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包括: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供料装置一侧的机械手、安装在所述机械手上的取盘机构及与所述机械手对应设置的若干缝纫机;所述供料装置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移盘机构;所述移盘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载板及用于驱动所述载板相对所述机架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缝纫机包括加工台及与所述加工台对应的机头组件;所述供料装置及所述缝纫机围绕所述机械手设置。通过将载有待缝纫片料的料盘放置到载板上后,移盘机构将料盘移动至靠近机械手的位置,机械手将未加工处理的料盘转移至相应空闲状态的缝纫机上,单台机械手能对应多台的缝纫机,从而可减少作业人员的数量,降低人力成本。
Automat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sew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缝纫机是用人工进行上下料,在片料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作业人员将待缝制的片料拿到缝纫机的工作台上,然后缝纫机的机头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对片料进行自动缝制;采用人工送料和取料,需要在每台缝纫机旁安排作业人员,增加了人力成本,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当改为单个操作人员操作多台缝纫机时,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一旦作业人员产生误操作,缝纫机的机头很容易伤到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自动将片料从缝纫机上上下料的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一种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包括: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供料装置一侧的机械手、安装在所述机械手上的取盘机构及与所述机械手对应设置的若干缝纫机;所述供料装置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移盘机构;所述移盘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载板及用于驱动所述载板相对所述机架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供料装置及所述缝纫机围绕所述机械手设置。上述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通过将载有待缝纫片料的料盘放置到载板上后,移盘机构将料盘移动至靠近机械手的位置,机械手将未加工处理的料盘转移至相应空闲状态的缝纫机上,单台机械手能对应多台的缝纫机,从而可减少作业人员的数量,降低人力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盘机构包括连接所述机械手的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横杆及连接所述横杆的若干吸盘;所述吸盘分布在所述横杆的下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滑槽后与所述横杆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上设有连接所述支撑板中部的旋转输出轴;所述取盘机构的吸盘分别形成第一吸附模组及第二吸附模组;所述第一吸附模组及所述第二吸附模组分布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移盘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载板上的夹盘组件;所述夹盘组件包括连接所述载板的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推块及设置在所述载板上的定位块;所述推块与所述定位块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移盘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导轨,所述载板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料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机架的护栏,所述护栏设置在所述移盘机构上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盘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机架的若干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移盘机构的端部对应设置;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块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的缓冲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的端部对应设置,所述缓冲器与所述载板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的限位调节件,所述限位调节件与所述载板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远离所述机械手的一侧为来料侧,所述机架靠近靠近所述机械手的一侧为加工侧;所述移盘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的来料侧上的防护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机械手及取盘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取盘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供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移盘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移盘机构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移盘机构的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100,用于对放置在料盘900上的片料进行缝纫加工。所述片料为皮料和布料等成片状的可缝纫的材料。该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100包括供料装置20、设置在供料装置20一侧的机械手30、安装在机械手30上的取盘机构40及与机械手30对应设置的若干缝纫机50;供料装置20包括机架60及安装在机架60上的移盘机构70;移盘机构70包括安装在机架60上的载板71及用于驱动载板71相对机架60移动的驱动组件72;供料装置20及缝纫机50围绕机械手30设置。通过将载有待缝纫片料的料盘900放置到载板71上后,移盘机构70将料盘900移动至靠近机械手30的位置,机械手30将未加工处理的料盘900转移至相应空闲状态的缝纫机50上,单台机械手30能对应多台的缝纫机50,从而可减少作业人员的数量,降低人力成本。缝纫机50包括加工台51及与加工台51对应的机头组件52;进一步地,通过供料装置20对料盘900的传递,从而使作业人员远离机械手30及减少与缝纫机50的接触,为作业人员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请参阅图2及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抓起料盘900,取盘机构40包括连接机械手30的支撑板41、连接支撑板41的横杆42及连接横杆42的若干吸盘43;吸盘43分布在横杆42的下侧;在运行时,机械手30移动取盘机构40,令吸盘43贴合到料盘900表面,在真空气源的配合下,吸盘43对料盘900产生吸持,令取盘机构40可靠抓起料盘900;具体地,为方便调整吸盘43相对横杆42的位置,横杆42与吸盘43之间通过转接块421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调整吸盘43的位置,以使吸盘43准确对应料盘900上预留吸附区域,支撑板41上设有滑槽411,支撑板41通过固定件(图未示)穿过滑槽411后与横杆42连接;通过横杆42沿滑槽411延伸方向的移动,可调整相邻横杆4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相邻横杆42上的吸盘43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横杆42可采用工业铝型材,用于固定吸盘43的螺母件穿设在横杆42的外槽中,通过调整螺母件的位置,可调整连接同一横杆42的不同吸盘43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适应料盘900上的吸附区域。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提高上下料的效率,机械手30上设有连接支撑板41中部的旋转输出轴31;取盘机构40的吸盘43分别形成第一吸附模组440及第二吸附模组450;第一吸附模组440及第二吸附模组450分布在支撑板41的两侧;第一吸附模组440对应作为取盘机构40的第一工位,第二吸附模组450对应作为取盘机构40的第二工位;当其中一缝纫机50上的片料即将完成加工时,取盘机构40向该缝纫机50取出料盘900前,机械手30向将取盘机构40移动至供料装置20,利用第一工位从供料装置20抓起装有未加工片料的料盘900,然后机械手30将取盘机构40移动至缝纫机50,取盘机构40的第二工位抓起缝纫机50上装有已完成加工片料的料盘900,其后,机械手30的旋转输出轴31转动,令第一工位上的料盘900放置到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供料装置一侧的机械手、安装在所述机械手上的取盘机构及与所述机械手对应设置的若干缝纫机;所述供料装置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移盘机构;所述移盘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载板及用于驱动所述载板相对所述机架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供料装置及所述缝纫机围绕所述机械手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供料装置一侧的机械手、安装在所述机械手上的取盘机构及与所述机械手对应设置的若干缝纫机;所述供料装置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移盘机构;所述移盘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载板及用于驱动所述载板相对所述机架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供料装置及所述缝纫机围绕所述机械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盘机构包括连接所述机械手的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横杆及连接所述横杆的若干吸盘;所述吸盘分布在所述横杆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滑槽后与所述横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上设有连接所述支撑板中部的旋转输出轴;所述取盘机构的吸盘分别形成第一吸附模组及第二吸附模组;所述第一吸附模组及所述第二吸附模组分布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下料缝纫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移盘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载板上的夹盘组件;所述夹盘组件包括连接所述载板的第一气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文,朱建峰,刘小明,汪有辉,周方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机工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