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476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绕线设备领域,针对线缆质量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绕线盘,绕线盘包括上盘与下盘,上盘与下盘留有间距以形成夹层空间,下盘转动连接有转动件,下盘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下盘设有若干个限向件,所述滑动杆位于限向件内滑动,滑动杆与转动件抵紧,滑动杆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下盘圆周上形成交点,下盘经过交点的切线与滑动杆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所形成的锐角为60°,滑动杆可拆卸连接有润滑层;由于转动件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带动多根滑动杆沿着限向件滑动,使得润滑层从夹层空间内伸出夹层空间外,使得线缆可接触润滑层,减少了线缆与圆盘的接触,使得线缆的质量较好。

A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winding post outgo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
本技术涉及绕线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绕线柱用来缠绕金属丝或钢丝绳等使用的一种工具,绕线柱常常由绕线轴两端焊接金属圆盘而成,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将线缆缠绕在绕线柱上,当线缆需要加工时,需要将线缆从绕线柱上一圈一圈解开缠绕,但是线缆在解开缠绕时,常常会接触到绕线柱上的圆盘,使得线缆与圆盘发生摩擦,进而使得线缆的质量较差,因此,还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具有线缆质量较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包括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上盘与下盘,所述上盘与下盘留有间距以形成夹层空间,所述下盘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下盘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所述下盘设有若干个限向件,所述滑动杆位于限向件内滑动,所述滑动杆与转动件抵紧,所述滑动杆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下盘圆周上形成交点,所述下盘经过交点的切线与滑动杆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所形成的锐角为60°,所述滑动杆远离转动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润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件顺时针转动时,通过若干滑动杆与转动件抵紧,由于转动件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同时带动多根滑动杆沿着限向件滑动,使得润滑层从夹层空间内伸出夹层空间外,使得线缆可接触润滑层,由于润滑层有润滑作用,减少了线缆与润滑层的摩擦,减少了线缆与圆盘的接触,减少线缆被磨损导致线缆质量较差的情况,保证了线缆的质量,使得线缆的质量较好;>通过转动件逆时针转动,使得转动件转动产生的摩擦力带动滑动杆朝向转动件移动,使得润滑层从夹层空间外收进夹层空间内,进而使得润滑层可储存在夹层空间内,使得绕线柱在运输过程中,润滑层不与外界的物体摩擦,减少润滑层的磨损,延长润滑层的使用寿命;通过转动件的顺时针转动与逆时针转动,使得润滑层可伸出与收进夹层空间,方便切换使用状态与运输状态,适应较广;通过上盘与下盘留有间距以形成夹层空间,使得润滑层有空间储放;通过滑动杆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下盘圆周上形成交点,下盘经过交点的切线与滑动杆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所形成的锐角为60°,使得转动件推动多根滑动杆滑动受力较为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向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下盘的主固定环与次固定环,主固定环与次固定环留有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向件包括主固定环与次固定环且主固定环与次固定环留有间距,使得滑动杆位于固定环内较为稳定,进而使得不易脱离转动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件包括弹性轮,所述滑动杆与弹性轮的外侧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件包括弹性轮,使得弹性轮的外侧与滑动杆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较大,使得弹性轮较好的推动滑动杆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远离弹性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弧板,所述圆弧板的弧面朝向弹性轮方向凹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杆远离弹性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弧板,且圆弧板的弧面朝向弹性轮方向凹陷,增加了润滑层与圆弧板的接触面积,当弹性轮顺时针转动推动多根滑动杆伸出时,使得润滑层外周呈圆弧状,减少润滑层产生凹陷处,进而使得线缆较好接触到润滑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滑层包裹于圆弧板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绕线柱在使用时,通过润滑层包裹于圆弧板的外侧,减少线缆与圆弧板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线缆与润滑层接触面积,有效保护线缆,使得线缆的质量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盘远离上盘的板面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主尼龙丝,所述主尼龙丝伸出下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