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器腔,内置逆变器,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逆变器贴近所述后侧壁安装,前侧壁上设有通风窗和维护门,通风窗便于逆变器吸入冷风,维护门便于日常进入箱内维护,后侧壁上设有箱体出风口,箱体出风口与变压器出风口密封连接,排出逆变器产出的热风,左侧壁上设端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逆变器腔的设备集装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逆变器腔的每个侧面都布置了相应的门窗部件,前侧壁上设维修门和通风窗,与之相对的后侧壁上设置出风口,外部空气从通风窗进入腔内后直接吹入逆变器,而后又被排出,过程短,最大限度的带走逆变器内的热量。
A kind of inverter cavity and equipment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变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光伏电站的建设中,集装箱是逆变器已经成功地从名不见经传发展到了目前成为主流的光伏逆变器室解决方案。其特点是采用集装箱,在工厂阶段就将所有设备集成到里面,现场只需要做土建基础固定集装箱即可,这种设备的好处就是制造工期短、成本低。逆变器集装箱最初用于大型地面电站,主要使用地点是欧洲各国,因为欧洲各国的人工成本高,与之相比,集装箱造价相对较低,因此得以较大范围的使用。然而我国光伏箱起步较晚,由于人工成本低,大多电站还是采用了房屋建筑的形式,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和一些需要短施工的逆变器项目的兴起,逆变器集装箱很快得到了发展,然而逆变器集装箱本身散热难,后期维护成本高,一直是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风效果差、后期维修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逆变器腔,内置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逆变器贴近所述后侧壁安装,所述前侧壁上设有通风窗和维护门,所述通风窗便于逆变器吸入冷风,所述维护门便于日常进入箱内维护,所述后侧壁上设有箱体出风口,所述箱体出风口与变压器出风口密封连接,排出逆变器产出的热风,所述左侧壁上设端门。其中,所述通风窗具有多扇,所述维护门位于通风窗中间,或者,所述维护门位于通风窗的一侧,靠近右侧壁。其中,所述通风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呈日字型或田字型。其中,所述右侧壁上部开设线缆孔,所述线缆孔外侧设有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包括L型弯道管和竖直桥架,所述L型弯道管与线缆孔连接,所述桥架与L型弯道管连接。其中,所述逆变器具有多台,相邻逆变器之间设有线缆孔及线缆桥架,两侧所述逆变器的线缆沿着线缆桥架延伸,最后从线缆孔伸出箱外。其中,相邻逆变器之间的地板上具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上覆盖安装线缆板,所述线缆板上开设有线缆孔,所述线缆板强度低于地板。其中,所述线缆桥架跨设在线缆板的两侧,呈竖直向上的梯状,逆变器线缆沿所述线缆桥架布设,所述线缆桥架包括位于线缆板两侧的立柱和连接在立柱之间的若干横杆。其中,所述箱体出风口和逆变器出风口之间设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一端具有内翻边,所述过渡管的一端的内翻边上设置有密封胶条,该端与逆变器出风口连接,所述密封胶条压紧在逆变器出风口的周侧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二两个或者三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为上述所述的逆变器腔,所述逆变器腔靠近箱体的端部。其中,当具有三个腔室时,所述左侧腔室设置有高压柜和控制柜,所述右侧腔室为逆变器腔,所述中间腔室设有变压器。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逆变器腔的每个侧面都布置了相应的门窗部件,前侧壁上设维修门和通风窗,与之相对的后侧壁上设置出风口,外部空气从通风窗进入腔内后直接吹入逆变器,而后又被排出,过程短,空气的流通路径几乎为直线,最大限度的带走逆变器内的热量;前侧壁的维修门就能满足日常维护,左侧壁上设端门,用于逆变器的装卸,各个侧面上的门窗设计合理,满足日常使用,散热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前侧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后侧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从右侧看过去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过渡管处的细节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左侧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右侧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从前侧看过去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从左侧看过去的透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从前侧看过去的透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