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5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把手,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有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有半圆形的凹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时,其两个半圆形的凹口能够组合形成有供龙头管穿设安装的圆孔,所述第二壳体的凹口处设置有金属加固片,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穿设有在两者拼接后进行锁紧固定的第一螺丝,所述金属加固片固定在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螺丝穿过第一壳体后与金属加固片构成螺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且使用更加稳定。

Locomotive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车把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车把手。
技术介绍
机车把手是二轮电动车或摩托车上常见的零部件之一,机车把手一般设置在龙头管的两端处,机车把手上设置有刹车把、大灯、转向灯以及喇叭等操作部件,且包括有套装在龙头管上的外壳,外壳一般由一个金属材质的第一壳体和一个塑料材质的第二壳体相互拼接组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有半圆形的凹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时,其两个半圆形的凹口能够组合形成有供龙头管穿设安装的圆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后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龙头管上。为了提高外壳和龙头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一般会在第二壳体的半圆形的凹口处设置金属加固片,金属加固片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时被压紧在龙头管上。现有技术中的机车把手其第二壳体上一般注塑成型有镭丝,使得穿设在第一壳体上的螺丝能够与镭丝锁紧配合,相对于螺丝与塑料材质的第二壳体直接螺接而言,镭丝的设置能够使螺丝长期使用后不容易脱落,但同时也提高了第二壳体注塑加工时的复杂程度,影响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出模率,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车把手,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且使用更加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车把手,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有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有半圆形的凹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时,其两个半圆形的凹口能够组合形成有供龙头管穿设安装的圆孔,所述第二壳体的凹口处设置有金属加固片,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穿设有在两者拼接后进行锁紧固定的第一螺丝,所述金属加固片固定在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螺丝穿过第一壳体后与金属加固片构成螺接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金属加固片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第一螺丝在穿过第一壳体后与金属加固片进行螺接配合,利用了金属加固片的材质特性,第一螺丝在长期使用后不容易从金属加固片上脱落,因而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连接更为稳定。较现有技术而言,由于不需要在第二壳体上注塑成型镭丝,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加固片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连接部,所述两个连接部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螺丝构成螺接配合的螺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金属加固片两端的连接部用于与第一螺丝构成螺接配合,当装配于龙头管上时能够使第一螺丝分别位于龙头管的两侧位置,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受力更均匀、稳定。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承载所述螺孔的凸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螺孔设置在凸柱上能够延长螺孔的轴向长度,进而能够增大金属加固片与第一螺丝之间的螺纹配合面积,使得连接部不容易受力弯曲,同时也提高了螺纹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连接部和第二壳体之间穿设有第二螺丝,所述第二螺丝以自攻方式将连接部锁紧固定在第二壳体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穿设在两个连接部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第二螺丝以将金属加固片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由于第二螺丝与第一螺丝均位于连接部上,使连接处的受力更加均衡、稳定,提高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金属加固片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机车把手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机车把手实施例中外壳的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机车把手实施例中金属加固片的装配图;图4为本技术机车把手实施例中金属加固片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机车把手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包括外壳(1,2),所述外壳(1,2)包括有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由金属材质制成,一般为铝合金,可用于安装刹车把手、后视镜等部件,第二壳体2由塑料材质制成,可用于安装转向灯、大灯、喇叭等按钮,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包括有半圆形的凹口31,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拼接时,其两个半圆形的凹口31能够组合形成有供龙头管穿设安装的圆孔3,所述第二壳体2的凹口31处设置有金属加固片4,金属加固片4具有与第二壳体2的凹口31相适配的半圆形的凹部41,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穿设有在两者拼接后进行锁紧固定的第一螺丝5,所述金属加固片4固定在第二壳体2上,所述第一螺丝5穿过第一壳体1后与金属加固片4构成螺接配合,第一螺丝5在锁紧时,其头部与第一壳体1抵触配合,其螺纹部与金属加固片4螺接配合。所述金属加固片4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连接部42,连接部52可由金属加固片4两端弯折形成,所述两个连接部42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螺丝5构成螺接配合的螺孔421。所述连接部42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承载所述螺孔421的凸柱422,所述螺孔421优选为贯穿凸柱422设置,可减少凸柱422的长度,使结构更紧凑。在本技术中所述金属加固片4可直接注塑成型在第二壳体2上,也可以通过胶水粘连在第二壳体2上,但为了提高第二壳体2的生产加工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连接部42和第二壳体2之间穿设有第二螺丝6,所述第二螺丝6以自攻方式将两个连接部42锁紧固定在第二壳体2上,第二螺丝6优选的靠近第一螺丝5的螺接位置设置,且第一螺丝5和第二螺丝6的穿设方向优选相同,第一螺丝5和第二螺丝6的穿设位置分别位于龙头管固定位置的两侧,能够使受力更加均匀,进而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长期使用第二螺丝6不容易从第二壳体2上脱出。以上实例,只是本技术优选地具体实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把手,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有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有半圆形的凹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时,其两个半圆形的凹口能够组合形成有供龙头管穿设安装的圆孔,所述第二壳体的凹口处设置有金属加固片,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穿设有在两者拼接后进行锁紧固定的第一螺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固片固定在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螺丝穿过第一壳体后与金属加固片构成螺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把手,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有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有半圆形的凹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时,其两个半圆形的凹口能够组合形成有供龙头管穿设安装的圆孔,所述第二壳体的凹口处设置有金属加固片,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穿设有在两者拼接后进行锁紧固定的第一螺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固片固定在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螺丝穿过第一壳体后与金属加固片构成螺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样弟黄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盛世机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