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面施工雨水收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0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面施工雨水收集结构,包括:施工层,所述施工层为露天的作业面;施工层楼梯,所述施工层楼梯为连接施工层和施工层下部的楼梯;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开设在施工层楼梯上表面,所述导流槽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并位于引水管正上方;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为板圆柱形长管,所述引水管固定连接在导流槽开放侧的施工层楼梯侧部边缘正下方,所述引水管的开放侧朝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一是积水的楼道积水导致施工环境恶化,二是大量雨水没能有效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A rainwater collection structure for floor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面施工雨水收集结构
本技术涉及楼面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楼面施工雨水收集结构。
技术介绍
在南方多雨地区,由于施工层楼梯要比施工层高度要低,落到最上面一层施工层的雨水会通过施工层楼梯排出施工层,使得施工层以下的楼道积水,一是积水的楼道是施工环境恶化,导致楼道内已经安装和未安装的材料浸水损坏;二是浪费水资源,建筑施工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这些雨水没能作为建筑材料浪费掉非常可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楼面施工雨水收集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面施工雨水收集结构,包括:施工层,所述施工层为露天的作业面;施工层楼梯,所述施工层楼梯为连接施工层和施工层下部的楼梯;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开设在施工层楼梯上表面,所述导流槽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并位于引水管正上方;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为板圆柱形长管,所述引水管固定连接在导流槽开放侧的施工层楼梯侧部边缘正下方,所述引水管的开放侧朝上。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2个以上并连接在引水管两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内径与引水管外径匹配;拉杆,所述拉杆下端与套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套环轴线垂直,所述拉杆上端与施工层楼梯固定连接。所述套环内侧表面设有橡胶垫。所述拉杆包括:套杆,所述套杆上端设有螺孔;螺杆,所述螺杆与螺孔相匹配,所述螺杆下端通过螺孔与套杆上端连接;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下部与螺杆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件包括:横向安装板,所述横向安装板与螺杆垂直,横向安装板上开有孔;竖向安装板,所述竖向安装板与横向安装板垂直,竖向安装板上开有孔;U形件,所述U形件下表面开有转孔;所述螺杆外径小于U形件,所述螺杆通过转孔转动安装在U形件上,所述螺杆上端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直径大于转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导流槽将流到施工层楼梯上的雨水导入引水管,雨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引水管收集导流,从而实现楼面施工雨水回收利用,并且可以阻止雨水在施工层以下的楼道积水,本技术节水,并且可避免楼道积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C处的局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的立体视图;图4为本技术A处的局部视图;图5为本技术D处的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参考图1至图5,一种楼面施工雨水收集结构,包括:施工层1,所述施工层1为露天的作业面;施工层楼梯2,所述施工层楼梯2为连接施工层1和施工层1下部的楼梯;还包括:导流槽4,所述导流槽4开设在施工层楼梯2上表面,所述导流槽4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并位于引水管3正上方;引水管3,所述引水管3为板圆柱形长管,所述引水管3固定连接在导流槽4开放侧的施工层楼梯2侧部边缘正下方,所述引水管3的开放侧朝上。本技术通过导流槽4将流到施工层楼梯2上的雨水导入引水管3,雨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引水管3收集导流,从而实现楼面施工雨水回收利用,并且可以阻止雨水在施工层以下的楼道积水,本技术节水,并且可避免楼道积水。还包括: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2个以上并连接在引水管3两端;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套环501,所述套环501内径与引水管3外径匹配;拉杆502,所述拉杆502下端与套环50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套环501轴线垂直,所述拉杆502上端与施工层楼梯2固定连接。使用时套环501将引水管3套住,然后通过拉杆将引水管3固定在施工层楼梯2上,不使用时可将引水管3从套环501取出,拉杆502下端与套环50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可使得拉杆502相对引水管3角度改变,从而使得引水管3安装角度可以调节。所述套环501内侧表面设有橡胶垫。橡胶垫可增加引水管3和套环501间的摩擦力,避免引水管3滑脱。所述拉杆502包括:套杆5021,所述套杆5021上端设有螺孔;螺杆5022,所述螺杆5022与螺孔相匹配,所述螺杆5022下端通过螺孔与套杆5021上端连接;安装件5023,所述安装件5023下部与螺杆5022上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螺杆5022可使螺杆5022相对于套杆5021上下运动,从而改变拉杆502长度,使得引水管3角度可调节。所述安装件5023包括:横向安装板50231,所述横向安装板50231与螺杆5022垂直,横向安装板50231上开有孔;竖向安装板50232,所述竖向安装板50232与横向安装板50231垂直,竖向安装板50232上开有孔;U形件50233,所述U形件50233下表面开有转孔;所述螺杆5022外径小于U形件50233,所述螺杆5022通过转孔转动安装在U形件50233上,所述螺杆5022上端连接限位块50221,所述限位块50221直径大于转孔。螺杆5022相对于U形件50233转动,由于限位块50221限制,螺杆5022不会脱离U形件5023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面施工雨水收集结构,/n包括:/n施工层(1),所述施工层(1)为露天的作业面;/n施工层楼梯(2),所述施工层楼梯(2)为连接施工层(1)和施工层(1)下部的楼梯;/n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n导流槽(4),所述导流槽(4)开设在施工层楼梯(2)上表面,所述导流槽(4)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并位于引水管(3)正上方;/n引水管(3),所述引水管(3)为板圆柱形长管,所述引水管(3)固定连接在导流槽(4)开放侧的施工层楼梯(2)侧部边缘正下方,所述引水管(3)的开放侧朝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面施工雨水收集结构,
包括:
施工层(1),所述施工层(1)为露天的作业面;
施工层楼梯(2),所述施工层楼梯(2)为连接施工层(1)和施工层(1)下部的楼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导流槽(4),所述导流槽(4)开设在施工层楼梯(2)上表面,所述导流槽(4)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并位于引水管(3)正上方;
引水管(3),所述引水管(3)为板圆柱形长管,所述引水管(3)固定连接在导流槽(4)开放侧的施工层楼梯(2)侧部边缘正下方,所述引水管(3)的开放侧朝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施工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2个以上并连接在引水管(3)两端;
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
套环(501),所述套环(501)内径与引水管(3)外径匹配;
拉杆(502),所述拉杆(502)下端与套环(50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套环(501)轴线垂直,所述拉杆(502)上端与施工层楼梯(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面施工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山陈栋陈留红李勇李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正业工程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