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503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跨运装置,用于跨运线缆盘,包括:带有行走机构的主体框架;驱动装置,设于主体框架上;夹抱机构,夹抱机构设于主体框架底端内侧,成对且相面对设置,每个夹抱机构包括固定架和成对设置且一端枢接于固定架的夹抱臂,每个夹抱臂在其内侧设有第一固定点,固定架与主体框架之间设有使固定架沿第一方向运动的导向机构;以及绳索,绳索依次连接驱动装置、固定架及第一固定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跨运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跨运装置及跨运方法,可实现高效、安全地搬运任意一个线缆盘出库。

Stradd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流搬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跨运装置及跨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红利减少,传统制造业需要不断升级改造。对于制造线缆盘企业来说,线缆盘运输和存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存储按规格批次分巷道存储,侵占宝贵的仓库面积且不能实现先进先出,只能整个巷道出库或者需要频繁的倒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人工将吊具安装到线缆盘,再进行频繁吊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付出较多的人力成本且极易出现安全事故,然而针对地面密集存储线缆盘,针对从中间搬运任意一个线缆盘出库的情况,目前线缆盘行业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吊具搬运密集排列的多个线缆盘中的一个时,需要地面人员配合,效率较低,或者容易存在安全隐患。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跨运装置及跨运方法,可实现高效、安全地搬运任意一个线缆盘出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跨运装置,用于跨运线缆盘,包括:带有行走机构的主体框架;驱动装置,设于主体框架上;夹抱机构,夹抱机构设于主体框架底端内侧,成对且相面对设置,每个夹抱机构包括固定架和成对设置且一端枢接于固定架的夹抱臂,每个夹抱臂在其内侧设有第一固定点,固定架与主体框架之间设有使固定架沿第一方向运动的导向机构;以及绳索,绳索依次连接驱动装置、固定架及第一固定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搬运任意一个线缆盘出库,不需要地面人员配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装置,在第二方向,每个夹抱臂与固定架之间设有拉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绳索无拉力时,拉簧通过弹力将夹抱臂拉回,夹抱臂释放线缆盘。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装置,导向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和沿导向槽运动的导向轮,导向轮设于固定架的两端,导向槽设于主体框架的内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轮沿第一方向的导向槽运动,可实现线缆盘的快速提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装置,还包括卷筒,设于主体框架上,驱动装置驱动卷筒转动以带动绳索运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筒设于主体框架上,防止跨运装置在运动过程中刮碰到旁边物体,驱动装置驱动卷筒转动以带动绳索运动,绳索依次连接驱动装置、固定架以及夹抱臂中的第一固定点,从而带动夹抱臂的运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装置,主体框架的高度设置为使得固定架的最大提升高度大于等于线缆盘直径的两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跨运装置将线缆盘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在搬运线缆盘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从其他线缆盘上方通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装置,行走机构为AGV,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的自动导引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跨运装置为自动搬运跨运装置,可以自动行驶至指定搬运点。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装置,第一固定点位于夹抱臂上下壁之间,固定架内部设有两个第二固定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点位于夹抱臂上下壁之间,可对夹抱臂内的绳索实现有效导向,第二固定点设于固定架内部,可对固定架内的绳索实现有效导向,进一步加强了绳索的导向作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装置,固定架两端的内部设有限位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可限定夹抱臂的运动,防止因夹抱臂夹抱过度而不能有效地夹抱线缆盘。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装置,夹抱机构能够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工作状态时,夹抱臂与固定架平行;在第二工作状态时,卷筒转动以带动绳索运动,夹抱臂与固定架垂直,夹抱臂与限位块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抱机构能够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夹抱臂与固定架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第二工作状态时实现对线缆盘的夹抱。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装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之后,卷筒进一步转动带动绳索运动,夹抱机构沿第一方向运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工作状态实现对线缆盘的夹抱之后,卷筒进一步转动带动绳索运动,夹抱机构沿第一方向运动,实现对线缆盘的提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装置,线缆盘的直径为R,在第二工作状态时两个夹抱臂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两个夹抱臂之间的连线与其中一个夹抱臂到线缆盘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α,满足公式L=2Rcosα,α:50~6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满足公式L=2Rcosα,α:50~60°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夹抱机构夹抱线缆盘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跨运方法,用于跨运线缆盘,包括:利用上述跨运装置,沿第二方向夹抱线缆盘;沿第一方向提升线缆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搬运任意一个线缆盘出库,不需要地面人员配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方法,沿第二方向夹抱线缆盘,包括:驱动卷筒拉紧绳索,每对夹抱臂沿第二方向夹抱线缆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筒拉紧绳索,使得夹抱臂沿第二方向运动夹抱线缆盘。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方法,沿第一方向提升线缆盘,包括:卷筒继续拉紧绳索,夹抱机构沿第一方向提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筒进一步拉紧绳索,夹抱机构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即每对夹抱臂由平行状态切换至垂直状态,直到夹抱臂与限位块接触,绳索进一步被拉紧,夹抱机构沿第二方向提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方法,在沿第一方向提升线缆盘之后,包括:行走机构自动运行到线缆盘的存放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沿第一方向提升线缆盘之后,行走机构可自动运行到线缆盘的存放位置,不需要地面人员配合、安全高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跨运方法,在行走机构自动运行到线缆盘的存放位置之后,包括:卷筒释放绳索,使线缆盘下放至存放位置,且夹抱臂与线缆盘分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行走机构自动运行到线缆盘的存放位置之后,卷筒释放绳索,使夹抱线缆盘的夹抱机构沿第一方向下方至存放位置,绳索无拉力时,拉簧将夹抱臂收回,夹抱臂与线缆盘分开,夹抱机构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每对夹抱臂与与其连接的固定架平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跨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夹抱机构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夹抱机构的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夹抱机构的示意图三;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夹抱臂与线缆盘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运装置,用于跨运线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带有行走机构的主体框架;/n驱动装置,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n夹抱机构,所述夹抱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底端内侧,成对且相面对设置,每个所述夹抱机构包括固定架和成对设置且一端枢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夹抱臂,每个所述夹抱臂在其内侧设有第一固定点,所述固定架与所述主体框架之间设有使所述固定架沿第一方向运动的导向机构;以及/n绳索,所述绳索依次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架及所述第一固定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运装置,用于跨运线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有行走机构的主体框架;
驱动装置,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
夹抱机构,所述夹抱机构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底端内侧,成对且相面对设置,每个所述夹抱机构包括固定架和成对设置且一端枢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夹抱臂,每个所述夹抱臂在其内侧设有第一固定点,所述固定架与所述主体框架之间设有使所述固定架沿第一方向运动的导向机构;以及
绳索,所述绳索依次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架及所述第一固定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每个所述夹抱臂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拉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和沿所述导向槽运动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设于所述固定架的两端,所述导向槽设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卷筒,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卷筒转动以带动所述绳索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的高度设置为使得所述固定架的最大提升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线缆盘直径的两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江韩艳伟许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