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疏浚排泥管线滤砂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均设有用于将壳体串联于排泥管线的法兰盘,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过滤大颗粒杂质的过滤框,所述过滤框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一长板和第二长板,以及将第一长板和第二长板连接为一体的短板,所述短板上开设有透料孔,所述第一长板、第二长板以及短板形成供泥沙混合物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二长板设有用于引导砂源流入过滤框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朝向砂源流入方向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过滤砂源中贝壳等大颗粒杂质的效果。
A sand filter for dredging and discharging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浚排泥管线滤砂器
本技术涉及疏浚施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疏浚排泥管线滤砂器。
技术介绍
在疏浚施工工艺中,经常使用绞吸挖泥船进行作业,通过绞刀绞松海底的土层,在泥浆泵的泵送作用下进行吸砂,然后将收集到的砂源沿排泥管路输送并外排,完成疏浚施工。疏浚施工的工艺中伴随着充砂袋施工,也就是将绞吸砂源通过吹砂管道吹填进入砂袋内,冲砂袋用于围捻以阻挡潮水,收集到的泥沙均可用作冲砂袋的砂源。因此岸上会设置砂池,对砂源进行收集存储,待需要时转移填充至充砂袋。由于河底存在大量的贝壳、块体石头等也会跟着泥沙一起被泥浆泵吸入,由于贝壳、大块石头等流动性差,不易输送,容易造成排泥管线或吹砂管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疏浚排泥管线滤砂器,具有过滤砂源中贝壳等大颗粒杂质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疏浚排泥管线滤砂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均设有用于将壳体串联于排泥管线的法兰盘,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过滤大颗粒杂质的过滤框,所述过滤框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一长板和第二长板,以及将第一长板和第二长板连接为一体的短板,所述短板上开设有透料孔,所述第一长板、第二长板以及短板形成供泥沙混合物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二长板设有用于引导砂源流入过滤框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朝向砂源流入方向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一端设置为进料管,另一端设置为出料管,并且均设有法兰盘,通过法兰盘将壳体串联于排泥管路上。壳体内设有用于收集泥沙混合物中的大颗粒杂质的过滤框,过滤框包括第一长板和第二长板,以及短板,短板上开设有透料孔,水和砂可以通过,大颗粒杂质通不过。第二长板上设有用于引导泥沙混合物流入过滤框的截流板,截流板朝向砂源流入方向倾斜设置,使得流入的物料在截流板的引导下流入过滤框,大颗粒杂质则被滞留在过滤框内,小颗粒的可以随着水流一起流走,从而达到过滤砂源中贝壳等大颗粒杂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长板侧壁设有长条,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供长条插接的长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框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于壳体内,方便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长板远离短板一端设有用于阻挡杂质回流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过滤框的空腔内,所述挡板和第二长板之间形成V型的夹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入过滤框的泥沙混合物小颗粒会从短板上流过,大颗粒的杂质滞留在过滤框内,安装的挡板可以减少大颗粒杂质回流的可能,使其滞留在过滤框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截流板上开设有供小颗粒穿过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颗粒也可以从截流板上的通孔流过,提高流通的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两侧均设有过滤框,壳体内两侧的过滤框沿着壳体长度方向交错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沙混合物没有流入上一个过滤框的,可以在下一个过滤框进行过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靠近出料管一侧呈缩口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靠近出料管一侧呈缩口状结构,方便过滤后的泥沙从进料管流入,不会造成堆积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管内部设有竖截面为方形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底部与壳体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管内部出料通道横截面设置为方形,并且出料通道底部与壳体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过滤后的泥沙混合物直接从出料通道流出,不会产生堆积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设有可拆卸盖体,所述壳体两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有螺纹孔,所述盖体上设有方板,所述方板穿设有螺栓用于与螺纹孔相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两侧设有凸块,凸块设有螺纹孔,盖体上设有方板,所述方板穿设有螺栓用于与螺纹孔相配合,通过拧紧螺栓可以将盖体固定于壳体上,松开螺栓可以将盖体打开,从而方便将过滤框内的大颗粒杂质清理走。