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货物摆放结构,包括第一架板和承载板,所述第一架板的底部在靠近四个外角处安装有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所述第一架板为长方体,所述第一架板的上端表面安装有与第一架板大小相匹配的半封闭型框架,所述框架朝向第一架板正面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框架的两侧外部均设置有推把,所述第一架板的上端表面纵向设置有两道滑轨,所述承载板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滑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架板的上端在承载板的两侧,且靠近第一架板的四个外角处安装有第一伸缩支撑柱,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柱的伸缩端处连接安装有第二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货物进行多层摆放以及货物的取出工作,同时对货物的保护效果好,摆放稳定性高。
A cargo plac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物摆放结构
本技术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货物摆放结构。
技术介绍
物流机械设备是现代化企业的主要作业工具之一,是合理组织批量生产和机械化流水作业的基础,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物流设备又是组织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体现着企业的物流能力大小,在货物卸货完成后,且在进行货物的特殊条件存储工作之前,需要对货物进行临时摆放,然后再转运至目标存储区域,进行存储。但是,现有的临时货物摆放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在货物体积较小,但是数量较多时,不便于对货物进行多层摆放,且转运后不便于货物的取出工作。2、在摆放以及转运工作时,对货物的保护效果较差,稳定性差,容易导致货物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物摆放结构,以解决传统的货物摆放结构在货物体积较小,但是数量较多时,不便于对货物进行多层摆放,且转运后不便于货物的取出工作,同时在摆放以及转运工作时,对货物的保护效果较差,稳定性差,容易导致货物损坏,造成不必要损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货物摆放结构,包括第一架板和承载板,所述第一架板的底部在靠近四个外角处安装有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所述第一架板为长方体,所述第一架板的上端表面安装有与第一架板大小相匹配的半封闭型框架,所述框架朝向第一架板正面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框架的两侧外部均设置有推把,所述第一架板的上端表面纵向设置有两道滑轨,所述承载板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滑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架板的上端在承载板的两侧,且靠近第一架板的四个外角处安装有第一伸缩支撑柱,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柱的伸缩端处连接安装有第二架板,所述第二架板小于第一架板,所述第二架板的上端表面同样纵向设置有两道滑轨,且同样安装有承载板,所述第二架板的上端在承载板的两侧,且靠近第二架板的四个外角处安装有第二伸缩支撑柱,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柱的伸缩端处安装有盖板,所述框架一侧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框架在远离其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控制器、第一伸缩支撑柱、第二伸缩支撑柱以及蓄电池之间均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长度与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一致,且承载板底部与滑轨连接的连接件均为铁质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上方的承载板在朝向框体开口的一侧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拉手。优选的,所述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在朝向框体开口的一侧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卡杆。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上端表面以及盖板的下端表面均设置有大小一致的柔软垫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货物摆放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架板、第二架板,且在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上均开设有滑轨,通过滑轨安装有承载板,使得可以通过拉手拉出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上的承载板,大大方便了在货物体积较小,但数量较多时的层摆放工作,且在转运后,便于货物的取出工作。(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伸缩支撑柱和第二伸缩支撑柱,以及安装于第二伸缩支撑柱上的盖板,且在承载板上端表面、第二架板下端表面和盖板的下端表面均设置有柔软垫层,使得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伸缩支撑柱和第二伸缩支撑柱进行伸缩,从而带动第二架板和盖板进行下移,继而使得第二架板下端表面和盖板的下端表面所设置的柔软垫层可以对货物进行固定以及保护作用,从而避免了货物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架板俯视图。