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及高频开关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986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及高频开关电源。该稳压电路包括:隔离变压模块、稳压模块、整流模块以及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其中,隔离变压模块、稳压模块以及整流模块依序连接;三相交流电输入至隔离变压模块、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为高频开关电源提供所需电压;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并联在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入端和三相输出端,用于在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出端中的至少一相故障时,对隔离变压模块短接,以为高频开关电源的正常供电。

A voltage stabilizing circuit and 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for 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及高频开关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及包含该稳压电路的高频开关电源。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中,直流系统为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分合闸控制、信号设备、储能、事故照明、应急电源等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源设备。因此,直流系统运行的好坏,关系到变电站和主网运行的可靠,关系到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可靠动作,关系到监视一次设备运行工况的准确。目前,变电站的直流系统中通常使用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例如型号GEP-31510FY的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由于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在操作、雷电、投退电容器等引起的过电压和高次谐波易致使高频开关电源烧坏,给变电站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及高频开关电源,用以解决高频开关电源因过电压和高次谐波导致易烧坏的问题。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变压模块、稳压模块、整流模块以及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其中,所述隔离变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以及所述整流模块依序连接;三相交流电输入至所述隔离变压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高频开关电源提供所需电压;所述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并联在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入端和三相输出端,用于在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出端中的至少一相故障时,对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短接,以为高频开关电源正常供电。可选的,所述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包括至少一继电器/接触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继电器/接触器的三个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相交流电,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出端,控制端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三相输出端中的其中两相输出端。可选的,所述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接触器和第二继电器/接触器,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接触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接触器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三相交流电,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出端,所述第一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三相输出端中的第一相输出端和第二相输出端;所述第二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三相输出端中的第二相输出端和第三相输出端。可选的,所述稳压电路还包括第二旁路稳定模块,所述第二旁路稳定模块并联在所述稳压模块的三相输入端和三相输出端,用于在所述稳压模块的三相输出端中的至少一相故障时,对所述稳压模块短接,以为高频开关电源正常供电。可选的,所述第二旁路稳定模块包括至少一继电器/接触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继电器/接触器的三个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相交流电,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三相输出端,控制端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三相输出端中的其中两相输出端。可选的,所述第二旁路稳定模块包括第三继电器/接触器和第四继电器/接触器,其中,所述第三继电器/接触器和所述第四继电器/接触器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三相交流电,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三相输出端,所述第三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三相输出端中的第三相输出端和第四相输出端;所述第四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三相输出端中的第四相输出端和第三相输出端。依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高频开关电源,所述高频开关电源包括上述所述的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本技术所提供的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及高频开关电源,通过在交流输入端加入隔离变压模块和稳压模块,不但有效防止雷电波和高次谐波输入,确保输入端电压的稳定,同时当电力系统出现过电压时,可以限制输出电压不会超过电子原件运行的最高电压,使得高频开关电源不易烧坏,同时增加旁路稳定模块,有效避免隔离变压器引入后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降低及故障概率提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可选实施例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的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高频开关电源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该稳压电路包括:隔离变压模块1、稳压模块2、整流模块3以及第一旁路稳定模块4;其中,三相交流电输入至隔离变压模块1,隔离变压模块1、稳压模块2以及整流模块3依序连接,整流模块3的输出端为高频开关电源提供所需电压;第一旁路稳定模块4并联在隔离变压模块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三相交流电经过隔离变压模块1的隔离变压处理后,可有效隔离雷电波和高次谐波的输入,并将电压降至所需的水平,而后稳压模块2对隔离变压模块1输出的电压进行稳压处理,使电压始终维持在一稳定状态,最后整流模块3将稳压模块2处理后的三相交流电整流转换成高频开关电源所需的直流电。而当隔离变压模块1的三相输出端中的至少一相故障时,第一旁路稳定模可对隔离变压模块1短接,以确保电路的后续模块可以继续工作,为高频开关电源的正常供电。其中,三相输出端中的至少一相故障不仅包括三相交流电中其中一相或者多相交流电无法输入的情况,还可以包括隔离变压模块1故障无法正常输出的情况。可选地,第一旁路稳定模块4采用继电器/接触器的形式。具体地,继电器/接触器的三个输入端连接三相交流电,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隔离变压模块1的三相输出端,控制端连接隔离变压模块1三相输出端中的其中两相输出端。基于上述可知,本技术通过在隔离变压模块1中并联旁路稳定模块,在隔离变压模块1输出端出现输出故障时,对隔离变压模块1短接,使得稳压电路继续为高频开关电源提供电压,有效避免隔离变压模块1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降低的问题。在本技术中,对于第一旁路稳定模块4中采用继电器/接触器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采用一个,也可以采用多个。优选的,本技术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旁路稳定模块4包括两个继电器/接触器,分别为第一继电器/接触器和第二继电器/接触器。其中,第一继电器/接触器和第二继电器/接触器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三相交流电,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隔离变压模块1的三相输出端,第一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端连接隔离变压模块1三相输出端中的第一相输出端和第二相输出端;第二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端连接隔离变压模块1三相输出端中的第二相输出端和第三相输出端。在该实施例中,在隔离变压模块1并联两个继电器/接触器,不仅可以有效格隔离因隔离变压模块1造成的电路故障,同时基于隔离变压模块1每个相线输出控制继电器/接触器的开闭,避免因其中任意相线故障造成稳压电路无法为高频开关电源供电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整个电路的工作稳定性。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包括第二旁路稳定模块5,第二旁路稳定模块5并联在稳压模块2的三相输入端和三相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变压模块、稳压模块、整流模块以及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其中,所述隔离变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以及所述整流模块依序连接;三相交流电输入至所述隔离变压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高频开关电源提供所需电压;所述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并联在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入端和三相输出端,用于在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出端中的至少一相故障时,对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短接,以高频开关电源的正常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变压模块、稳压模块、整流模块以及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其中,所述隔离变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以及所述整流模块依序连接;三相交流电输入至所述隔离变压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高频开关电源提供所需电压;所述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并联在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入端和三相输出端,用于在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出端中的至少一相故障时,对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短接,以高频开关电源的正常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包括至少一继电器/接触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继电器/接触器的三个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相交流电,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出端,控制端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三相输出端中的其中两相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旁路稳定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接触器和第二继电器/接触器,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接触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接触器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三相交流电,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的三相输出端,所述第一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三相输出端中的第一相输出端和第二相输出端;所述第二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三相输出端中的第二相输出端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甫李鹏翔张超潘淼易洪吴玉菊吴跃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