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过滤框设有用于引流的截流板,流入过滤框内的大颗粒杂质会滞留在过滤框内,过滤框设有挡板,减少杂质回流的可能。2、壳体内的过滤框沿壳体长度方向交错分布,未流入上一过滤框的泥沙混合物将流入下一个过滤框,提高过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出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壳体和盖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进料管;3、出料管;4、法兰盘;5、螺栓;6、过滤框;61、第一长板;62、第二长板;63、短板;7、透料孔;8、截流板;9、长条;10、长槽;11、挡板;12、通孔;13、出料通道;14、盖体;15、凸块;16、螺纹孔;17、方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疏浚排泥管线滤砂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3,壳体1内设有用于过滤大颗粒杂质的过滤框6。如图1所示,过滤框6插接于壳体1内的内部,过滤框6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长板61和第二长板62,以及将第一长板61和第二长板62连接为一体的短板63,第一长板61、第二长板62以及短板63围成供砂源流入的通道,短板63上开设有供水和砂流过的透料孔7,大颗粒杂质则会滞留在过滤框6内,从而达到过滤掉大颗粒杂质的效果。第一长板61上设有长条9,壳体1内设有供长条9插接的长槽10,过滤框6通过长条9长槽10的方式插接于壳体1内。如图1和2所示,过滤框6上固定有用于引导砂源流进过滤框6的截流板8。截流板8固定在第二长板62远离短板63的一端,且朝向砂源流入的方向倾斜设置,从进料管2流进的砂源在截流板8的引流作用下将流进过滤框6内。进一步的,第二长板62远离短板63一端设有挡板11,挡板11位于过滤框6内,挡板11和第二长板62形成V型的夹口,且和第一挡板11之间留有供砂源流通的过口,不影响物料的流入,还起到减少过滤框6内大颗粒杂质流出过滤框6的可能。如图1和2所示,壳体1内两侧均安装过滤框6,过滤框6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交错设置,截流板8与壳体1的侧壁留有一定的间隙,使得进料管2输送的砂源不能全部流入过滤框6内,避免过滤框6内大颗粒杂质过多,堵塞管路。处于上游的截流板8有一部分映射在处于下游的截流板8上,使得未流进上游过滤框6的砂源将流进处于下游的过滤框6,提高过滤的效果。进一步的,截流板8上开设有供小颗粒流过的通孔12,提高了砂源的流通率。如图1和2所示,壳体1靠近出料管3的一端设置为缩口状,方便过滤框6中流出的砂源直接从出料管3流出,避免造成堆积。进一步的,出料管3的开设有截面为方形的出料通道13,出料通道13的底部和壳体1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更加方便砂源从出料管3流出。进料管2和出料管3的外壁上均设有法兰盘4,用于将壳体1串联到排泥管道上,其中出料管3端头留有一部分,出料管13插接进排泥管道中,再通过法兰盘4固定,使得方形的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疏浚排泥管线滤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3),所述进料管(2)和出料管(3)均设有用于将壳体(1)串联于排泥管线的法兰盘(4),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过滤大颗粒杂质的过滤框(6),所述过滤框(6)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一长板(61)和第二长板(62),以及将第一长板(61)和第二长板(62)连接为一体的短板(63),所述短板(63)上开设有透料孔(7),所述第一长板(61)、第二长板(62)以及短板(63)形成供砂源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二长板(62)设有用于引导砂源流入过滤框(6)的截流板(8),所述截流板(8)朝向砂源流入方向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浚排泥管线滤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3),所述进料管(2)和出料管(3)均设有用于将壳体(1)串联于排泥管线的法兰盘(4),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过滤大颗粒杂质的过滤框(6),所述过滤框(6)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一长板(61)和第二长板(62),以及将第一长板(61)和第二长板(62)连接为一体的短板(63),所述短板(63)上开设有透料孔(7),所述第一长板(61)、第二长板(62)以及短板(63)形成供砂源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二长板(62)设有用于引导砂源流入过滤框(6)的截流板(8),所述截流板(8)朝向砂源流入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浚排泥管线滤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板(61)侧壁设有长条(9),所述壳体(1)侧壁上设有供长条(9)插接的长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浚排泥管线滤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长板(62)远离短板(63)一端设有用于阻挡杂质回流的挡板(11),所述挡板(11)位于过滤框(6)的空腔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泓铮,蔡金聪,薛传赐,郭立君,褚奕群,张晓龙,刘传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远舟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