图中:1、第一架板;2、承载板;3、万向轮;4、框架;5、推把;6、滑轨;7、第一伸缩支撑柱;8、第二架板;9、第二伸缩支撑柱;10、盖板;11、控制器;12、拉手;13、卡杆;14、柔软垫层;15、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货物摆放结构,包括第一架板1和承载板2,所述第一架板1的底部在靠近四个外角处安装有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3,所述第一架板1为长方体,所述第一架板1的上端表面安装有与第一架板1大小相匹配的半封闭型框架4,所述框架4朝向第一架板1正面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框架4的两侧外部均设置有推把5,所述第一架板1的上端表面纵向设置有两道滑轨6,所述承载板2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滑轨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架板1的上端在承载板2的两侧,且靠近第一架板1的四个外角处安装有第一伸缩支撑柱7,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柱7的伸缩端处连接安装有第二架板8,所述第二架板8小于第一架板1,所述第二架板8的上端表面同样纵向设置有两道滑轨6,且同样安装有承载板2,所述第二架板8的上端在承载板2的两侧,且靠近第二架板8的四个外角处安装有第二伸缩支撑柱9,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柱9的伸缩端处安装有盖板10,所述框架4一侧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11,所述框架4在远离其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15,所述控制器11、第一伸缩支撑柱7、第二伸缩支撑柱9以及蓄电池15之间均为电性连接。所述承载板2的长度与第一架板1和第二架板8一致,且承载板2底部与滑轨6连接的连接件均为铁质材料制成,使得可以摆放下较多的货物,铁质材料延长了承载板2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架板1和第二架板8上方的承载板2在朝向框体开口的一侧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拉手12,便于将承载板2拉出以及推回框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架板1和第二架板8在朝向框体开口的一侧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卡杆13,使得可以通过卡杆13对位于框体内部的承载板2进行限位,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地面不平整导致承载板2滑出至框体的外部;所述承载板2的上端表面以及盖板10的下端表面均设置有大小一致的柔软垫层14,在对货物进行固定时,通过柔软垫层14的缓冲,避免了对货物造成损坏。工作原理:在进行货物的临时摆放工作时,人工通过拉手12拉出承载板2,通过控制器11控制第一伸缩支撑柱7和第二伸缩支撑柱9进行伸长,从而带动第二架板8和盖板10进行上移,增加了承载板2的上方摆放空间,再将货物有序的摆放至承载板2上端表面的柔软垫层14上,当第一架板1上的承载板2摆满货物之后,通过拉手12将承载板2推回至框体的内部,然后再对第二架板8上的承载板2进行摆放,同理摆放完成后,将第二架板8上的承载板2也推回至框体的内部,此时通过旋转卡杆13,对第一架板1和第二架板8上的承载板2进行限位,避免滑出至框体的外部,再通过控制器11控制第一伸缩支撑柱7和第二伸缩支撑柱9进行收缩,继而带动第二架板8和盖板10进行下移,直至第二架板8和盖板10底部的柔软垫层14与货物上端表面接触,即可起到对货物进行固定同时保护的作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物摆放结构,包括第一架板(1)和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板(1)的底部在靠近四个外角处安装有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3),所述第一架板(1)为长方体,所述第一架板(1)的上端表面安装有与第一架板(1)大小相匹配的半封闭型框架(4),所述框架(4)朝向第一架板(1)正面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框架(4)的两侧外部均设置有推把(5),所述第一架板(1)的上端表面纵向设置有两道滑轨(6),所述承载板(2)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滑轨(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架板(1)的上端在承载板(2)的两侧,且靠近第一架板(1)的四个外角处安装有第一伸缩支撑柱(7),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柱(7)的伸缩端处连接安装有第二架板(8),所述第二架板(8)小于第一架板(1),所述第二架板(8)的上端表面同样纵向设置有两道滑轨(6),且同样安装有承载板(2),所述第二架板(8)的上端在承载板(2)的两侧,且靠近第二架板(8)的四个外角处安装有第二伸缩支撑柱(9),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柱(9)的伸缩端处安装有盖板(10),所述框架(4)一侧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11),所述框架(4)在远离其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15),所述控制器(11)、第一伸缩支撑柱(7)、第二伸缩支撑柱(9)以及蓄电池(15)之间均为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物摆放结构,包括第一架板(1)和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板(1)的底部在靠近四个外角处安装有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3),所述第一架板(1)为长方体,所述第一架板(1)的上端表面安装有与第一架板(1)大小相匹配的半封闭型框架(4),所述框架(4)朝向第一架板(1)正面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框架(4)的两侧外部均设置有推把(5),所述第一架板(1)的上端表面纵向设置有两道滑轨(6),所述承载板(2)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滑轨(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架板(1)的上端在承载板(2)的两侧,且靠近第一架板(1)的四个外角处安装有第一伸缩支撑柱(7),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柱(7)的伸缩端处连接安装有第二架板(8),所述第二架板(8)小于第一架板(1),所述第二架板(8)的上端表面同样纵向设置有两道滑轨(6),且同样安装有承载板(2),所述第二架板(8)的上端在承载板(2)的两侧,且靠近第二架板(8)的四个外角处安装有第二伸缩支撑柱(9),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柱(9)的伸缩端处安装有盖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翔,沈军,许慧刚,汤辉,
申请(专利权)人:灏云张家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