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激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1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激励器,包括具有第一收容槽的下壳、与所述下壳相对间隔设置且具有第二收容槽的上壳、夹设于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的弹性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磁轭、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以及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的第三磁钢、线圈以及第四磁钢,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磁轭依次叠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磁钢位于所述第一磁钢一侧,所述线圈环绕所述第三磁钢且与所述第一磁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四磁钢位于所述线圈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磁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钢靠近所述磁轭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磁轭设有与第一凸出部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出部收容于第一凹槽。通过设置收容式的磁路系统,结构稳定,性能集中。

A new type of exci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激励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声电转化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激励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快。在众多的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成为最常见,也是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手机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其内的元器件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中的发声装置被越来越多的改进。相关技术中,触屏手机为了使手机更薄,屏幕更大,会采用激励器作为发声装置,屏下激励器所采用的磁路系统所采用的磁轭为平板式结构,磁钢和磁轭固定胶合时,因为是平面式接触,在胶水受压流动会导致磁刚相对位置受到影响,还有胶合时胶水铺开不均匀的话也会导致磁钢固定不稳、易脱落,胶合边缘容易溢胶,影响产品外观的同时,影响音质,如果采用固定元件固定,不能保证整个磁路系统的磁路同心度,导致音效性能不集中,为了提高激励器的驱动力,还在激励器的壳体增加导磁材料,从而增加壳体的厚度,适用范围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激励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固定更稳定,性能更集中,音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激励器,包括具有第一收容槽的下壳、与所述下壳相对间隔设置且具有第二收容槽的上壳、夹设于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的弹性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磁轭、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以及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的第三磁钢、线圈以及第四磁钢,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磁轭依次叠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磁钢位于所述第一磁钢一侧,所述线圈环绕所述第三磁钢且与所述第一磁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四磁钢位于所述线圈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磁钢相对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钢靠近所述磁轭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磁轭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出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激励器,包括具有第一收容槽的下壳、与所述下壳相对间隔设置且具有第二收容槽的上壳、夹设于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的弹性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磁轭、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以及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的第三磁钢、线圈以及第四磁钢,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磁轭依次叠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二磁钢位于所述第一磁钢一侧,所述线圈环绕所述第三磁钢且与所述第一磁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四磁钢位于所述线圈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磁钢相对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钢靠近所述磁轭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磁轭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出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钢远离所述磁轭一侧表面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三磁钢与所述线圈配合于靠近所述第一磁钢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凸出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紅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盈海数码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