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快装管线集成内墙体龙骨系统的型材地脚连接件,包括:第一挡片,第二挡片,角件;所述第一挡片设有折耳;所述第二挡片设有折耳;所述第一挡片的折耳与所述第二挡片的折耳形成卡合凹部;所述卡合凹部与型材的卡合凸部配合卡接;所述第一挡片与所述第二挡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片和角件固定连接。进而提供一种能拆装简单方便、快速组装、重复利用的地脚接方式。
A kind of profile anchor connector for prefabricated quick assembling pipeline integrated inner wall kee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快装管线集成内墙体龙骨系统的型材地脚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地脚连接装置的一种,特别地是用于快装内墙龙骨系统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轻钢龙骨由于可以以较轻的重量提供较好的支撑强度,因此常被用来做成支架,但是现有龙骨支架大多是将龙骨管体焊接连接,这种方式难以重复利用管体,安装、拆卸过程复杂,便利性较差,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快装内情的龙骨系统的连接件,可以实现轻钢龙骨的拆装方便,快速组装、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地脚连接件,特别是用于快装内墙龙骨系统的连接件。能够实现拆装简单方便、快速组装、重复利用。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披露一种预制快装管线集成内墙体龙骨系统的型材地脚连接件,包括:第一挡片,设有第一折耳;第二挡片,与所述第一挡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片设有第二折耳,所述第一折耳和所述第二折耳形成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型材的卡接部配合卡接;角件,与所述第二挡片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挡片的两侧。进一步,所述第二挡片包括: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折耳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上;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垂直连接,且安装在所述第一挡片上;其中,所述第二折耳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折耳和所述第一折耳相向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挡片上设置有凸面,所述凸面和所述第一折耳的弯折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与凸面配合的通孔。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所述角件包括: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相反侧。进一步,所述第一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和所述角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挡片上设置有螺栓通过的腰型孔,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螺栓通过的螺栓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与螺栓通过的腰型孔。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外接固定面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膨胀螺栓连接外接固定面。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膨胀螺栓穿过的腰型孔。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需声明的是,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预制快装管线集成内墙体龙骨系统的型材地脚连接件。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挡片结构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挡片结构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角件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如图1至4所示,一种预制快装管线集成内墙体龙骨系统的型材地脚连接件,包括:第一挡片1,设有第一折耳11;第二挡片2,与所述第一挡片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片2设有第二折耳21,所述第一折耳11和所述第二折耳21形成卡合部5,所述卡合部5与型材的卡接部配合卡接;角件3,与所述第二挡片2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挡片1的两侧。具体来说,第一挡片1和第二挡片2均为冲压件,均采用1.5mm镀锌板,第一折耳11与第二折耳21均为锐角,角件3采用5mm的钢板冲压件。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二挡片2包括:第一连接面25,所述第二折耳2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5上;第二连接面26,与所述第一连接面25垂直连接,且安装在所述第一挡片1上;其中,所述第二折耳21和所述第二连接面26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5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折耳21和所述第一折耳11相向设置。具体来说,第一连接面25和第二连接面26安装后,第一挡片1和第一连接面25之间呈90°,分别与型材任意相邻的两个呈90°的侧面相贴合。另外,第一折耳11和第二折耳21的折弯角度分别为45°,且分别与型材上的卡接部卡接,更具体地,卡接部呈凹槽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片1上设置有凸面12,所述凸面12和所述第一折耳11的弯折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连接面26上设置有与凸面配合的通孔24。通过凸面12和通孔24配合,实现第一挡片1和第二连接面26安装定位,防止其安装时发生位置偏移,以便更好的安装。优选地,凸面12和通孔24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优选地,凸面12呈90°折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25和所述第二连接面26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2。通过设置加强筋22,提升了第二挡片2结构强度,防止变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件3包括:第一连接板31,与第一挡板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垂直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3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的相反侧。如图1至4所示,所述第一挡片1、所述第二挡片2和所述角件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挡片1上设置有螺栓通过的腰型孔13,所述第二连接面26上设置有螺栓通过的螺栓固定孔23,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设置有与螺栓通过的腰型孔33。通过采用腰型孔33,可实现其相互位置的可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与外接固定面进行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32通过所述膨胀螺栓连接外接固定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上设置有膨胀螺栓穿过的腰型孔。由于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上均设置有腰型孔,方便膨胀螺栓调级距离安装与结构。使用时,可先将所述第一挡片1、所述第二挡片2和所述角件3进行固定连接,并同时利用所述第一挡片1上的第一折耳11,以及所述第二挡片2的第二折耳21与型材卡接,然后通过角件3上的第二连接板32与外接固定面进行固定连接,以实现通过连接件连接型材和外接固定面,结构新颖,且安装拆卸方便。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采用范围,即凡依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快装管线集成内墙体龙骨系统的型材地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挡片,设有第一折耳;/n第二挡片,与所述第一挡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片设有第二折耳,所述第一折耳和所述第二折耳形成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型材的卡接部配合卡接;/n角件,与所述第二挡片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挡片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快装管线集成内墙体龙骨系统的型材地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挡片,设有第一折耳;
第二挡片,与所述第一挡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片设有第二折耳,所述第一折耳和所述第二折耳形成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型材的卡接部配合卡接;
角件,与所述第二挡片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挡片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片包括:
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折耳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上;
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垂直连接,且安装在所述第一挡片上;
其中,所述第二折耳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折耳和所述第一折耳相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上设置有凸面,所述凸面和所述第一折耳的弯折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与凸面配合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海琳,
申请(专利权)人:魔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