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毅专利>正文

激光辐照多功能光伏风电动力飞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69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辐照多功能光伏风电动力飞艇。包括艇皮、艇架、后艇囊、后起落架、安定面、后艇架、失量架、电机、蜗扇、舵面、太阳板、控制翼、前气囊、头罩、陀罗仪、射频器、仪器座、仰角仪、起落架、铆钉、航行仪、变速器、推进器、烟火器、航拍器、近激光器、远激光器、地形仪、吊舱、色谱泵、电容矩阵、锂电矩阵、电源、计算机、飞控器、驱动模块、失量控制器、艇翼控制器、无人机受能器、受能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飞艇仅能单一使用发动机、太阳能、燃料电池,滞空时程小、人工影响大、不能同时利用光风能为动力实现长久滞空与多用途巡航、不能为其它飞行器、地面装置提供动力及空空、空地能量无线传输,属于多用途、绿色能源飞行器。

Laser irradiated multifunctional photovoltaic wind power air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辐照多功能光伏风电动力飞艇
本技术属于轻型、节能、新能源自动巡航飞行器领域,用于长航程、长滞空时间、空-地、空-空无线能量传输、地震预测、滑坡预测、地面火灾报警、航拍及追踪等多功能中、低空无人驾驶自动巡航飞行器应用环境,也可用于各类救援堪查、通讯中继站、抗暴及军事用途飞艇飞行器,即一种激光辐照多功能光伏风电动力飞艇。
技术介绍
传统动力飞艇飞行器存在续航时间短、航程小、电能消耗大、功能少、不能充分利用空间资原,或仅能单一使用燃油发动机、太阳能、燃料电池,飞行、悬停滞空中时无光伏、风电自然能收集后实现能量近、远程空-空、空-地传输能力,不具有飞行轨迹和飞行姿态任意快速变换能力、不具有以任意姿态方位悬停能力。本技术解决了动力飞艇仅能单一使用发动机、太阳能、燃料电池,滞空时程小、飞行姿态难控制、人工影响大,不能同时利用光伏风电为动力实现长久滞空与多用途巡航、不能为其它飞行器、地面装置提供动力及空-空、空-地能量的无线传输等问题,属于多用途、绿色能源飞行器。实现了利用光伏、风电为续航储备、补充电能、实现长久滞空,能利用激光光束整形后通过辐照为低空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辐照多功能光伏风电动力飞艇,包括艇皮(1)、艇架(2)、后艇囊(3)、后起落架(4)、安定面(5)、后艇架(6)、失量架(7)、电机(8)、蜗扇(9)、舵面(10)、太阳板(11)、控制翼(12)、前气囊(13)、头罩(14)、陀罗仪(15)、射频器(16)、仪器座(17)、仰角仪(18)、起落架(19)、铆钉(20)、航行仪(100)、螺栓(101)、动环座(102)、导电动环I(103)、导电动环II(104)、导电定环I(105)、导电定环II(106)、定环座(107)、影像器套(108)、航行影像器(109)、数据记录仪(110)、安装座(120)、变速器(200)、编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辐照多功能光伏风电动力飞艇,包括艇皮(1)、艇架(2)、后艇囊(3)、后起落架(4)、安定面(5)、后艇架(6)、失量架(7)、电机(8)、蜗扇(9)、舵面(10)、太阳板(11)、控制翼(12)、前气囊(13)、头罩(14)、陀罗仪(15)、射频器(16)、仪器座(17)