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送、增菌和分离培养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601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运送、增菌和分离培养基装置,它包括采样管,采样管下端套在旋转盖上,旋转盖下端连接固定盖,固定盖连接分离培养瓶,分离培养瓶内装有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旋转盖上有通孔,固定盖上有滴管;采样管上端套在连接管的下端,连接管内设有液体流入腔和插入腔,插入腔上端向内延伸凸缘,插入腔内插有拭子管,液体流入腔上端设有运送堵塞杆和增菌堵塞杆,运送堵塞杆位于运送盛液管内,增菌堵塞杆增菌盛液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运送、增菌、分离于一体,减少了分别操作造成污染的弊端,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鉴定时间,整个操作在密闭空间进行,也避免了对人体造成伤害。

A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increasing bacteria and separating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送、增菌和分离培养基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运送、增菌和分离培养基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或实验室中往往是将采集的样本放到运送培养基中,然后到医院或实验室中在无菌条件下分步进行分离和增菌,鉴定时间长,且容易人为对标本造成污染,从而使结果不准确,或者标本在分离和增菌过程中由于过失或操作不当侵染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目前,行业内基本是是采样、分离、增菌分步操作,操作复杂。还没有将运送培养、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省力、安全、布局合理的运送、增菌和分离培养基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运送、增菌和分离培养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由软塑料制成的采样管,所述采样管下端套在旋转盖上,所述旋转盖下端密封连接固定盖,所述固定盖密封连接分离培养瓶,所述分离培养瓶底部装有液体培养基,所述分离培养瓶内壁上附着有固体培养基;所述旋转盖上开有通孔,所述固定盖上贯穿有滴管,当旋转盖拧到固定盖上时,所述通孔下端与滴管开口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送、增菌和分离培养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由软塑料制成的采样管(1),所述采样管(1)下端套在旋转盖(2)上,所述旋转盖(2)下端密封连接固定盖(3),所述固定盖(3)密封连接分离培养瓶(4),所述分离培养瓶(4)底部装有液体培养基(5),所述分离培养瓶(4)内壁上附着有固体培养基(6);所述旋转盖(2)上开有通孔(21),所述固定盖(3)上贯穿有滴管(31),当旋转盖(2)拧到固定盖(3)上时,所述通孔(21)下端与滴管(31)开口接触;所述采样管(1)上端套在一根连接管(7)的下端,所述连接管(7)内设有液体流入腔(71),所述液体流入腔(71)下端连接插入腔(72),所述插入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送、增菌和分离培养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由软塑料制成的采样管(1),所述采样管(1)下端套在旋转盖(2)上,所述旋转盖(2)下端密封连接固定盖(3),所述固定盖(3)密封连接分离培养瓶(4),所述分离培养瓶(4)底部装有液体培养基(5),所述分离培养瓶(4)内壁上附着有固体培养基(6);所述旋转盖(2)上开有通孔(21),所述固定盖(3)上贯穿有滴管(31),当旋转盖(2)拧到固定盖(3)上时,所述通孔(21)下端与滴管(31)开口接触;所述采样管(1)上端套在一根连接管(7)的下端,所述连接管(7)内设有液体流入腔(71),所述液体流入腔(71)下端连接插入腔(72),所述插入腔(72)上端向内延伸凸缘(73),插入腔(72)内插有拭子管(8),所述拭子管(8)下部位于采样管(1)内;所述液体流入腔(71)上端设有运送堵塞杆(10)和增菌堵塞杆(11),所述运送堵塞杆(10)位于由软塑料做成的运送盛液管(12)内,所述增菌堵塞杆(11)位于由软塑料做成的增菌盛液管(1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聂晖宁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百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