工艺难以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单侧支模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按照传统的施工工艺,地铁侧墙的施工应为满堂架、侧墙支撑以及斜撑同时搭设,并连成整体,但是地铁车站的层高较高,且侧墙长度较长,模板支撑架整体的刚度较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大,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人材机”,经济效益差,施工工期长,另外,围护结构中的多道内支撑也会影响到塔式起重机配合拼装较大规格的单侧模板;若拆除单侧模板,重新拼装,则会加大工作量,延长施工周期,同时增加租赁成本。因此,在地铁站半封闭式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模板周转率低以及经济效益差的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在地铁站半封闭式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解决了模板周转率低以及经济效益差的技术问题,无需借助塔式起重机及汽车吊等设备便可完成架体及模板的移动,同时也便于施工人员在高处进行施工操作。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包括三角桁架、行走系统、操作平台、竖直放置的模板和锚固预埋件,所述三角桁架底部设置有所述行走系统,所述三角桁架上端部设置有用于施工的所述操作平台;所述模板一侧面与所述三角桁架连接,所述模板的另一侧面贴合在混凝土墙面上;所述三角桁架通过锚固预埋件与所述模板连接,所述锚固预埋件与所述三角桁架可拆卸的连接。本技术中的模板采用金属模板,刚度较大,在混凝土浇注时不容易发生变形,不会影响混凝土的观感质量;该单侧支模体系设置有行走系统,在操作狭小的地下施工中可以前进,避免了塔吊及起重机的使用,提升了施工效率;另外,本技术中,模板上设置有操作平台,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保证工人的安全作业;此外,锚固系统的预埋件上设置横向的扁担梁,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容易发生模板错位,避免了漏浆以及跑浆的现象。所述三角桁架包括竖直放置的挡板、一端垂直设置在所述挡板底部的横杆、一端与所述横杆另一端连接的外斜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和所述外斜杆之间的加强筋组件,所述挡板的外侧面与所述模板紧贴连接,所述外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顶端且所述外斜杆上端设置有所述操作平台,所述横杆底部设置有所述行走系统;所述挡板通过所述锚固预埋件与所述模板连接。三角桁架更有利于稳固,加强筋组件有利于装置强度的增强,设置有操作平台,使得工人师傅能够在该操作平台上工作。所述操作平台包括若干个托架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托架上的支撑板,所述托架包括弯折管、水平设置的横管、垫板以及耳板,所述弯折管包括竖直放置的竖直部、一端与所述竖直部底部连接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通过垫板与所述倾斜部连接;所述横管一端与所述竖直部底部连接,所述横管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耳板,所述耳板通过垫板与所述横管连接,所述耳板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锚固预埋件包括预埋螺栓、地脚螺栓和埋杆件,所述预埋螺栓一端插入地面以下,所述预埋螺栓另一端与所述埋杆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埋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地脚螺栓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地脚螺栓穿过扁担梁;所述扁担梁设置在所述三角桁架底部,所述扁担梁一端与所述挡板侧面连接,所述扁担梁另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锚固预埋件最底部还设置有沿墙方向布置的水平杆,与混凝土钢筋连接在一起,起到加墙锚固作用。行走系统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横杆底部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铰接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部。为了便于整个装置的固定,在支撑板的外端部设置有调节丝杠,调节丝杠竖直设置,使其与地面接触。本技术达成以下显著效果:(1)本技术改善了以往封闭式深大基坑中,因塔式起重机吊运不便而造成的架体水平周转效率低的缺点,同时结合单侧支模施工工艺技术的特点,简化了施工流程;(2)采用预制型钢三角桁架,部件标准化程度高,易于施工人员掌握操作要领,可保证模板支设后稳定性。此外,采用模板预拼装,可有效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克服了常见的胀模、漏浆、错台等质量通病,周转效率高,速度快,划分单元节后底部安装行走轮,即可整体式移动单元节;(3)此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为工人提供了操作平台,方便浇筑混凝土时对其进行振捣作业。(4)本可移动模板体系的设计具有结构简明、拼接方便、操作简易、便于施工、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单侧支模体系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单侧支模体系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操作平台和挑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模板组;2、第二模板组;3、钩头螺栓;4、横管;4-1、耳板;4-2、垫板;4-3、竖直部;5、外斜杆;6、预埋螺栓;7、扁担梁;8、调节丝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包括三角桁架、行走系统、操作平台、竖直放置的模板和锚固预埋件,三角桁架底部设置有行走系统,三角桁架上端部设置有用于施工的操作平台;模板一侧面与三角桁架连接,模板的另一侧面贴合在混凝土墙面上;三角桁架通过锚固预埋件与模板连接,锚固预埋件与三角桁架可拆卸的连接。本技术中的模板采用金属模板,刚度较大,在混凝土浇注时不容易发生变形,不会影响混凝土的观感质量;该单侧支模体系设置有行走系统,在操作狭小的地下施工中可以前进,避免了塔吊及起重机的使用,提升了施工效率;另外,本技术中,模板上设置有操作平台,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保证工人的安全作业;此外,锚固系统的预埋件上设置横向的扁担梁7,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容易发生模板错位,避免了漏浆以及跑浆的现象;模板包括第一模板组1和第二模板组2,第一模板组1设置在第二模板组2上端,操作平台与第一模板组1连接,三角桁架与第二模板组2连接,并且三角桁架通过钩头螺栓与第二模板组2连接。三角桁架包括竖直放置的挡板、一端垂直设置在挡板底部的横杆、一端与横杆另一端连接的外斜杆5以及设置在挡板和外斜杆5之间的加强筋组件,挡板的外侧面与模板紧贴连接,外斜杆5的另一端与挡板上端部固定连接;挡板顶端且外斜杆5上端设置有操作平台,横杆底部设置有行走系统;挡板通过锚固预埋件与模板连接。三角桁架更有利于稳固,加强筋组件有利于装置强度的增强,设置有操作平台,使得工人师傅能够在该操作平台上工作。参见图3,操作平台包括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桁架、行走系统、操作平台、竖直放置的模板和锚固预埋件,所述三角桁架底部设置有所述行走系统,所述三角桁架上端部设置有用于施工的所述操作平台;/n所述模板一侧面与所述三角桁架连接,所述模板的另一侧面贴合在混凝土墙面上;/n所述三角桁架通过锚固预埋件与所述模板连接,所述锚固预埋件与所述三角桁架可拆卸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桁架、行走系统、操作平台、竖直放置的模板和锚固预埋件,所述三角桁架底部设置有所述行走系统,所述三角桁架上端部设置有用于施工的所述操作平台;
所述模板一侧面与所述三角桁架连接,所述模板的另一侧面贴合在混凝土墙面上;
所述三角桁架通过锚固预埋件与所述模板连接,所述锚固预埋件与所述三角桁架可拆卸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桁架包括竖直放置的挡板、一端垂直设置在所述挡板底部的横杆、一端与所述横杆另一端连接的外斜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和所述外斜杆之间的加强筋组件,所述挡板的外侧面与所述模板紧贴连接,所述外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上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挡板顶端且所述外斜杆上端设置有所述操作平台,所述横杆底部设置有所述行走系统;
所述挡板通过所述锚固预埋件与所述模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铁施工的可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包括若干个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守兴,鲁凯,崔言继,亓祥成,商吉庆,张在云,胡锋,王闵闵,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