、仰角仪(18)、起落架(19)、铆钉(20)、航行仪(100)、螺栓(101)、动环座(102)、导电动环I(103)、导电动环II(104)、导电定环I(105)、导电定环II(106)、定环座(107)、影像器套(108)、航行影像器(109)、数据记录仪(110)、安装座(120)、变速器(200)、编码器(201)、变速电机(202)、纳米磁流变制动器(203)、螺栓II(204)、离合安装架(205)、导电盘座(206)、导电静盘(207)、向心轴承(208)、驱动轴(209)、螺钉(210)、失量器轴盖(211)、向心推力轴承(212)、失量器轴(213)、失量轴导电环(214)、失量轴锥齿轮(215)、滚珠(216)、密封圈(217)、辅助轴(218)、锥齿轮(219)、失量器连接轴(220)、失量推进器安装套(221)、导电动盘(222)、螺栓I(223)、碳纤罩(224)、螺栓组件(225)、树脂填充带(226)、导电环锥座(227)、推进器(300)、螺旋桨(301)、螺旋桨轴(302)、整流罩(303)、驱动电机(304)、径向螺杆组件(305)、烟火器(400)、火光感应器(401)地面烟雾感应器(402)、转动支架(403)、烟火器安装座(404)、航拍器(500)、高度传感器(501)、高清摄像头(502)、红外摄像头(503)、航拍支架(504)、近激光器(600)、飞行器射频识别器(601)、近程激光发射器(602)、近程目标定位器(603)、近激光旋转架(604)、近激光器安装座(605)、远激光器(700)、远程红外识别器(701)、远程激光发射器(702)、远程目标定位器(703)、远激光旋转架(704)、远激光器安装架(705)、地形仪(800)、地表高程扫描仪(801)、地表经纬扫描仪(802)、地表有限元分析仪(803)、地形仪支架(804)、吊舱(900)、碳纤舱框(901)、复合泡沫铝舱壁(902)、电器安装板(903)、螺栓组件I(904)、色谱泵(1100)、微型空气压缩机(1101)、氮气色谱柱分离器(1102)、前后气囊电磁阀(1103)、前后起落架充放气电磁阀(1104)、数字气压继电器(1105)、后气囊卡箍(1106)、气囊充放气电磁阀(1107)、氮气管(1108)、气囊卡箍(1109)、三通控制阀(1110)、电容矩阵(1200)、螺栓组件II(1201)、超级电容矩阵板(1202)、风能太阳能整流滤波器(1203)、锂电矩阵(1300)、电源(1400)、主电源控制板(1401)、计算机(1500)、无线传感接收器(1501)、飞行推进及发电模式控制模快(1502)、飞行姿态测控模快(1503)、射频及红外目标识别追踪模快(1504)、地形测量分析模快(1505)、烟雾火警监测模块(1506)、北斗导航及航程通讯模快(1507)、数据通讯接线端子(1508)、电源线端子I(1509)、飞控器(1600)、飞控数据通讯端子(1601)、电源端子II(1602)、驱动模块(1700)、飞控指令处理器(1701)、驱动指令处力器(1702)、驱动指令端子(1703)、分动电源(1704)、近程多目标激光驱动器块(1705)、失量推进及发电驱动块(1706)、远程激光驱动块(1707)、灾害监测及地面测量处理器(1708)、艇翼推进及发电转换驱动块(1709)、主驱动电源端子(1710)、失量推进电源端子(1711)、艇翼推进端子(1712)、失量控制器(1800)、失量驱动器电源端子(1801)、失量发电输入端(1802)、风电异步发电控制器(1803)、脉动风电输出端I(1804)、艇翼控制器(1900)、艇翼驱动电源端子(1901)、艇翼风电异步发电控制器(1902)、艇翼发电输入端子(1903)、脉动风电输出端子(1904)、无人机受能器(2100)、红外目