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09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26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麦克风组件包括麦克风主体和一体式传声管道。通过为麦克风组件设置一体式传声管道,并使围成第二端口的侧壁与麦克风主体密封配合,简化了传声管道的整体结构和密封结构,且提升了麦克风组件的密封性。其中,传声管道包括至少一个柔性弯折部,使得传声管道能够通过柔性弯折部的多种弯折姿态形成适配于任意组装空间的结构造型,提升了传声管道成型便利性。在传声管道成型后,可直接将其铺设固定在电子设备内部的对应位置,提升了其与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组装便利性。

Microphone component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通常包含麦克风,在拾音过程中,麦克风的声音传播通道方案直接影响拾音效果。然而,基于加工工艺以及电子设备内部组装空间的限制,导致声音传播通道在结构复杂性、密封性和加工良率上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以降低传声管道的结构复杂程度,同时提升传声管道的密封性和组装便利性。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麦克风组件,所述麦克风组件包括:麦克风主体和一体式传声管道;所述传声管道包括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的第二端口和至少一个柔性弯折部;所述第一端口配合于电子设备的拾音孔,围成所述第二端口的侧壁与所述麦克风主体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麦克风主体导通;每个所述柔性弯折部包括多种弯折姿态,以使所述传声管道形成适配于任意组装空间的结构造型。可选的,所述麦克风主体包括拾音控制件和电路板,所述拾音控制件组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透音开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拾音控制件分别与所述透音开口导通。可选的,所述麦克风主体还包括耦合罩,所述耦合罩的固定端固定的加工在所述第二端口处,且与所述第二端口导通;所述耦合罩的开口端与所述透音开口通过密封件密封配合。可选的,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透音开口之间设有防尘网。可选的,所述传声管道的材质包括金属,所述传声管道的通道内壁形成平滑曲面。可选的,所述传声管道包括多个所述柔性弯折部,多个所述柔性弯折部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传声管道包括一个柔性弯折部,所述柔性弯折部形成所述传声管道的至少一部分区段。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所述麦克风组件;所述设备主体上设有拾音孔,所述传声管道的第一端口配合于所述拾音孔。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传声管道通过所述固定支架组装在所述电子设备内。可选的,所述拾音孔通过粘接、注塑、焊接中之一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端口固定连接。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为麦克风组件设置一体式传声管道,并使围成第二端口的侧壁与麦克风主体密封配合,简化了传声管道的整体结构和密封结构,且提升了麦克风组件的密封性。其中,传声管道包括至少一个柔性弯折部,使得传声管道能够通过柔性弯折部的多种弯折姿态形成适配于任意组装空间的结构造型,提升了传声管道成型便利性。在传声管道成型后,可直接将其铺设固定在电子设备内部的对应位置,提升了其与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组装便利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麦克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麦克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传声管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麦克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相关技术中,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通常包含麦克风,在拾音过程中,麦克风的声音传播通道方案直接影响拾音效果。然而,基于加工工艺以及电子设备内部组装空间的限制,导致声音传播通道在结构复杂性、密封性和加工良率上存在问题。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麦克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麦克风组件1包括:麦克风主体11和一体式传声管道12。传声管道12包括第一端口121、与第一端口121连通的第二端口122和至少一个柔性弯折部123。第一端口121配合于电子设备2的拾音孔22,围成第二端口122的侧壁与麦克风主体11密封配合,且第二端口122与麦克风主体11导通。每个柔性弯折部123包括多种弯折姿态,以使传声管道12形成适配于任意组装空间的结构造型。通过为麦克风组件1设置一体式传声管道12,并使围成第二端口122的侧壁与麦克风主体11密封配合,简化了传声管道12的整体结构和密封结构,且提升了麦克风组件1的密封性。其中,传声管道12包括至少一个柔性弯折部123,使得传声管道12能够通过柔性弯折部123的多种弯折姿态形成适配于任意组装空间的结构造型,提升了传声管道12成型便利性。在传声管道12成型后,可直接将其铺设固定在电子设备2内部的对应位置,提升了其与电子设备2内部空间的组装便利性。为了实现传声管道12对不同组装空间的匹配性,柔性弯折部123的数量及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方案,下面针对传声管道12包括一个和多个柔性弯折部123的情况进行示例性说明:在一实施例中,传声管道12包括一个柔性弯折部123,柔性弯折部123形成传声管道12的至少一部分区段。例如图1所示,柔性弯折部123形成传声管道12整体区段,即整个传声管道12由如铝、铜等柔性可弯折材质加工成型的管道,以进一步增加传声管道12的造型多样性。再例如,柔性弯折部123可以是位于传声管道12中间部分的区段,以便于在传声管道12的中间部分形成匹配于组装空间的弯折效果。或者,柔性弯折部123也可以是位于传声管道12两端的区段,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传声管道12包括多个柔性弯折部123,多个柔性弯折部123间隔设置在传声管道12的不同区段。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柔性弯折部123,使得可以针对传声管道12的组装空间选择需要实施弯折的柔性弯折部123,而维持不需要弯折位置处的柔性弯折部123处于平直状态即可,提升了传声管道12的造型多样性和成型便利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声管道12可以是铜、铝等金属材质的管道,也可以是硬质塑料等其他柔性可弯折材质形成的管道,以确保内径不变,降低对声音传播干扰,本公开并不对传声管道12的材质进行限制。当柔性弯折部123形成传声管道12整体区段时,整个传声管道12可以是由如铝、铜、硬质塑料等薄壁可弯折材质加工成型的管道。或者,当传声管道1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柔性弯折部123或柔性弯折部123形成传声管道12的部分区段时,柔性弯折部123可以是薄于传声管道12其他位置的可弯折结构,而除柔性弯折部123的其他位置为较厚的不可弯折结构。其中,如图3所示,传声管道12为内部通道124截面直径为1mm的圆管,传声管道12来料后可通过切削,对柔性弯折部123的折弯加工成适配的形状。或者,传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麦克风主体和一体式传声管道;/n所述传声管道包括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的第二端口和至少一个柔性弯折部;/n所述第一端口配合于电子设备的拾音孔,围成所述第二端口的侧壁与所述麦克风主体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麦克风主体导通;每个所述柔性弯折部包括多种弯折姿态,以使所述传声管道形成适配于任意组装空间的结构造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麦克风主体和一体式传声管道;
所述传声管道包括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的第二端口和至少一个柔性弯折部;
所述第一端口配合于电子设备的拾音孔,围成所述第二端口的侧壁与所述麦克风主体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麦克风主体导通;每个所述柔性弯折部包括多种弯折姿态,以使所述传声管道形成适配于任意组装空间的结构造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主体包括拾音控制件和电路板,所述拾音控制件组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透音开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拾音控制件分别与所述透音开口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主体还包括耦合罩,所述耦合罩的固定端固定的加工在所述第二端口处,且与所述第二端口导通;所述耦合罩的开口端与所述透音开口通过密封件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透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修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