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476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绕线设备领域,针对线缆质量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绕线盘,绕线盘包括上盘与下盘,上盘与下盘留有间距以形成夹层空间,下盘转动连接有转动件,下盘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下盘设有若干个限向件,所述滑动杆位于限向件内滑动,滑动杆与转动件抵紧,滑动杆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下盘圆周上形成交点,下盘经过交点的切线与滑动杆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所形成的锐角为60°,滑动杆可拆卸连接有润滑层;由于转动件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带动多根滑动杆沿着限向件滑动,使得润滑层从夹层空间内伸出夹层空间外,使得线缆可接触润滑层,减少了线缆与圆盘的接触,使得线缆的质量较好。

A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winding post outgo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
本技术涉及绕线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绕线柱用来缠绕金属丝或钢丝绳等使用的一种工具,绕线柱常常由绕线轴两端焊接金属圆盘而成,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将线缆缠绕在绕线柱上,当线缆需要加工时,需要将线缆从绕线柱上一圈一圈解开缠绕,但是线缆在解开缠绕时,常常会接触到绕线柱上的圆盘,使得线缆与圆盘发生摩擦,进而使得线缆的质量较差,因此,还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具有线缆质量较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包括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上盘与下盘,所述上盘与下盘留有间距以形成夹层空间,所述下盘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下盘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所述下盘设有若干个限向件,所述滑动杆位于限向件内滑动,所述滑动杆与转动件抵紧,所述滑动杆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下盘圆周上形成交点,所述下盘经过交点的切线与滑动杆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所形成的锐角为60°,所述滑动杆远离转动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其特征是:包括绕线盘(2),所述绕线盘(2)包括上盘(21)与下盘(22),所述上盘(21)与下盘(22)留有间距以形成夹层空间(3),所述下盘(22)转动连接有转动件(4),所述下盘(22)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5),所述下盘(22)设有若干个限向件(7),所述滑动杆(5)位于限向件(7)内滑动,所述滑动杆(5)与转动件(4)抵紧,所述滑动杆(5)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下盘(22)圆周上形成交点,所述下盘(22)经过交点的切线与滑动杆(5)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所形成的锐角为60°,所述滑动杆(5)远离转动件(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润滑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其特征是:包括绕线盘(2),所述绕线盘(2)包括上盘(21)与下盘(22),所述上盘(21)与下盘(22)留有间距以形成夹层空间(3),所述下盘(22)转动连接有转动件(4),所述下盘(22)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5),所述下盘(22)设有若干个限向件(7),所述滑动杆(5)位于限向件(7)内滑动,所述滑动杆(5)与转动件(4)抵紧,所述滑动杆(5)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下盘(22)圆周上形成交点,所述下盘(22)经过交点的切线与滑动杆(5)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所形成的锐角为60°,所述滑动杆(5)远离转动件(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润滑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限向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下盘(22)的主固定环(71)与次固定环(72),主固定环(71)与次固定环(72)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转动件(4)包括弹性轮(41),所述滑动杆(5)与弹性轮(41)的外侧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绕线柱出线防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滑动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强安线缆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