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0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包括坐垫、转轴、支撑架,其特点是:其中装有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的支撑架的壳体中部为一油气密封腔,腔内设有一活塞,活塞后端面开设的主弹簧孔内装有主弹簧,主弹簧后端固定在油气密封腔的一端盖上,活塞前端设置主弹簧孔内油气流向活塞前面压缩室的单向阀,活塞外壁中部设置活塞与油气密封腔内壁形成空间档的环状空间槽,槽内开设一通入主弹簧孔内的油气回路孔,活塞一侧设置齿条,油气密封腔中有一齿轮腔室内设置的齿轮与活塞齿条啮合,齿轮装在坐垫上的转轴一端,支撑架的壳体壁中设置活塞前面压缩室内油气通入主弹簧孔内油气回路。坐垫复位得到缓冲,翻转速度较慢,无噪声,起坐舒服、安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翻板凳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包括坐垫、转轴、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及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中至少有一个装有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装有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的支撑架的壳体中部为一油气密封腔,腔内设有一活塞,活塞后端面开设的主弹簧孔内装有主弹簧,主弹簧后端固定在油气密封腔的一端盖上,活塞前端设置主弹簧孔内油气流向活塞前面压缩室的单向阀,活塞外壁中部设置活塞与油气密封腔内壁形成空间档的环状空间槽,槽内开设一通入主弹簧孔内的油气回路孔,活塞一侧设置齿条,油气密封腔中有一齿轮腔室内设置的齿轮与活塞齿条啮合,齿轮装在坐垫上的转轴一端,支撑架的壳体壁中设置活塞前面压缩室内油气通入主弹簧孔内油气回路。所述的压缩室内油气通入主弹簧孔内的油气回路有两条,一条的回路入口开设在离压缩室端盖较近的部位,回路出口开设在靠近活塞油气回路孔的部位;另一条的回路入口开设在离压缩室端盖较远的部位,其回路出口通入齿轮腔室内。所述的两条油气回路配置的调节油气流速针阀均设置在支撑架的壳体壁内。所述的支撑架的壳体后部设置固定支脚,固定支脚上开有固定螺栓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1、设有主弹簧孔的活塞和齿轮与转轴一体的齿轮转轴缩小了坐垫翻转复位装置的体积。结构较为简单、紧凑。2、设有2个油气回路和2个针阀的具有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的支撑架通过调节针阀可获得2个令人满意柔和舒服的翻转速度。在人们需要入座时可不费力气的拉下坐垫,当人们离开坐时坐垫会先以稍快、再以较慢的两个翻转速度自动翻转回原位,无噪声,起坐舒服、安全。图中,(1)支撑架;(2)转轴;(3)坐垫;(4)支持体;(5)固定螺栓;(6)固定支脚;(7)锁定键;(8)定位铁;(9)限位压铁;(10)支撑架壳体;(11)齿轮;(12)活塞;(12a)活塞齿条;(13)主弹簧;(14)端盖;(15)单向阀;(15a)钢球;(16)阀弹簧;(17)第一速度针阀;(17a)第一速度油气回路;(17b)第一回路入口;(18)第二速度针阀;(18a)第二速度油气回路;(18b)空间槽;(18c)油气回路孔;(18d)主弹簧孔;(19)压缩室;(20)油气库;(21)端盖密封圈;(22)阀针密封圈;(23)转轴密封圈;(24)轴盖密封圈;(25)轴盖;(26)耐磨轴套。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附图说明图1-图4,一种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全部零件由硬铝和优质钢材制成的。转轴2插入坐垫3的孔中并由锁定键7锁定,转轴2的一端插在普通支撑架1上的耐磨轴套26中,而转轴2的另一端与齿轮11连为一体,并插在装有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的支撑架1的耐磨轴套26中,再安装好轴盖25。将两支撑架1固定支脚6通过固定螺栓5紧固在支持体4(如车厢墙壁或座椅的框架)上。空座时,坐垫3呈垂直状态(如图1所示)。使用时,向下拉动坐垫3,此时,转轴2通过齿轮11咬合活塞齿条12a向后推动活塞12,这时活塞12后部的油气库20内油气受压,迫使活塞12前端开口中由钢球15a和阀弹簧16组成的单向阀15自动打开,而进入压缩室19,坐垫3向下转到90°时处在水平状态(如图1虚线所示),此时,定位铁8和限位铁9大面积接触,以确保坐垫3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人们可入座下。当人们离坐后,由于主弹簧13的回弹力推动活塞12前进。