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88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生产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外护管;所述上模的下部开设有上发泡腔,下模的上部开设有下发泡腔,所述上发泡腔的两端设置有上侧板,所述上侧板的下部中心开设有上半圆孔,所述下发泡腔的两端设置有下侧板,所述下侧板的下部中心开设有下半圆孔,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时所述上发泡腔和所述下发泡腔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的发泡型腔、所述上半圆孔和所述下半圆孔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的内管穿孔,所述发泡型腔和所述内管穿孔同心;所述外护管包括相互扣合成筒的上护壳和下护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升聚氨酯层的密度、提高了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生产效率,上手快,易于使用。

A kind of production mould for special-shaped prefabricated insulation pipe fit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生产模具
本技术属于预制保温管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制造预制直埋保温管件,采用的基本是管套管技术,其中外护管与工作管道(通常是钢管)间,采用塑料支架、木块等材料作为支撑同心的技术手段,然后再在外护管和工作管道件注射聚氨酯进行发泡;而在生产预制的保温弯头或三通等异型预制保温管件时,为了使外护管的形状与内管的形状相符合,目前常规的做法是按照预设的形状对聚乙烯外护管进行切割,之后依据弧度将切割后的聚乙烯外护管套在钢管外进行拼接,再在接缝处进行固定和密封处理,最后将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两端进行封堵,再从一端或是两端向异型预制保温管件内注射聚氨酯发泡料,最后聚氨酯发泡料固定成型,去除异型预制保温管件两端的密封装置并对两端面进行整平即完成了整个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制作;从上述步骤可以看出,整个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制作流程还需支架等耗材,和捆绑支撑的步骤、步骤繁多、耗费工时、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生产模具,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外护管;/n所述上模(1)的下部开设有上发泡腔,下模(2)的上部开设有下发泡腔,所述上发泡腔的两端设置有上侧板,所述上侧板的下部中心开设有上半圆孔(13),所述下发泡腔的两端设置有下侧板,所述下侧板的下部中心开设有下半圆孔(25),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合模时所述上发泡腔和所述下发泡腔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的发泡型腔、所述上半圆孔(13)和所述下半圆孔(25)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的内管穿孔,所述发泡型腔和所述内管穿孔同心;所述上模(1)上布设有一个以上的用于注射聚氨酯发泡料的注射孔(14);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外护管;
所述上模(1)的下部开设有上发泡腔,下模(2)的上部开设有下发泡腔,所述上发泡腔的两端设置有上侧板,所述上侧板的下部中心开设有上半圆孔(13),所述下发泡腔的两端设置有下侧板,所述下侧板的下部中心开设有下半圆孔(25),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合模时所述上发泡腔和所述下发泡腔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的发泡型腔、所述上半圆孔(13)和所述下半圆孔(25)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的内管穿孔,所述发泡型腔和所述内管穿孔同心;所述上模(1)上布设有一个以上的用于注射聚氨酯发泡料的注射孔(14);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通过锁紧装置进行合模;
所述外护管包括相互扣合成筒的上护壳(5)和下护壳(6),所述上护壳(5)和下护壳(6)扣接后的外径等于所述发泡型腔的内径,所述上护壳(5)上对应所述注射孔(14)设置有注射过孔(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1)两侧的上翼(12)、设置在下模(2)两侧的下翼(22)和用于将上翼(12)和下翼(22)锁紧固定的固定螺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长边两侧向下突出设置有定位凸(54),在上模(1)和下模(2)合膜时,所述定位凸(54)刚好位于所述下模(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预制保温管件的生产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朋张向辉张娇
申请(专利权)人:三杰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