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中土地供应也日趋紧张,所以高层建筑也大量出现,电梯也随之得到大量普及。随着电梯的普及,其各方面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例如:现有的电梯轿厢内部没有给腿脚不便的这类乘客提供乘坐的座椅,设计不够人性化;轿厢内也没有相应的应急缓冲防护装置,以应对电梯的故障下坠,从而减少乘客所受到的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更人性化的、方便乘客乘坐的、安全防护更周到的电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包括轿厢系统;上述轿厢系统包括一个轿厢本体,上述轿厢本体呈长方体形;三个具有减振和缓冲功能的减振座椅,三个上述减振座椅分别设置在轿厢本体的三个侧面内壁上,且每个上述减振座椅都设置在相应侧面内壁的中部;六个具有减振和缓冲功能的减振扶手,六个上述减振扶手都竖直地设置在轿厢本体的内部,并沿轿厢本体的三个侧面内壁依次分布,且每个侧面内壁的边上都分布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减振扶手,且这两个上述减振扶手分别位于相应减振座椅的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包括轿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系统包括/n一个轿厢本体(1),所述轿厢本体(1)呈长方体形;/n三个具有减振和缓冲功能的减振座椅,三个所述减振座椅分别设置在轿厢本体(1)的三个侧面内壁上,且每个所述减振座椅都设置在相应侧面内壁的中部;/n六个具有减振和缓冲功能的减振扶手,六个所述减振扶手都竖直地设置在轿厢本体(1)的内部,并沿轿厢本体(1)的三个侧面内壁依次分布,且每个侧面内壁的边上都分布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减振扶手,且这两个所述减振扶手分别位于相应减振座椅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包括轿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系统包括
一个轿厢本体(1),所述轿厢本体(1)呈长方体形;
三个具有减振和缓冲功能的减振座椅,三个所述减振座椅分别设置在轿厢本体(1)的三个侧面内壁上,且每个所述减振座椅都设置在相应侧面内壁的中部;
六个具有减振和缓冲功能的减振扶手,六个所述减振扶手都竖直地设置在轿厢本体(1)的内部,并沿轿厢本体(1)的三个侧面内壁依次分布,且每个侧面内壁的边上都分布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减振扶手,且这两个所述减振扶手分别位于相应减振座椅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减振扶手包括
两个扶手座(2),两个所述扶手座(2)分别对称地设置在轿厢本体(1)的上端和下端,且同轴设置;
一个扶手杆(3),所述扶手杆(3)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这两个所述扶手座(2);
两个扶手减振弹簧(4),两个所述扶手减振弹簧(4)都位于扶手杆(3)的内部,并分别设置在扶手杆(3)的上下两端,且分别与相应的扶手座(2)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每个侧面内壁上都设有一个减振腔(5);每个所述减振座椅都包括
若干滑柱(6),所述滑柱(6)竖直地设置在相应侧面内壁的减振腔(5)内,每个所述滑柱(6)上都设有一个座椅减振弹簧(6a);
一个滑块(7),所述滑块(7)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若干滑柱(6)上,且其一端伸出减振腔(5),所述座椅减振弹簧(6a)位于所述滑块(7)的下方;
一个椅座(7a),所述椅座(7a)可竖直翻转地铰接在滑块(7)的伸出端,且当所述椅座(7a)向下翻转至水平位置时,其固定端顶靠到滑块(7)上,无法继续向下翻转,所述椅座(7a)与滑块(7)的铰接处设有用于使椅座(7a)自动翻转复位的扭力弹簧(7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该轿厢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轿厢本体(1)顶部的、方便被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