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01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墙体,包括粘接在一起的五层结构层:聚氨酯材料层,分别粘接在聚氨酯材料层两侧的碳泡沫层,以及分别粘接在碳泡沫层侧的基面层,且聚氨酯材料层、碳泡沫层和基面层粘接复合为一体,其中所述的基面层为硅酸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聚氨酯墙体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震和缓冲效果,还具有高度的保温性能,多孔设计,起到隔音的效果,且聚氨酯材料在基面层和碳泡沫层的保护作用下,赋予聚氨酯墙体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另外,聚氨酯墙体为轻质材料制备,安装和维修更换方便,安全性能较高。

Polyurethan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墙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氨酯墙体。
技术介绍
聚氨酯材料具有整体稳定性和弹性好的优点,并具有良好的减震降噪的效果,常常将其作为建筑施工材料使用,但是现场施工非常复杂,施工装整庞大。而现实中为了使建筑物的墙体具有保温功能,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使用具有保温功能的砖块砌筑墙体;另一种是在墙体表面附着一层保温层,然后再在保温层上附着一层装饰层,装饰层一般为涂料。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聚氨酯材料作为保温层,在使用聚氨酯材料时往往采用现场喷涂的方法,即在户外需要保温的墙体上喷涂上聚氨酯材料液,待其发泡形成保温保护层。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一、现场喷涂法受到天气的影响较大,在雨天或者雪天不适于采用这种方法;二、在将聚氨酯材料液喷涂于墙体上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液体会下滑,使得最终发泡形成的保温保护层并不平坦,导致施工不便。最终导致施工进程非常缓慢,且难以适应建筑施工中对聚氨酯材料既要保证墙体洁净又要保证一定密度的材料要求,而且现场涂聚氨酯材料容易产生断裂、变形等问题,不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带来了负面影响,影响产品的使用。因此,研究聚氨酯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将其作为墙体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意义。如中国申请号为CN201120262261.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聚氨酯保温墙板,包括聚氨酯保温层,所述聚氨酯保温层表面还粘接有基面层,所述基面层侧边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两个,分别设于基面层的相对的两个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便于施工的聚氨酯保温墙板。虽然该聚氨酯墙板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温作用,但其功能单一。又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220226602.5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外墙保温结构,包括混凝土墙体、聚氨酯防潮漆、聚氨酯保温层、聚氨酯界面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抗裂砂浆、锚钉。混凝土墙体外侧设置聚氨酯防潮漆,聚氨酯防潮漆外侧设置聚氨酯保温层,聚氨酯保温层通过锚钉固定在混凝土墙体上面,锚钉间距为400~500mm,聚氨酯保温层外面涂刷聚氨酯界面砂浆,聚氨酯界面砂浆外侧设置玻璃纤维网格布,玻璃纤维网格布外侧设置抗裂砂浆,抗裂砂浆厚度为10~20mm。该技术保温性能好。功能单一的聚氨酯外墙,没有针对性地做进一步的改进或创新,使其达到更多的效果。再如专利号为MY2013PI701652的专利,涉及聚氨酯泡沫填充轮胎的自动结晶微孔弹性体组合物,组分A和组分的组成成分B.组分包含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交联剂和/或链延长剂,泡沫稳定剂,催化剂和发泡剂。组分B是醇改性的异氰酸酯,其中-NCO的质量含量在18.0%和20.0%之间。组分A和组分B之间的混合质量比为100:70-100。由组合物材料制备的微孔弹性体材料具有很大的机械性能。通过优化成分来增强其机械性能,但其组分A和组分B中参与化学反应的成分较多,含有较多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够安全与环保。综上所述,在聚氨酯墙体制备领域,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聚氨酯墙体以解决所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墙体包括粘接在一起的五层结构层:聚氨酯材料层,分别粘接在聚氨酯材料层两侧的碳泡沫层,以及分别粘接在碳泡沫层侧的基面层,且聚氨酯材料层、碳泡沫层和基面层粘接复合为一体,其中所述的基面层为硅酸钙板,所述的碳泡沫层与所述的聚氨酯材料层具有孔洞。可选地,所述的聚氨酯材料层的厚度为60~100mm。可选地,所述的碳泡沫层的厚度为30~50mm。可选地,所述的基面层的厚度为15~20mm。可选地,所述的聚氨酯墙体能直接作为建筑内墙使用。可选地,所述的碳泡沫层形成若干个不同孔径大小的孔洞,且孔洞构成网络结构,形成蜂窝型的材料。可选地,所述的碳泡沫层形成若干个不同孔径大小的孔洞,且所述的孔径不能大于0.5mm。可选地,所述的孔洞为贯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的聚氨酯墙体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震和缓冲效果,还具有高度的保温性能,碳泡沫层与聚氨酯层设计成带孔洞结构的材料,多层带空洞的材料使得声波能在孔洞材料中反复反射,使得声波不断消耗能量,达到良好的隔音效果,更满足消费者的要求。2、本技术的聚氨酯墙体中的聚氨酯材料通过特定比例的材料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材料具有更大的强度,且在基面层和碳泡沫层的保护作用下,赋予聚氨酯墙体更广泛的使用范围,使得墙体承受力强,不易出现断裂、变形的现象,提高了墙体的使用效率。3、本技术的聚氨酯墙体为轻质材料制备,安全、环保,安装和维修更换方便,安全性能较高。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聚氨酯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聚氨酯墙体的各层拆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聚氨酯墙体的各层拆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聚氨酯材料层;11-聚氨酯材料层上的孔洞;2-碳泡沫层一;22-碳泡沫层上的孔洞;3-基面层一;4-碳泡沫层二;5-基面层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为一种聚氨酯墙体,根据图1~3所示讲述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聚氨酯墙体包括粘接在一起的五层结构层:聚氨酯材料层1,分别粘接在聚氨酯材料层两侧的碳泡沫层,以及分别粘接在碳泡沫层侧的基面层,且聚氨酯材料层1、碳泡沫层和基面层粘接复合为一体,其中所述的基面层为硅酸钙板,所述的碳泡沫层与所述的聚氨酯材料层具有孔洞。为了区分,所述的两层碳泡沫层分别标记为碳泡沫层一2和碳泡沫层二4,所述的基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接在一起的五层结构层:聚氨酯材料层,分别粘接在聚氨酯材料层两侧的碳泡沫层,以及分别粘接在碳泡沫层侧的基面层,且聚氨酯材料层、碳泡沫层和基面层粘接复合为一体,其中所述的基面层为硅酸钙板,所述的碳泡沫层与所述的聚氨酯材料层具有孔洞,且所述的碳泡沫层形成若干个不同孔径大小的孔洞,所述孔洞构成网络结构,形成蜂窝型的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接在一起的五层结构层:聚氨酯材料层,分别粘接在聚氨酯材料层两侧的碳泡沫层,以及分别粘接在碳泡沫层侧的基面层,且聚氨酯材料层、碳泡沫层和基面层粘接复合为一体,其中所述的基面层为硅酸钙板,所述的碳泡沫层与所述的聚氨酯材料层具有孔洞,且所述的碳泡沫层形成若干个不同孔径大小的孔洞,所述孔洞构成网络结构,形成蜂窝型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材料层的厚度为60~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