标靶(2101)、RFID有源射频交互器(2102)、储电安装柱(2103)、无人飞形器(2104)、受能器(2200)、红外目标信号器(2201)、垂直变角球(2202)、旋转支架I(2203)、受能器基座(2204)、储能器(2205)、地面定位板(2206),艇皮(1)用环氧树脂完全包覆粘接在艇架(2)、后艇架(6)外表面及仪器座(17)内表面上,后艇架(6)与艇架(2)用螺栓组件(225)定位连接,艇皮(1)与碳纤罩(224)及后艇架(6)的间隙用树脂填充带(226)粘接密封,艇皮(1)与仪器座(17)艇架(2)头罩(14)接触面用铆钉(20)铆接前涂抹环氧树脂,陀罗仪(15)、射频器(16)、仰角仪(18)固定安装在仪器座(17)上,艇皮(1)和艇架(2)与吊舱(900)接触面用环氧树脂粘接后用螺栓组件I(904)紧固连接,艇皮(1)与后起落架(4)及起落架(19)使用环氧树脂粘接,艇皮(1)与安定面(5)通过环氧树脂粘结并缝制连接,艇皮(1)与舵面(10)通过环氧树脂粘结并缝制连接,艇皮(1)用环氧树脂完全包覆粘接在控制翼(12)上、控制翼(12)铆接在艇架(2)上、推进器(300)与控制翼(12)环氧树脂黏结后用径向螺杆组件(305)紧固,航行仪(100)上的安装座(120)与失量推进器安装套(221)通过螺栓(101)紧固,动环座(102)外圆柱面涂抹环氧树脂后过盈压装在辅助轴(218)左端孔口内,导电动环I(103)弹性滑动安装在动环座(102)左端面大环形槽内、导电动环II(104)弹性滑动安装在动环座(102)左端面小环形槽内、导电定环I(105)弹性滑动安装在定环座(107)右端面大环形槽内、导电定环II(106)弹性滑动安装在定环座(107)右端面小环形槽内、定环座(107)外圆柱面涂抹环氧树脂后过盈压装在安装座(120)右端孔口内,数据记录仪(110)螺纹连接在安装座(120)左端内孔台阶上,影像器套(108)右端外螺纹与安装座(120)左端内螺纹密封连接,航行影像器(109)右端外螺纹与影像器套(108)左端内螺纹密封连接,失量推进器安装套(221)右端面与碳纤罩(224)左端面接触面涂环氧树脂后用螺栓I(223)紧固密封连接,编码器(201)螺纹定位连接在变速电机(202)右端转轴上、变速电机(202)与纳米磁流变制动器(203)用螺栓连接、纳米磁流变制动器(203)左端面法兰盘与离合安装架(205)右端面用螺栓II(204)紧固连接、离合安装架(205)左端面与碳纤罩(224)和失量推进器安装套(221)用螺栓I(223)紧固密封连接、变速电机(202)与纳米磁流变制动器(203)左端输出轴用键与驱动轴(209)右端面内孔键槽连接、导电盘座(206)左端面凸出型面与失量推进器安装套(221)右端面凹槽型面弹性扣接定位、导电静盘(207)弹性安装在导电盘座(206)内孔环形槽内并与导电动盘(222)外圆柱面滑动接触、导电动盘(222)弹性安装在驱动轴(209)右端外圆柱面环形槽内、向心轴承(208)安装在驱动轴(209)圆柱面台阶处与失量推进器安装套(221)右侧内孔中、锥齿轮(219)过盈装配于驱动轴(209)左端台阶外圆上并与失量轴锥齿轮(215)在分度圆上啮合配合、导电环锥座(227)右端台阶外圆过盈配合在驱动轴(209)左端面内孔中、失量轴导电环(214)安装在失量器轴(213)和导电环锥座(227)对应的锥面环形槽中、下部失量轴锥齿轮(215)内孔过盈配合在失量器轴(213)上端面台阶外圆柱面、下部失量架(7)内孔过渡配合在失量器轴(213)外圆柱上通过螺钉(210)同时紧固定位失量器轴(213)和失量架、失量器连接轴(220)端台阶外圆安装在向心推力轴承(212)内孔中、向心推力轴承(212)外圈安装在失量器轴(213)下端面内孔中、失量器轴盖(211)外螺纹涂覆环氧树脂后与失量器