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53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第一循环造粒流化床、第二循环造粒流化床、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第三循环造粒流化床和清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向第一循环造粒流化床、第二循环造粒流化床和第三循环造粒流化床中分别加入石灰乳、有机硫/混凝剂、混凝剂,来实现中和水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和COD等污染物。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用来去除废水中的高浓度盐分,同时使得排放物资源化回收利用达到零排放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脱硫废水处理工艺设备化、小型化,具有表面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水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特点。

A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in power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电厂废水,具体涉及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作为煤炭能源大国,燃煤发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废水,主要包括脱硫废水、循环冷却排污水等。由于煤炭里面含有重金属、硫化物、有机质等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各种污染物会释放到烟气中。最终转移至脱硫废水中。脱硫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种类多、处理难度大。所以必须进行处理才可以排放。传统脱硫废水的处理工艺多以三联箱为基础衍生出多种处理工艺。这些工艺普遍存在工艺流程复杂、建设成本高、加药量大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不够优化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第一循环造粒流化床、第二循环造粒流化床、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第三循环造粒流化床和清水池;所述的第一循环造粒流化床、第二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1)、第一循环造粒流化床(2)、第二循环造粒流化床(3)、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4)、第三循环造粒流化床(5)和清水池(6);/n所述的第一循环造粒流化床(2)、第二循环造粒流化床(3)和第三循环造粒流化床(5)的结构相同;/n所述的第一循环造粒流化床(2)包括第一外筒(201)和第一储药罐(206),第一外筒(201)内同轴设置有两端开放的第一内筒(202),第一内筒(202)内设置有搅拌桨(203),第一内筒(202)下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204),第一外筒(201)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水管(205);/n所述的第一储药罐(2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1)、第一循环造粒流化床(2)、第二循环造粒流化床(3)、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4)、第三循环造粒流化床(5)和清水池(6);
所述的第一循环造粒流化床(2)、第二循环造粒流化床(3)和第三循环造粒流化床(5)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第一循环造粒流化床(2)包括第一外筒(201)和第一储药罐(206),第一外筒(201)内同轴设置有两端开放的第一内筒(202),第一内筒(202)内设置有搅拌桨(203),第一内筒(202)下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204),第一外筒(201)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水管(205);
所述的第一储药罐(206)通过第一加药管(207)依次串联第一投加泵(208)和第一投加控制阀(209)并与第一进水管(204)相连;
所述的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4)包括第二外筒(401)、第二储药罐(406)和晶种罐(410),第二外筒(401)内同轴设置有两端开放的第二内筒(402),第二内筒(402)下方的第二外筒(401)内设置有均匀布水布药构件(403),均匀布水布药构件(403)下方的第二外筒(401)上设置有第二进水管(404),第二外筒(401)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水管(405);
所述的第二储药罐(406)通过第二加药管(407)依次串联第二投加泵(408)和第二投加控制阀(409)并与均匀布水布药构件(403)相连;
所述的晶种罐(410)通过晶种投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廷林胡瑞柱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