压缩室19的油气受压后只能通过第一速度油气回路17a进入空间槽18b返回油气库20。此时,左右转动第一速度针阀17可获得受阻尼后的第一段快慢不同的翻转速度。随着活塞12的继续前进,活塞12的前部封闭住第一回路入口17b,从而进入了第二速度。此时,受压的油气只能经过第二速度油气回路18a进入油气回路孔18c返回油气库20。在这一过程中左右转动第二速度针阀18,即可得到柔和而又理想的第二翻转速度。理想而又柔和翻转速度是在活塞前进的过程中由活塞齿条12a驱动转轴2和锁定键7传递给坐垫3而获得的。本技术适用于剧院、礼堂、医院、快餐店、学校和车、船等公共场所。权利要求1.一种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包括坐垫、转轴、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及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中至少有一个装有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装有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的支撑架的壳体中部为一油气密封腔,腔内设有一活塞,活塞后端面开设的主弹簧孔内装有主弹簧,主弹簧后端固定在油气密封腔的一端盖上,活塞前端设置主弹簧孔内油气流向活塞前面压缩室的单向阀,活塞外壁中部设置活塞与油气密封腔内壁形成空间档的环状空间槽,槽内开设一通入主弹簧孔内的油气回路孔,活塞一侧设置齿条,油气密封腔中有一齿轮腔室内设置的齿轮与活塞齿条啮合,齿轮装在坐垫上的转轴一端,支撑架的壳体壁中设置活塞前面压缩室内油气通入主弹簧孔内油气回路。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室内油气通入主弹簧孔内的油气回路有两条,一条的回路入口开设在离压缩室端盖较近的部位,回路出口开设在靠近活塞油气回路孔的部位;另一条的回路入口开设在离压缩室端盖较远的部位,其回路出口通入齿轮腔室内。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油气回路配置的调节油气流速针阀均设置在支撑架的壳体壁内。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的壳体后部设置固定支脚,固定支脚上开有固定螺栓孔。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的壳体后部设置固定支脚,固定支脚上开有固定螺栓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包括坐垫、转轴、支撑架,其特点是其中装有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的支撑架的壳体中部为一油气密封腔,腔内设有一活塞,活塞后端面开设的主弹簧孔内装有主弹簧,主弹簧后端固定在油气密封腔的一端盖上,活塞前端设置主弹簧孔内油气流向活塞前面压缩室的单向阀,活塞外壁中部设置活塞与油气密封腔内壁形成空间档的环状空间槽,槽内开设一通入主弹簧孔内的油气回路孔,活塞一侧设置齿条,油气密封腔中有一齿轮腔室内设置的齿轮与活塞齿条啮合,齿轮装在坐垫上的转轴一端,支撑架的壳体壁中设置活塞前面压缩室内油气通入主弹簧孔内油气回路。坐垫复位得到缓冲,翻转速度较慢,无噪声,起坐舒服、安全。文档编号A47C1/00GK2534890SQ0221334公开日2003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田顺昌 申请人:青岛欧特美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缓冲复位的翻板凳,包括坐垫、转轴、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及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中至少有一个装有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装有坐垫自动翻转复位装置的支撑架的壳体中部为一油气密封腔,腔内设有一活塞,活塞后端面开设的主弹簧孔内装有主弹簧,主弹簧后端固定在油气密封腔的一端盖上,活塞前端设置主弹簧孔内油气流向活塞前面压缩室的单向阀,活塞外壁中部设置活塞与油气密封腔内壁形成空间档的环状空间槽,槽内开设一通入主弹簧孔内的油气回路孔,活塞一侧设置齿条,油气密封腔中有一齿轮腔室内设置的齿轮与活塞齿条啮合,齿轮装在坐垫上的转轴一端,支撑架的壳体壁中设置活塞前面压缩室内油气通入主弹簧孔内油气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顺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欧特美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