尼龙丝均匀分布于下盘的板面上且伸出下盘,使得绕线柱上的线缆在解开缠绕时,减少线缆与下盘边缘的接触面积,减少线缆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远离弹性轮的侧面上设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位于限向件与润滑层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轮逆时针转动带动滑动杆滑动时,通过限制块位于限向件与润滑层,使得限制块限制多根滑动杆在运动的过程中相撞,保证了滑动杆的正常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上远离弹性轮的侧面上设有脱离块,所述脱离块位于滑动杆远离限向件且远离润滑层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轮顺时针转动带动滑动杆滑动时,通过脱离块位于滑动杆远离限向件且远离润滑层的一端,使得滑动杆不易脱离限向件,减少了滑动杆掉出下盘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轮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上盘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轮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与把手固定连接,转动把手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弹性轮转动,使得转动弹性轮较为方便,操作较为简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若干滑动杆与转动件抵紧,由于转动件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带动多根滑动杆沿着限向件滑动,使得润滑层从夹层空间内伸出夹层空间外,使得线缆可接触润滑层,减少了线缆与润滑层的摩擦,减少了线缆与圆盘的接触,使得线缆的质量较好;2.通过转动件的顺时针转动与逆时针转动,使得润滑层可伸出与收进夹层空间,方便切换使用状态与运输状态,适应较广;3.通过主尼龙丝均匀分布于下盘的板面上且伸出下盘,使得绕线柱上的线缆在解开缠绕时,减少线缆与下盘边缘的接触面积,减少线缆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使用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运输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使用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运输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绕线柱本体;2、绕线盘;21、上盘;22、下盘;23、顶盘;24、底盘;3、夹层空间;4、转动件;41、弹性轮;42、转轴;43、把手;44、螺纹杆;45、螺纹孔;5、滑动杆;51、脱离块;52、限制块;53、圆弧板;54、销钉;6、润滑层;7、限向件;71、主固定环;72、次固定环;73、固定板;74、盖板;8、主尼龙丝;9、次尼龙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参照图1以及图3,包括绕线柱本体1以及与绕线柱本体1一端固定连接的绕线盘2,绕线柱本体1呈圆柱状,绕线盘2包括呈圆环状的上盘21与下盘22,上盘21与下盘22留有间距以形成夹层空间3,下盘22转动连接有转动件4,下盘22滑动连接有六根均匀分布呈长方体状的滑动杆5,滑动杆5朝向夹层空间3外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润滑层6,滑动杆5远离润滑层6的侧面与转动件4抵紧。参照图3以及图4,转动件4包括弹性轮41,弹性轮41的外侧与滑动杆5远离润滑层6的侧面抵紧,下盘22中心转动连接有转轴42,弹性轮41套在转轴42上且弹性轮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其特征是:包括绕线盘(2),所述绕线盘(2)包括上盘(21)与下盘(22),所述上盘(21)与下盘(22)留有间距以形成夹层空间(3),所述下盘(22)转动连接有转动件(4),所述下盘(22)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5),所述下盘(22)设有若干个限向件(7),所述滑动杆(5)位于限向件(7)内滑动,所述滑动杆(5)与转动件(4)抵紧,所述滑动杆(5)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下盘(22)圆周上形成交点,所述下盘(22)经过交点的切线与滑动杆(5)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所形成的锐角为60°,所述滑动杆(5)远离转动件(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润滑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其特征是:包括绕线盘(2),所述绕线盘(2)包括上盘(21)与下盘(22),所述上盘(21)与下盘(22)留有间距以形成夹层空间(3),所述下盘(22)转动连接有转动件(4),所述下盘(22)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5),所述下盘(22)设有若干个限向件(7),所述滑动杆(5)位于限向件(7)内滑动,所述滑动杆(5)与转动件(4)抵紧,所述滑动杆(5)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下盘(22)圆周上形成交点,所述下盘(22)经过交点的切线与滑动杆(5)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所形成的锐角为60°,所述滑动杆(5)远离转动件(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润滑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限向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下盘(22)的主固定环(71)与次固定环(72),主固定环(71)与次固定环(72)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转动件(4)包括弹性轮(41),所述滑动杆(5)与弹性轮(41)的外侧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滑动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强安线缆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