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613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质设备,包括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三维台车及上料承托架。所述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及上料承托架三者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横向并排布置,所述三维台车位于所述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及上料承托架三者的同一侧外,且所述三维台车还可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横向滑移布置,所述三维台车在滑移至与所述上料承托架、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相对齐时将与该三维台车对齐的上料承托架、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处的金属棒取走,或者,所述三维台车将金属棒送入与该三维台车对齐的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均质设备减少热损失及故障率。

Homogeniz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质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棒处理的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棒处理的均质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各式各样的消费品,而均质炉就是诸多工业设备中的一种。众所周知,均质炉是金属棒(例如铝棒、铝合金棒、铝镁合金棒)铸造后进行热处理的专用设备,旨在消除铸锭时产生的残余应力和金相组织的不均匀,进而改善后工序的挤压加工工艺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铝型材产品的质量,因此,金属棒的处理离不开均质炉的使用。但是,在现有的均质炉中,负责均质炉进出料的滚底台车或滑动台车在将金属棒送入或取走均质炉时是整体进入均质炉内,又由于均质炉的温度很高,使得滚底台车或滑动台车在送入或取出金属棒过程中处于均质炉的高温区域内烘烤,从而使得滚底台车或滑动台车内的轴承在高温区域内烘烤极易损坏,增加了滚底台车或滑动台车的故障率高及热损失。因此,亟需一种减少热损失和故障率的均质设备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热损失和故障率的均质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均质设备,包括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三维台车及上料承托架。所述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及上料承托架三者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横向并排布置,所述三维台车位于所述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及上料承托架三者的同一侧外,且所述三维台车还可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横向滑移布置,所述三维台车在滑移至与所述上料承托架、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相对齐时将与该三维台车对齐的上料承托架、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处的金属棒取走,或者,所述三维台车将金属棒送入与该三维台车对齐的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内。较佳地,所述卧式均质炉包含均质炉体、均质炉门装置、燃烧系统、循环风机、自动排压装置及均质承托架,所述均质炉体具有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纵向延伸的均质腔、与所述均质腔连通的均质腔口及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均质炉体的顶部并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纵向彼此相隔开的炉内风道,每个所述炉内风道的吸风口和出风口各在所述均质炉体的侧壁处与所述均质腔连通,所述均质承托架位于所述均质腔的底部内,且所述均质承托架还位于所述出风口对应的下方,所述均质炉门装置装配于所述均质炉体上并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均质腔口,所述燃烧系统安装于所述均质炉体上,每个所述炉内风道至少连接有一个所述燃烧系统,所述循环风机安装于所述均质炉体上,每个所述炉内风道至少连接有一个所述循环风机,所述自动排压装置安装于所述均质炉体并具有排压进入口及压力外排口,所述压力外排口位于所述均质炉体外,所述排压进入口与所述均质腔相连通。较佳地,所述自动排压装置包含炉内排压管及尾部排压管,所述炉内排压管内置于所述均质炉体的底部,所述炉内排压管还位于所述均质承托架对应下方,所述尾部排压管位于所述均质炉体外,所述排压进入口形成于所述炉内排压管上,所述压力外排口形成于所述尾部排压管上,每个所述炉内风道至少对应有一个所述排压进入口,所述排压进入口在所述均质炉体的侧壁处与所述均质腔相连通,所述排压进入口还位于所述循环风机的正下方。较佳地,所述卧式均质炉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均质炉体的顶部处的防爆口结构,每个所述炉内风道至少连接有一个所述防爆口结构。较佳地,所述均质炉门装置包含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高度方向滑设于所述均质炉体上的均质炉门、安装于所述均质炉体的门型吊架及安装于所述门型吊架上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使所述均质炉门上下滑移以开闭所述均质腔口。较佳地,所述卧式均质炉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门型吊架的侧壁处的防坠机构和迫紧机构,所述防坠机构包含防坠气缸及阻挡架,所述阻挡架铰接于所述门型吊架的侧壁处,所述防坠气缸安装于所述门型吊架的侧壁,所述防坠气缸驱使所述阻挡架相对所述门型吊架枢摆以在避让位置和阻挡位置之间切换,所述迫紧机构包含安装于所述门型吊架的侧壁的迫紧气缸及安装于所述迫紧气缸之输出端的迫紧架,所述迫紧气缸选择性驱使所述迫紧架与所述门型吊架抵压。较佳地,所述卧式冷却炉包含冷却炉体、冷却炉门装置、喷淋管、强冷风机、水帘风机及冷却承托架,所述冷却炉体具有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纵向布置的冷却腔及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的冷却腔口,所述冷却承托架位于所述冷却腔的底部内,所述冷却炉门装置安装于所述冷却炉体并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冷却腔口,所述喷淋管、强冷风机及水帘风机各安装于所述冷却炉体并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较佳地,所述冷却炉门装置包含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高度方向滑设于所述冷却炉体的冷却炉门、安装于所述冷却炉体的侧壁处的门型框架及安装于所述门型框架上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使所述冷却炉门上下滑移以开闭所述冷却腔口。