从上方看过去的线缆桥架处细节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2线缆桥架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装箱通风窗及集装箱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设备,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与其他电器设备一样,逆变器在运行过程中,自身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该部分热量需要及时地排出,否则在密闭的环境中,热量越积越多,腔室内温度升高,轻则影响电器设备的运行速度,重则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实施例1将一个逆变器单独集成在一个集装箱中,集装箱箱体为一个长度、宽度和高度相差不大的长方体。如图1所示,在箱体的前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维修门12,维修门12的大小能容许维修人员携带工具进入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与集装箱等高。维修门12通过铰链连接在前侧壁的中间位置,在维修门12两侧的侧板上开设有通风窗13,通风窗13为百叶窗形式,通风窗13位于维修门12两侧,每一侧通风窗13由两扇连接组成,两扇通风窗13呈上下设置,每一侧的两扇通风窗13之间的窗框14为一个整体,呈日字型,窗框14的下侧与集装箱底梁连接、两侧与集装箱角柱或维修门12门框连接,上端与该侧侧板11连接。为了增大通风量,在维修门12的下部也开设也通风窗,当然,在需要更大通风面积的情况下,整扇维修门上都可以设置通风窗。在其他实施例中,维修门12也可以不设置在中间而设置在左侧或者右侧任意一侧,只要能保证人员可以进入箱内即可,通风窗13的位置也可以灵活设置,可以在箱壁的其他部分上开设,通风窗13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只要能够满足通风量的要求即可,窗框14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具体安装位置、通风量大小合理安排,也可以做成“田”字型,等等。如图2、3所示,逆变器3设置在正对前侧壁的方向上,从前侧壁的通风窗13中吹入的风直接可以进入逆变器3中,且逆变器3贴近后侧壁安装,逆变器3上设有逆变器出风口,在后侧壁上设置箱体出风口21,箱体出风口21和逆变器出风口是一一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逆变器出风口具有三个,相应的,箱体出风口21也具有三个,且大小形状基本与逆变器出风口一致。在箱体出风口21上设有百叶窗22,箱体出风口21的外侧罩设有风罩23,防止雨水进入。逆变器3出风口和箱体出风口21之间设有过渡管24,过渡管24为长度很短的一小段管体,一端与逆变器出风口密封连接,另一端和箱体出风口21连接。如图4所示,过渡管24的一端具有向过渡管24中心延伸的内翻边241,过渡管24的内翻边241上设置有密封胶条25,密封胶条25恰卡在内翻边241的侧边沿上,该端与逆变器出风口连接,密封胶条25压紧在逆变器出风口的周围的侧面上,实现了较好的密封,过渡管24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翻边242,第二翻边242与内翻边241相对应,朝着过渡管中心折弯延伸,抵靠在箱体出风口21的周围的侧面上,该处因为靠近箱体出风口21,可以不设密封圈。过渡管24一端和逆变器出风口密封连接,将从逆变器3中排出的携带热气的气体完全导入到过渡管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腔,内置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逆变器贴近所述后侧壁安装,所述前侧壁上设有通风窗和维护门,所述后侧壁上设有箱体出风口,所述箱体出风口与变压器出风口密封连接,排出逆变器产出的热风,所述左侧壁上设端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腔,内置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逆变器贴近所述后侧壁安装,所述前侧壁上设有通风窗和维护门,所述后侧壁上设有箱体出风口,所述箱体出风口与变压器出风口密封连接,排出逆变器产出的热风,所述左侧壁上设端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具有多扇,所述通风窗位于维护门两侧,或者,所述维护门位于通风窗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呈日字型或田字型,供多扇所述通风窗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壁上部开设线缆孔,所述线缆孔外侧设有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包括L型弯道管和竖直桥架,所述L型弯道管与线缆孔连接,所述竖直桥架上端插入L型弯道管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具有多台,相邻逆变器之间设有线缆孔及线缆桥架,两侧所述逆变器线缆沿着线缆桥架延伸,最后从线缆孔伸出箱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逆变器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佳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胜狮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