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48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属于输电线路技术领域,所述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包壳体、压紧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壳体顶端镶嵌连接有环形支撑杆,所述壳体外侧贯通连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外侧间隙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顶端过盈连接有螺母A,所述壳体内侧安装有螺杆A,所述螺杆A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D,所述壳体外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顶端过盈连接有压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环形支撑杆进行支撑壳体,增加壳体的刚度,通过加固螺纹进行增大摩擦,通过固定槽A对内径较大电线进行固定,再通过固定槽B对内径较小的电线固定,将拨片上下进行拨动,对螺母E进行锁定,防止螺母E松动。

A new type of crimp type strain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
技术介绍
耐张线夹是指用于固定导线,以承受导线张力,并将导线挂至耐张串组或杆塔上的金具,耐张线夹按结构和安装条件的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耐张线夹要承受导线或避雷线的全部拉力,线夹握力不小于被安装导线或避雷线额定抗拉力的90,但不作为导电体。这类线夹在导线安装后还可以拆下,另行使用。该类线夹有螺栓型耐张线夹和楔型耐张线夹等。第二类:耐张线夹除承受导线或避雷线的全部拉力外,又作为导电体。因此这类线夹一旦安装后,就不能再行拆卸,又称为死线夹。由于是导电体,线夹的安装必须遵守有关安装操作规程的规定认真进行。但是现有的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压接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繁琐,壳体刚度较低,压接线路容易滑动,压接线路时线路容易滚动,不易进行固定,且压紧螺母容易松动,且压紧效果也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通过环形支撑杆进行支撑壳体,增加壳体的刚度,避免折弯变形,通过压紧装置进行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包壳体(1)、压紧装置(12)和支撑装置(13),所述壳体(1)顶端镶嵌连接有环形支撑杆(2),所述壳体(1)外侧贯通连接有U型杆(1202),所述U型杆(1202)外侧间隙连接有垫片(4),所述垫片(4)顶端过盈连接有螺母A(3),所述壳体(1)内侧安装有螺杆A(5),所述螺杆A(5)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D(11),所述壳体(1)外侧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13),所述支撑装置(13)顶端过盈连接有压紧装置(12),所述壳体(1)右端贯通连接有螺杆D(16),所述壳体(1)左端安装有螺杆B(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压接型耐张线夹包壳体(1)、压紧装置(12)和支撑装置(13),所述壳体(1)顶端镶嵌连接有环形支撑杆(2),所述壳体(1)外侧贯通连接有U型杆(1202),所述U型杆(1202)外侧间隙连接有垫片(4),所述垫片(4)顶端过盈连接有螺母A(3),所述壳体(1)内侧安装有螺杆A(5),所述螺杆A(5)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D(11),所述壳体(1)外侧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13),所述支撑装置(13)顶端过盈连接有压紧装置(12),所述壳体(1)右端贯通连接有螺杆D(16),所述壳体(1)左端安装有螺杆B(6),所述螺杆B(6)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C(10),所述壳体(1)内侧间隙连接有螺杆C(7),所述螺杆C(7)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B(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塔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