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张引流板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89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张引流板夹具,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开口锁闭组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开口锁闭组件连接,第一夹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槽,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扣合后形成夹持孔,耐张引流板夹持在夹持孔内;第一夹持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限位孔,第二夹持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与耐张引流板的连接螺母配合设置,第二限位孔与耐张引流板的连接螺栓的端头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耐张引流板夹具,夹持在耐张引流板上,确保耐张引流板上的连接螺栓不易发生松动,实现耐张引流板的紧固,彻底解决因引流板上螺栓松动引起发热的重要问题。

A kind of fixture for strain drainag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张引流板夹具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张引流板夹具。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由于长期暴露在野外,在长时间、满负荷、压极限运行下,导线连接件受到环境的影响或被破坏时,造成松动出现接触电阻过大,引起发热,甚至还会出现连接头脱落状况。电力运行维护单位每年均需要直升飞机对耐张引流板进行红外检测、诊断,检测后发现一些耐张引流板的接触电阻大,会引起耐张引流板过热,不满足运行要求,给输电线路运行造成极大影响。为了确保不中断供电,对于耐张引流板过热问题,一般采取不停电作业处理,即带电作业处理。现有技术的通常做法是用一条带有夹具的软铜线夹紧在耐张引流板两侧的导线上进行短接分流,等耐张引流板降温后,再打开进行检查、处理。但都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张引流板夹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彻底解决因引流板上螺栓松动引起发热的重要问题,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过程简单和便于携带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张引流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开口锁闭组件,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锁闭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扣合后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形成夹持孔,所述夹持孔与两个装配在一起的耐张引流板吻合,两个装配在一起的耐张引流板夹持在所述夹持孔内;所述第一夹持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夹持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耐张引流板的连接螺母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耐张引流板的连接螺栓的端头配合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张引流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开口锁闭组件,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锁闭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扣合后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形成夹持孔,所述夹持孔与两个装配在一起的耐张引流板吻合,两个装配在一起的耐张引流板夹持在所述夹持孔内;所述第一夹持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夹持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耐张引流板的连接螺母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耐张引流板的连接螺栓的端头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张引流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锁闭组件包括第一夹座、第二夹座、调节螺杆和调节螺帽,所述第一夹座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所述第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辉琨谭永殿唐勇黄世权赵龙覃宏坚陈小龙黎旭李克华王明伟许华科朱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