轴(213)螺纹密封连接并对向心推力轴承(212)外圈端面限位、滚珠(216)安放在失量架(7)与失量推进器安装套(221)之间的滚道上、密封圈(217)安装在失量架(7)与失量推进器安装套(221)上的矩形密封槽内、辅助轴(218)大台阶外圆与向心轴承(208)内孔过盈配合、在辅助轴(218)左端的向心轴承(208)外圈左端面通过安装座(120)右端面轴向限位、辅助轴(218)右端外圆小台阶与锥齿轮(219)内孔过盈配合同时锥齿轮(219)分度圆与失量轴锥齿轮(215)分度圆啮合配合,电机(8)固定在失量架(7)支架中心、蜗扇(9)中心孔定位固定在电机(8)轴上、电机(8)控制导线通过失量器轴(213)和导电环锥座(227)上的失量轴导电环(214)及驱动轴(209)上导电动盘(222)和导电盘座(206)上导电静盘(207)传导连接失量控制器(1800),驱动电机(304)定位固定在推进器(300)内孔导流支架中心上、整流罩(303)焊接在驱动电机(304)右端面上、螺旋桨(301)定位固定在螺旋桨轴(302)右端轴上,烟火器安装座(404)用螺栓紧固连接在吊舱(900)前部斜面上、转动支架(403)绕烟火器安装座(404)轴旋转并轴向卡圈定位、烟火器(400)绕垂直转动支架(403)轴线旋转并在烟火器(400)旋转轴上用卡圈在转动支架(403)上轴向限位、火光感应器(401)凸出安装定位在烟火器(400)球面上、地面烟雾感应器(402)凸出安装定位在烟火器(400)球面上,航拍器(500)球面旋转的转轴与航拍支架(504)轴承连接并在旋转轴向卡圈限位、高度传感器(501)安装定位在航拍器(500)球形壳体表面、高清摄像头(502)凸出安装定位在航拍器(500)球形壳体表面、红外摄像头(503)凸出安装定位在航拍器(500)球形壳体表面、航拍支架(504)底部用螺栓紧固连接在吊舱(900)前部斜面与底面的过渡弧面上,近激光器(600)球面旋转的转轴与近激光旋转架(604)轴承连接并在旋转轴向用卡圈限位、飞行器射频识别器(601)安装定位在近激光器(600)球形壳体表面、近程激光发射器(602)安装定位在近激光器(600)球形壳体表面、近程目标定位器(603)安装定位在近激光器(600)球形壳体表面、近激光旋转架(604)旋转轴线绕垂直于近激光器安装座(605)水平面旋转并用轴向卡圈定位、近激光器安装座(605)上端面用螺栓紧固连接在吊舱(900)底面环形线上,远激光器(700)球面旋转的转轴与远激光旋转架(704)轴承连接并在旋转轴向用卡圈限位、远程红外识别器(701)安装定位在远激光器(700)球形壳体表面、远程激光发射器(702)安装定位在远激光器(700)球形壳体表面、远程目标定位器(703)安装定位在远激光器(700)球形壳体表面、远激光旋转架(704)旋转轴线绕垂直于远激光器安装架(705)下端面中心线旋转并用轴向卡圈定位、远激光器安装架(705)上端面用螺栓紧固连接在吊舱(900)底面中心,地形仪(800)球面旋转的转轴与地形仪支架(804)轴承连接并在旋转轴向用卡圈限位、地表高程扫描仪(801)凸出安装定位在地形仪(800)球形壳体表面、地表经纬扫描仪(802)凸出安装定位在地形仪(800)球形壳体表面、地表有限元分析仪(803)凸出安装定位在地形仪(800)球形壳体表面、地形仪支架(804)上端面用螺栓紧固连接在吊舱(900)后部斜面与底面的过渡弧面上,由微型空气压缩机(1101)排气口管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尤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毅尤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