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345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目的是解决现有柔性包装袋不易进行负压灌装和饮取,以及饮用后固体物残留较多的技术问题。该包装袋袋体底部设有灌装流道和压条,压条中设有与袋体连通的、并与其前端活动密封的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袋体封边处增设的压条和活动密闭的气道,简化了负压灌装操作,并能够快速解除袋内负压,以便饮用。同时,通过袋体侧向横截面的三角形结构,以及翻转袋体的饮用方式,配合封盖处的结构,即可实现多种饮用方式,并有效减少了饮用后袋体内部物料残留。

A packaging bag for instant mash drin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
技术介绍
醪糟又称酒酿、甜酒、酸酒等,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我国的一种普及较广的传统小吃。现有醪糟产品均为发酵后直接封装所得,产物浓度较高,不适宜直接食用。对于醪糟生产企业,近年来由于人力成本的急速增长,传统产品利润已极为微薄,产品升级已在所难免。为迎合目前快节奏生活所产生的速食文化,申请人根据现有产品特性,研制了多种即食醪糟饮品。为提高饮品风味口感,该即食醪糟饮品灭菌采用冷处理使菌体休眠的方式代替传统热处理杀菌,并采用负压灌装技术,以减少成品包装内氧气含量,延长保鲜期。处于外观和成本考虑,须采用柔性材质作为产品包装。但由于即食醪糟饮品为固液混合体系,且固体物含量较高。若采用现有包装袋进行封装,一方面其负压灌装操作困难;另一方面,封装后,袋体内容物不易饮取,且饮用后固体物残留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解决了现有柔性包装袋不易进行负压灌装和饮取,以及饮用后固体物残留较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包括袋体,袋体顶部设有出料嘴,出料嘴处设有活动密封的封盖。该包装袋还包括:灌装流道,固定设置于袋体底部、并与袋体内部连通;压条,活动固定于袋体底部;气道,设置于压条内,末端与袋体相连通;密封盖,与气道前端活动密封连接。进一步地,袋体包括:>两组端片,前后对称设置、顶部两侧相互密封固定,顶部中央与出料嘴连通固定;两组侧片,左右对称设置,均分别与两组端片密封固定;一组底片,四边分别与端片、侧片密封固定。进一步地,侧片为三角形。进一步地,压条固定于底片与端片密封固定形成的封边处,气道末端嵌设固定于该封边中。进一步地,封边随压条在袋体底部上下翻折。进一步地,底片中央设有通孔,灌装流道底部固定于底片处、并与该通孔连通。进一步地,灌装流道与袋体采用相同材质、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封盖包括:盖体,旋转密封于出料嘴顶部;管孔,开设于盖体中央;伸缩吸管,底部与管孔连通、并固定于盖体处,顶部敞口处活动密封;付盖,与盖体活动连接、活动密封罩设于管孔和伸缩吸管外侧。进一步地,盖体上表面设有环形卡槽,付盖底部与环形卡槽活动密封连接。本技术通过在袋体封边处增设的压条和活动密闭的气道,简化了负压灌装操作,并能够快速解除袋内负压,以便饮用。同时,通过袋体侧向横截面的三角形结构,以及翻转袋体的饮用方式,配合封盖处的结构,即可实现多种饮用方式,并有效减少了饮用后袋体内部物料残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申请一实施例中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申请一实施例中压条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申请一实施例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袋体,10.封边,11.端片,12.侧片,13.底片,14.通孔,2.出料嘴,3.封盖,31.盖体,32.管孔,33.伸缩吸管,34.付盖,35.环形卡槽,4.灌装流道,5.压条,6.气道,7.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申请实施例。此外,本技术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所示,本技术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包括袋体1,袋体1顶部设有出料嘴2,出料嘴2处设有活动密封的封盖3。将醪糟饮品被灌装于袋体1中,开启封盖3,即可自出料嘴2处将饮品倒出或啜饮。除此之外,该包装袋还包括:灌装流道4,固定设置于袋体1底部、并与袋体1内部连通。灌装流道4与袋体1采用相同材质、一体成型。灌装流道4用于灌装时向袋体1中导流物料,完成灌装后,可采用热密封等方式将灌装流道4封闭、去除。如图1和图3所示,压条5,活动固定于袋体1底部。气道6,设置于压条5内,末端与袋体1相连通。压条5一方面作为气道6的固定支撑主体,保持气道6的定位;另一方面,压条5还可作为真空灌注时包装袋的夹持固定位点,因此压条5宜采用兼具硬度和一定弹性的材质。密封盖7,与气道6前端活动密封连接。根据灌装和饮用情况,通过密封盖7控制气道6与外部的连通情况。如图2所示,袋体1包括:两组端片11,前后对称设置、顶部两侧相互密封固定,顶部中央与出料嘴2连通固定。端片11限定了包装袋的长度和高度。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包括袋体,袋体顶部设有出料嘴,出料嘴处设有活动密封的封盖,其特征在于,该包装袋还包括:/n灌装流道,固定设置于袋体底部、并与袋体内部连通;/n压条,活动固定于袋体底部;/n气道,设置于压条内,末端与袋体相连通;/n密封盖,与气道前端活动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食醪糟饮品包装袋,包括袋体,袋体顶部设有出料嘴,出料嘴处设有活动密封的封盖,其特征在于,该包装袋还包括:
灌装流道,固定设置于袋体底部、并与袋体内部连通;
压条,活动固定于袋体底部;
气道,设置于压条内,末端与袋体相连通;
密封盖,与气道前端活动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袋体包括:
两组端片,前后对称设置、顶部两侧相互密封固定,顶部中央与出料嘴连通固定;
两组侧片,左右对称设置,均分别与两组端片密封固定;
一组底片,四边分别与端片、侧片密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侧片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压条固定于底片与端片密封固定形成的封边处,气道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斌唐本栋邓章菊王存寿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