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5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适应车架,包括车体、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主动轮、第一辅助轮、第二辅助轮及摆杆,所述第一支臂的中部枢接于所述车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所述摆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体的另一端,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支臂的中部;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枢接;所述主动轮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二辅助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适应车架可以在不平的路面上保持各个车轮与地面有效接触,保证正常行驶。

Adaptiv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车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在不平的路面上保持各个车轮与地面有效接触,保证正常行驶的轮椅车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两轮平衡车一般都具两个大轮,然后为了保证两轮平衡车的平衡,在大轮的前后方向两侧增加辅助的小轮,大轮通常是直接安装在两轮平衡车的车架上,由固定于车架上的马达驱动。而小轮通常是枢接于支臂上,支臂枢接于车架上,并通过避震器来进行避震,而小轮与支臂则对车架进行辅助支撑,防止车架失去平衡。现有的这种两轮平衡车虽然在平整的路面上适应性较好,但是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有可能会无法前进。这是由于前、后的小轮是通过独立的支臂及避震器来实现支撑,当所述大轮通过低洼的地面而前后的小轮处于较高的地面时,两小轮有可能会直接支撑起所述轮椅轮,而所述大轮则会被架起,无法与低洼的地面接触,并且整个车架是通过马达输出动力到大轮进行驱动前进的,因此,此时的马达的驱动力便无法转变成前进的动力,从而使两轮平衡车架无法前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不平的路面上保持各个车轮与地面有效接触,保证正常行驶的自适应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主动轮、第一辅助轮、第二辅助轮及摆杆,所述第一支臂的中部枢接于所述车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所述摆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体的另一端,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支臂的中部;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枢接;所述主动轮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二辅助轮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主动轮、第一辅助轮、第二辅助轮及摆杆,所述第一支臂的中部枢接于所述车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所述摆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体的另一端,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支臂的中部;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枢接;所述主动轮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二辅助轮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威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