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继业专利>正文

降温、取暖、淋浴多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95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降温、取暖、淋浴多用器,由外壳、操作开关、水加热装置、温度控制装置、风扇、热交换装置、液汽集装体、进水管和出水管组装而成。水加热装置为复合加热结构,且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形成循环式加热,因此加热速度快,只需3-5分钟即可放出大量热水,既方便了使用者又节约了水和电。该多用器不仅热效率高、降温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占据空间少。(*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降温、取暖、淋浴功能于一体的家用电器。现有的降温、取暖、淋浴器具中,电风扇、取暖器和热水器各成一体,并且只有一种功能,因此用户拥有这些器具越多,居室有效空间越小。现有的电热水器其水加热装置由水箱和电热元件组成,电热元件放在水箱中直接与水接触,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将水箱中的热水放出与冷水混合后使用。此种结构的电热水器不仅预热时间长,给使用者造成不便,而且耗水耗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温、取暖、淋浴多用器,它不但功能多、使用方便,而且结构简单紧凑、占据空间少,节约水电。本技术包括外壳、操作开关、水加热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热交换装置、液汽集装体、进水管、出水管和风扇。外壳由箱体状主壳体和上盖组成,主壳体的一侧面上部开有出风口,下部开有进风口,主壳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中心部位开有风道的支撑板;风扇位于支撑板之下并安装在主壳体的内底面;水加热装置至少设置两个,它们安装在支撑板上,相互间由导管连通形成循环加热;液汽集装体为薄壳容器,固定在主壳体的内壁;热交换装置的一端与一水加热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液汽集装体相连,并设置有控制液汽进入的电磁阀;进水管安装在与热交换装置相连的水加热装置上,出水管安装在液汽集装体上,液汽集装体与另一水加热装置由连接管导通;温度控制装置由安装在液汽集装体上的热电偶、温度显示仪表、继电器及恒温显示灯、加热显示灯组成;操作开关由电源开关、功能转换开关和冷热风控制开关组成。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所提出的降温、取暖、淋浴多用器的一种结构简图;图2是图1的侧视剖视图;图3是水加热装置的结构图;图4是水加热装置中的电热芯的结构图;图5是降温、取暖、淋浴多用器的电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降温、取暖、淋浴多用器包括外壳、操作开关、水加热装置、温度控制装置、风扇(4)、热交换装置(11)、液汽集装体(14)、进水管(16)和出水管(18)。外壳由箱体状主壳体(2)和与主壳体铰连接的上盖(24)组成,主壳体(2)的正侧面上部开有出风口(15)、下部开有进风口(3),进风口处设置有风量调节机构(28),主壳体(2)的内腔下部设置有中心部位开有风道的支撑板(5),主壳体(2)底面内壁设置有支座(1)、外壁安装有滚轮(26)。风扇(4)的转速恒定,位于支撑板(5)之下并安装在支座(1)上。水加热装置如图3所示,由电热芯(6)、绝缘层(31)、内墙管(7)、外墙管(8)、电热套(9)组成复合加热结构,电热芯(6)位于设置有绝缘层(31)的内墙管(7)中,由热套(9)套装在外墙管(8)外侧壁,内墙管(7)与外墙管(8)套装围成的空间是盛水腔;电热芯(6)的结构如图4所示,由绝缘材料制作的十字架(29)及其上环绕的电热丝(30)构成;水加热装置设置了两个,它们安装在支撑板(5)上,相互间由导管(10)连通,形成循环加热。液汽集装体(14)为薄壳容器、固定在主壳体(2)的内壁。热交换装置(11)为螺旋管结构,它的一端与一水加热装置相连并在此端设置控制液汽进入的电磁阀(12),另一端与液汽集装体(14)相连。进水管(16)安装在与热交换装置(11)相连的水加热装置上,出水管(18)安装在液汽集装体(14)上,液汽集装体(14)与另一水加热装置由连接管(25)导通。温度控制装置由安装在液汽集装体(14)上的热电偶(13)、温度显示仪表(17)、继电器(27)及恒温显示灯(19)、加热显示灯(20)组成,操作开关由电源开关(23)、功能转换开关(22)和冷热风控制开关组成。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1淋浴①打开上盖(24),将进水管(16)接水源;②接通电源并将功能转换开关(22)放到“淋浴”位置;③调整温度显示仪表(17)使其显示所需温度;④将冷热风控制开关(21)放到“热风”位置。