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调理自动投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7574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调理自动投加系统,包括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污泥浓度检测单元和PLC控制柜,所述PLC控制柜分别与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污泥浓度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污泥浓度检测单元将检测到的污泥浓度信号发送给PLC控制柜,所述PLC控制柜根据接收的污泥浓度信号调节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的投料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省药剂,目前药剂投加基本根据经验值,而实际生产中药剂投加量往往与污泥浓度直接相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污泥浓度调节药剂投加量能够更有效利用药剂。

An automatic feeding system for sludge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调理自动投加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调理自动投加系统。
技术介绍
污泥调理时污泥浓缩脱水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带式压滤机压滤污泥使大多使用PAM作为絮凝剂,而且对于PAM的用量往往是固定的,而污泥的絮凝效果不仅仅受到PAM的用量影响,还与污泥本身的浓度有关,当污泥浓度较小时而不改变PAM的用量,不仅会造成药剂的浪费,还会使压滤出的污泥粘性较大,不易风干。研究表明两种药剂组合投加时絮凝效果会更好,而目前大多数干粉药剂投加系统都只能连续投加一种单一药剂或者混合药剂,对于未使用完的药剂难以回收,遗留在投加系统中的药剂容易结块清理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调理自动投加系统,可以有效的投加药剂,减少药剂的浪费。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泥调理自动投加系统,包括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污泥浓度检测单元和PLC控制柜,所述PLC控制柜分别与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污泥浓度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污泥浓度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PLC控制柜的输入端相连,所述PLC控制柜的输出端与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的输入端相连。优选的,所述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均包括料斗和螺旋输送机,所述料斗的出口与螺旋输送机进料口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出料口与污泥池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料斗底部还设有对多余药剂进行回收的卸料口。优选的,所述料斗侧壁上还设有检测料斗内剩余药量的料位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污泥浓度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探针和单片机,所述检测探针前端设有污泥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探针后端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单片机还与PLC控制柜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料位传感器为上海硕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ZRD809的高频雷达料位计。优选的,所述污泥检测传感器为杰普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innoSens810S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节省药剂,目前药剂投加基本根据经验值,而实际生产中药剂投加量往往与污泥浓度直接相关,本技术根据污泥浓度调节药剂投加量能够更有效利用药剂。2、本技术所设计的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可根据需要投加单一或者两种混合药剂,效率更高,同时还可以应用于新药剂组合的开发试验。3、本技术设置料斗底部设置卸料口,能够在使用结束之后回收多余药剂,减少药剂浪费并防止药剂堵塞装置,难以清理。4、本技术设置料斗上设有检测料斗内剩余药量的料位传感器,,当药剂量达到警戒值时会自动报警,提醒添加药剂;5、本技术药剂投加速度通过PLC控制柜,根据污泥絮体大小进行控制,通过试验事先确定污泥絮体最佳大小,当污泥絮体变大时,降低加药速度;当污泥絮体变小时,提升加药速度。6、本技术先在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上加入适当的两种药剂,当污泥泵打开时,污泥检测传感器反馈到PLC控制柜,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实验数据,调节投加器药剂投加速度,当污泥浓度为20000时,PAM投加量为0.02g/L,PAC投加量为0.6g/L;当污泥浓度提高时,污泥检测传感器反馈到PLC控制柜调节提升PAM和PAC投加速度,提升加药量;当污泥浓度降低时降低PAM和PAC投加速度,降低加药量。当脱泥结束时,关闭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打开料斗下方卸料口,清理完剩余药剂,最后将螺旋输送机螺旋杆中药剂清理干净。附图说明图1是投加系统机构示意图;图2是投加系统俯视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0-PAM投料机构11-料斗12-螺旋输送机121-出料口13-卸料口14-料位传感器20-PAC投料机构30-污泥浓度检测单元31-检测探针311-污泥检测传感器32-单片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污泥调理自动投加系统,包括PAM投料机构10、PAC投料机构20、污泥浓度检测单元30和PLC控制柜40,所述PLC控制柜40分别与PAM投料机构10、PAC投料机构20、污泥浓度检测单元30电连接,所述污泥浓度检测单元30的输出端与PLC控制柜4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PLC控制柜40的输出端与PAM投料机构10、PAC投料机构20的输入端相连。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PAM投料机构10、PAC投料机构20均包括料斗11和螺旋输送机12,所述料斗11的出口与螺旋输送机12进料口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12出料口121与污泥池相连通。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料斗底11部还设有对多余药剂进行回收的卸料口13。所述料斗11侧壁上还设有检测料斗11内剩余药量的料位传感器14。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浓度检测单元30包括检测探针31和单片机32,所述检测探针31前端设有污泥检测传感器311,所述检测探针31后端与单片机32电连接,所述单片机32还与PLC控制柜40电连接。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本技术只保护由上述物理部件以及连接各个物理部件之间的线路所构成的装置或者物理平台,而不涉及其中的软件部分。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软件配合来进行使用。下面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软件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与本技术相配合的软件不是本技术的创新部分,也不是本技术的组成部分。本技术先在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上加入适当的两种药剂,当污泥泵打开时,污泥检测传感器反馈到PLC控制柜,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实验数据,调节投加器药剂投加速度,例如当污泥浓度为20000时,PAM投加量为0.02g/L,PAC投加量为0.6g/L;当污泥浓度提高时,污泥检测传感器反馈到PLC控制柜调节提升PAM和PAC投加速度,提升加药量;当污泥浓度降低时降低PAM和PAC投加速度,降低加药量。当脱泥结束时,关闭PAM投料机构、PAC投料机构,打开料斗下方卸料口,清理完剩余药剂,最后将螺旋输送机螺旋杆中药剂清理干净。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调理自动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AM投料机构(10)、PAC投料机构(20)、污泥浓度检测单元(30)和PLC控制柜(40),所述PLC控制柜(40)分别与PAM投料机构(10)、PAC投料机构(20)、污泥浓度检测单元(30)电连接,所述污泥浓度检测单元(30)的输出端与PLC控制柜(4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PLC控制柜(40)的输出端与PAM投料机构(10)、PAC投料机构(20)的输入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调理自动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AM投料机构(10)、PAC投料机构(20)、污泥浓度检测单元(30)和PLC控制柜(40),所述PLC控制柜(40)分别与PAM投料机构(10)、PAC投料机构(20)、污泥浓度检测单元(30)电连接,所述污泥浓度检测单元(30)的输出端与PLC控制柜(4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PLC控制柜(40)的输出端与PAM投料机构(10)、PAC投料机构(20)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调理自动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AM投料机构(10)、PAC投料机构(20)均包括料斗(11)和螺旋输送机(12),所述料斗(11)的出口与螺旋输送机(12)进料口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12)出料口(121)与污泥池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调理自动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1)底部还设有对多余药剂进行回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奎章长江郑侠王宏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