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条机自动抬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635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条机自动抬杆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空筒与补筒的直角底板、空心壳体、动力组件、滑块和活动杆,所述空心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直角底板的竖直底板的侧边处,所述动力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内,所述滑块移动式的设置在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上,所述活动杆转动固定于所述滑块上,所述空心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活动杆穿出的第一水平槽、倾斜槽和第二水平槽,所述倾斜槽连通所述第一水平槽与所述第二水平槽,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槽时为竖直状态,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槽时为水平状态,采用此种装置,达到结构简单,减少占地面积,操作简单,布局紧凑,平稳可靠的目的。

An automatic lifting device of draw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条机自动抬杆装置
本技术涉及并条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条机自动抬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并条机上配置自动换筒功能是提高并条机自动化程度的内容之一。随着并条机向着高速化、智能化、大卷装发展,为了连续高效的自动化运转,高速并条机一般配置有自动换筒机构。为了尽可能地发挥自动换筒功能,一般备用空筒较多。有的并条机采用非积极式多备筒机构,使用中会存在空筒不自动到位的现象,有时需手工弥补。有的并条机采用积极式多备筒机构可以确保空筒到位,但是结构复杂,易出故障。积极式多备筒机构需要重点考虑结构如何简单可靠。每一次满筒换筒后,积极式多备筒需将多个空筒推动,直到有空筒到达补筒位置。当采用在空筒下部用推杆推空筒时,存在水平推空筒到位后回位时,需要推杆竖起来的要求。因为占地面积局限和从前面补进筒的需要,将这水平推杆抬起来竖立需要机构来实现,传统型的抬杆机构过于复杂,占用大量的面积空间,为此,急需一种装置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条机自动抬杆装置,达到结构简单,减少占地面积,操作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条机自动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空筒(1)与补筒(2)的直角底板(3)、空心壳体(4)、动力组件(5)、滑块(6)和活动杆(7),所述空心壳体(4)固定设置在所述直角底板(3)的竖直底板的侧边处,所述动力组件(5)固定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4)内,所述滑块(6)移动式的设置在所述动力组件(5)的输出端上,所述活动杆(7)转动固定于所述滑块(6)上,所述空心壳体(4)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活动杆(7)穿出的第一水平槽(41)、倾斜槽(42)和第二水平槽(43),所述倾斜槽(42)连通所述第一水平槽(41)与所述第二水平槽(43),所述活动杆(7)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槽(41)时为竖直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条机自动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空筒(1)与补筒(2)的直角底板(3)、空心壳体(4)、动力组件(5)、滑块(6)和活动杆(7),所述空心壳体(4)固定设置在所述直角底板(3)的竖直底板的侧边处,所述动力组件(5)固定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4)内,所述滑块(6)移动式的设置在所述动力组件(5)的输出端上,所述活动杆(7)转动固定于所述滑块(6)上,所述空心壳体(4)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活动杆(7)穿出的第一水平槽(41)、倾斜槽(42)和第二水平槽(43),所述倾斜槽(42)连通所述第一水平槽(41)与所述第二水平槽(43),所述活动杆(7)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槽(41)时为竖直状态,所述活动杆(7)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槽(43)时为水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自动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5)为无杆气缸(51),所述滑块(6)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方勇郑强郭升旗沈忱黄必广徐红徐鸿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