2.取暖①打开上盖(24),将进水管(16)接水源使水加热装置的盛水腔内储满水;②关闭上盖(24)并将该多用器移至所需位置;③接通电源并将功能转换开关(22)放到“取暖”位置;④调整温度显示仪表(17)使其显示所需温度;⑤将冷热风控制开关(21)放到“热风”位置。3.降温①、②步骤同取暖;③接通电源并将功能转换开关(22)放到“降温”位置;④将冷热风控制开关(21)放到“冷风”位置。取暖、降温时,均可随时通过风量调节机构(28)调节出风量的大小。本技术用于淋浴时,两个水加热装置均工作,冷水经两个水加热装置循环加热后进入液汽集装体(14)后流出;本技术用于取暖时,只有与热交换装置(11)相连的一个水加热装置工作,产生的热蒸汽进入热交换装置(11)和液汽集装体(14),实现水蒸汽加热冷风取暖;本技术用于降温时,从进风口(3)进入的空气与储存有冷水的水加热装置及热交换装置(11)进行热交换后送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合理,在现有电热水器结构原理的基础上仅增加了风扇和热交换装置,就具有降温、取暖、淋浴三个功能。2.水加热装置的复合加热结构及循环加热式连接方式缩短了预热时间,只需3~5分钟即可放出大量热水,既方便了使用者又节约了水和电。3.绝缘十字架与电热丝构成的电热芯稳定、性能好。4.温度易调,使用方便。5.风扇转速不变,利用风量调节机构控制出风量的大小可延长风扇电机的寿命。6.体积小,最小可达到100×100×400mm占据空间少。7.降温效果比一般电扇好。权利要求1.一种降温、取暖、淋浴多用器,包括外壳、操作开关、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风扇(4)、热交换装置(11)、液汽集装体(14)、进水管(16)和出水管(18),外壳由箱体状主壳体(2)和上盖(24)组成,主壳体(2)的一侧面上部开有出风口(15)、下部开有进风口(3),主壳体(2)的内腔下部设置有中心部位开有风道的支撑板(5),风扇(4)位于支撑板(5)之下并安装在主壳体(2)的内底面,水加热装置至少设置两个,它们安装在支撑板(5)上,相互间由导管(10)连通形成循环加热,液汽集装体(14)为薄壳容器,固定在主壳体(2)的内壁,热交换装置(11)的一端与一水加热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液汽集装体(14)相连,并设置有控制液汽进入的电磁阀(12),进水管(16)安装在与热交换装置(11)相连的水加热装置上,出水管(18)安装在液汽集装体(14)上,液汽集装体(14)与另一水加热装置由连接管(25)导通,温度控制装置由安装在液汽集装体(14)上的热电偶(13)、温度显示仪表(17)、继电器(27)及恒温显示灯(19)、加热显示灯(20)组成,操作开关由电源开关(23)、功能转换开关(22)和冷热风控制开关(21)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取暖、淋浴多用器,其特征在于水加热装置由电热芯(6)、绝缘层(31)、内墙管(7)、外墙管(8)、电热套(9)组成复合加热结构,电热芯(6)位于设置有绝缘层(31)的内墙管(7)中,电热套(9)套装在外墙管(8)外侧壁,内墙管(7)与外墙管(8)套装围成的空间是盛水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温、取暖、淋浴多用器,其特征在于电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温、取暖、淋浴多用器,包括外壳、操作开关、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风扇(4)、热交换装置(11)、液汽集装体(14)、进水管(16)和出水管(18),外壳由箱体状主壳体(2)和上盖(24)组成,主壳体(2)的一侧面上部开有出风口(15)、下部开有进风口(3),主壳体(2)的内腔下部设置有中心部位开有风道的支撑板(5),风扇(4)位于支撑板(5)之下并安装在主壳体(2)的内底面,水加热装置至少设置两个,它们安装在支撑板(5)上,相互间由导管(10)连通形成循环加热,液汽集装体(14)为薄壳容器,固定在主壳体(2)的内壁,热交换装置(11)的一端与一水加热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液汽集装体(14)相连,并设置有控制液汽进入的电磁阀(12),进水管(16)安装在与热交换装置(11)相连的水加热装置上,出水管(18)安装在液汽集装体(14)上,液汽集装体(14)与另一水加热装置由连接管(25)导通,温度控制装置由安装在液汽集装体(14)上的热电偶(13)、温度显示仪表(17)、继电器(27)及恒温显示灯(19)、加热显示灯(20)组成,操作开关由电源开关(23)、功能转换开关(22)和冷热风控制开关(21)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继业
申请(专利权)人:文继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