较佳地,所述三维台车包含行走骨架、安装于所述行走骨架之底部的行走轮、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纵向滑设于所述行走骨架之顶部的下层纵向滑架、装配于所述下层纵向滑架与所述行走骨架之间的纵向驱动器、装配于所述行走骨架的横向驱动器、层叠于所述下层纵向滑架的上方并相对所述下层纵向滑架上下升降的上层顶托架、驱使所述上层顶托架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器及安装于所述下层纵向滑架之端部处的隔热挡板,所述升降驱动器装配于所述下层纵向滑架处,所述横向驱动器通过链传动驱使所述行走轮旋转,所述纵向驱动器通过链传动驱使所述下层纵向滑架滑移。较佳地,所述下层纵向滑架与所述上层顶托架之间铰接有至少两个连杆,所述下层纵向滑架、上层顶托架及连杆共同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升降驱动器具有驱动器主体及相对所述驱动器主体做伸缩滑移的滑移杆,所述驱动器主体及滑移杆中的一者与所述下层纵向滑架铰接,所述驱动器主体及滑移杆中的另一者与所述上层顶托架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及上料承托架三者沿卧式均质炉的横向并排布置,三维台车位于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及上料承托架三者的同一侧外,且三维台车还可沿卧式均质炉的横向滑移布置;故当三维台车在滑移至与上料承托架、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相对齐时,此时的三维台车能将与该三维台车对齐的上料承托架、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处的金属棒取走,或者,三维台车将金属棒送入与该三维台车对齐的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内;使得三维台车在送料或取料完成时位于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外,这样使得三维台车不是在高温区域内被烘烤,因而使得本技术的均质设备能减少热损失及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均质设备在俯视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均质设备中的卧式均质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卧式均质炉中的均质炉门装置、防坠机构及迫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卧式均质炉在隐藏均质炉门装置、防坠机构、迫紧机构、爬梯、操作平台、护栏及均质炉体的底部部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均质设备中的卧式均质之自动排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均质设备中的卧式冷却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卧式冷却炉的另一角度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三维台车及上料承托架,所述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及上料承托架三者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横向并排布置,所述三维台车位于所述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及上料承托架三者的同一侧外,且所述三维台车还可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横向滑移布置,所述三维台车在滑移至与所述上料承托架、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相对齐时将与该三维台车对齐的上料承托架、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处的金属棒取走,或者,所述三维台车将金属棒送入与该三维台车对齐的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三维台车及上料承托架,所述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及上料承托架三者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横向并排布置,所述三维台车位于所述卧式均质炉、卧式冷却炉及上料承托架三者的同一侧外,且所述三维台车还可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横向滑移布置,所述三维台车在滑移至与所述上料承托架、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相对齐时将与该三维台车对齐的上料承托架、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处的金属棒取走,或者,所述三维台车将金属棒送入与该三维台车对齐的卧式均质炉或卧式冷却炉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均质炉包含均质炉体、均质炉门装置、燃烧系统、循环风机、自动排压装置及均质承托架,所述均质炉体具有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纵向延伸的均质腔、与所述均质腔连通的均质腔口及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均质炉体的顶部并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纵向彼此相隔开的炉内风道,每个所述炉内风道的吸风口和出风口各在所述均质炉体的侧壁处与所述均质腔连通,所述均质承托架位于所述均质腔的底部内,且所述均质承托架还位于所述出风口对应的下方,所述均质炉门装置装配于所述均质炉体上并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均质腔口,所述燃烧系统安装于所述均质炉体上,每个所述炉内风道至少连接有一个所述燃烧系统,所述循环风机安装于所述均质炉体上,每个所述炉内风道至少连接有一个所述循环风机,所述自动排压装置安装于所述均质炉体并具有排压进入口及压力外排口,所述压力外排口位于所述均质炉体外,所述排压进入口与所述均质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压装置包含炉内排压管及尾部排压管,所述炉内排压管内置于所述均质炉体的底部,所述炉内排压管还位于所述均质承托架对应下方,所述尾部排压管位于所述均质炉体外,所述排压进入口形成于所述炉内排压管上,所述压力外排口形成于所述尾部排压管上,每个所述炉内风道至少对应有一个所述排压进入口,所述排压进入口在所述均质炉体的侧壁处与所述均质腔相连通,所述排压进入口还位于所述循环风机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均质炉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均质炉体的顶部处的防爆口结构,每个所述炉内风道至少连接有一个所述防爆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炉门装置包含沿所述卧式均质炉的高度方向滑设于所述均质炉体上的均质炉门、安装于所述均质炉体的门型吊架及安装于所述门型吊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升华炉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