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自动破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7304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自动破袋系统,包括第一输送带、进料料斗、鞭打模块、第二输送带、滚筒筛模块、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本申请方案的创新点在于将上述部件有机组合形成一条完整流水线,同时适应性优化部分部件。此系统在运行时,用户可以直接将装有厨余垃圾的塑料袋直接丢至第一输送带,包裹厨余垃圾的塑料袋在鞭打模块被撕开,此时厨余垃圾和塑料袋混在一起,然后滚筒筛模块将两者分离,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分别将塑料袋和厨余垃圾输送到塑料袋回收桶和袋内垃圾回收桶。该系统使用方便,最大程度地保持用户倒垃圾的习惯,从而大大提高倒垃圾的效率。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垃圾处理领域。

An automatic bag breaking system for kitchen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自动破袋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自动破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进一步追求,保护环境也逐渐成为生活的习惯,其中就涉及分类回收垃圾的好习惯。用户在收集垃圾的时候都习惯用塑料袋将垃圾收集起来,如果塑料袋装的是厨余垃圾,那么厨余垃圾属于湿垃圾,塑料袋属于干垃圾,用户在小区的垃圾站倒垃圾时必须先将垃圾倾倒于袋内垃圾回收桶,再将塑料袋丢到塑料袋回收桶。问题也随之产生,厨余垃圾由于堆积发酵发臭会产生大量难闻的气体,在倾倒垃圾出塑料袋的过程中,厨余垃圾散开散发出臭气严重破坏用户倒垃圾的体验。此外,由于每个用户都需要完成从塑料袋倾倒垃圾的操作,再结合上述臭气熏天的情况,一个用户倒垃圾的时间很久,如果小区的垃圾站不多,非常容易出现一堆人拎着垃圾等待的情况。针对上述倒垃圾不方便和效率低的问题,我司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垃圾分类效率的厨余垃圾自动破袋系统。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厨余垃圾自动破袋系统,包括第一输送带;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余垃圾自动破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输送带;/n进料料斗,所述进料料斗的入口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出口;/n鞭打模块,所述鞭打模块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若干软鞭,在转轴旋转时若干软鞭的运动路径位于进料料斗的出口的下方;/n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鞭打模块的下方,接收鞭打模块的排出物;/n滚筒筛模块,所述滚筒筛模块包括倾斜的筒体和驱动筒体旋转的动力机构,所述筒体的侧壁设有若干穿孔,筒体的较高端与第二输送带的出口连接,筒体的较低端和侧壁下方分别形成塑料出口和厨余垃圾出口;/n第三输送带,位于塑料出口的下方;/n第四输送带,位于厨余垃圾出口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自动破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带;
进料料斗,所述进料料斗的入口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出口;
鞭打模块,所述鞭打模块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若干软鞭,在转轴旋转时若干软鞭的运动路径位于进料料斗的出口的下方;
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鞭打模块的下方,接收鞭打模块的排出物;
滚筒筛模块,所述滚筒筛模块包括倾斜的筒体和驱动筒体旋转的动力机构,所述筒体的侧壁设有若干穿孔,筒体的较高端与第二输送带的出口连接,筒体的较低端和侧壁下方分别形成塑料出口和厨余垃圾出口;
第三输送带,位于塑料出口的下方;
第四输送带,位于厨余垃圾出口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自动破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筒体与第四输送带之间的集料模块,所述集料模块的入口位于筒体的侧壁下方,所述集料模块的出口位于第四输送带的上方,所述集料模块的出口小于集料模块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垃圾自动破袋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向夷张国廷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鲁刚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