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体自卸车后铰链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非公路自卸车
,具体地讲是一种宽体自卸车后铰链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宽体自卸车的后铰链系统普遍采用将铰链座焊接到车厢底板上的结构。这种结构焊接时需要仰焊,焊接效率低,焊缝质量差;铰链座出现故障时,更换困难;对车厢的制造精度要求高,一旦出现车厢焊接变形尾部上翘,铰链座与车厢底部的间隙难以消除,铰链座就无法使用,增加了制造成本;当车辆装载介质变化引起整车重心变化时,有时会导致轴荷分布变化很大,这种结构不能根据轴荷变化调整车厢的前后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宽体自卸车后铰链的安装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体自卸车后铰链的安装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由车厢、铰链座连接梁、油缸座安装支架、车架、后尾梁轴座、铰链座、铰链轴、油缸、油缸上支架、油缸下支架、油缸支座横梁、油缸支座安装板、铰链座调整垫板组成;所述的铰链座连接梁与车厢底板固定在一起,左右两侧各一件,对称放置;所述的铰链座上端与铰链座连接梁连接,铰链座下端通过铰链轴与后尾梁轴座连接,铰链轴与铰链座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后尾梁轴座与车架尾部横梁固定在一起;所述的铰链座与铰链座连接梁之间设铰链座调整垫板;所述的油缸座安装支架与车厢前板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油缸上支架与油缸座安装支架连接,油缸上支架左右两侧各一件,油缸上支点固定在油缸上支架中间;所述的油缸下支架与油缸支座横梁连接,油缸下支架左右两侧各一件,油缸下支点固定在油缸下支架中间;所述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体自卸车后铰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车厢(1)、铰链座连接梁(2)、油缸座安装支架(3)、车架(4)、后尾梁轴座(5)、铰链座(6)、铰链轴(7)、油缸(8)、油缸上支架(9)、油缸下支架(10)、油缸支座横梁(11)、油缸支座安装板(12)、铰链座调整垫板(13)组成;/n所述的铰链座连接梁(2)与车厢(1)底板固定在一起,左右两侧各一件,对称放置;所述的铰链座(6)上端与铰链座连接梁(2)连接,铰链座(6)下端通过铰链轴(7)与后尾梁轴座(5)连接,铰链轴(7)与铰链座(6)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后尾梁轴座(5)与车架(4)尾部横梁固定在一起;所述的铰链座(6)与铰链座连接梁(2)之间设铰链座调整垫板(13);所述的油缸座安装支架(3)与车厢(1)前板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油缸上支架(9)与油缸座安装支架(3)连接,油缸上支架(9)左右两侧各一件,油缸(8)上支点固定在油缸上支架(9)中间;所述的油缸下支架(10)与油缸支座横梁(11)连接,油缸下支架(10)左右两侧各一件,油缸(8)下支点固定在油缸下支架(10)中间;所述的车架(4)左右两侧分别设油缸支座安装板(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体自卸车后铰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车厢(1)、铰链座连接梁(2)、油缸座安装支架(3)、车架(4)、后尾梁轴座(5)、铰链座(6)、铰链轴(7)、油缸(8)、油缸上支架(9)、油缸下支架(10)、油缸支座横梁(11)、油缸支座安装板(12)、铰链座调整垫板(13)组成;
所述的铰链座连接梁(2)与车厢(1)底板固定在一起,左右两侧各一件,对称放置;所述的铰链座(6)上端与铰链座连接梁(2)连接,铰链座(6)下端通过铰链轴(7)与后尾梁轴座(5)连接,铰链轴(7)与铰链座(6)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后尾梁轴座(5)与车架(4)尾部横梁固定在一起;所述的铰链座(6)与铰链座连接梁(2)之间设铰链座调整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蓬霞,刘斌,李辉,王同龙,张军海,曲悦锋,隋欣涛,刘海波,狄超群,苏云霄,崔贺美,杨立晨,秦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