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卿廉专利>正文

一种抗防地震全自动安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8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防地震全自动安全床,包括床头架、床尾架、一对床侧架、床垫架、活动床盖、中心控制系统,床头架、床尾架、床侧架间构成一个床的基本框架,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上设有滑轨及链轮传动机构总成,此总成通过链条控制床垫架及活动床盖的升降;中心控制系统是一个振动感应开关,它装在床头架上控制链轮传动机构总成的开启。其优点是抗震、防震性能好,无需能源,可长期设防,且床为分体组合,拆装、搬运方便,适合家庭使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防地震全自动安全床,属于人类生活用品中的床。二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人类不可抗拒的特大自然灾害之一。目前,世界上的科学技术仍不能准确地解决短临跟踪预报。如何预防地震,至今尚属世界一大难题。地震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财物损坏,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人身伤亡,特别是当地震发生在夜间人们熟睡时,造成的人身伤亡会更大。为了尽量减少和避免地震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人们在房屋等多项领域都进行着不懈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对人们睡觉时所使用的床进行了很多抗防地震方面的研究。经初步检索知国内专利有“防震床”,申请号91208292.5,其结构是三个侧面均固定有床头,床面上方设有一个顶盖;“组合式抗震床”;申请号92229108.X,该抗震床的床架上设有三道抗震框架,顶部、床头和床侧均设有防护网等。国外有日本专利“震灾用安全床”,公开号特开平8-284463,该安全床是在睡床的四角处设有四根立柱,在立柱顶端设有一个防护网;日本专利“灾害安全装置”,公开号特开平9-38229,该安全装置也是在家庭睡床上部空间设有一长方体结构架。纵观上述专利申请案,其特点是在睡床的上方设有一个简易的防护架,而不是将床体和防震装置结合为一个整体。上述抗震床不适应现代家庭美观居室使用,即居室环境和使用空间受到一定影响。本申请人于1996年曾向中国专利局提出过名称为“一种抗(防)地震全自动安全床”,申请号为96219844.7和96111121.6的两项专利申请,虽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但在结构上以及使用的可靠性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平时使用与家庭睡床一样舒适,外形美观大方,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中心控制系统可迅速启动,两秒钟内完成全部设防动作,使床变为一个自锁、坚固的面包型刚性框架结构,可承受强大负荷的冲击,可避免人身受到地震伤害的抗防地震全自动安全床。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床头架、床尾架、一对床侧架、床垫架、活动床盖、中心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床头架、床尾架、一对床侧架之间通过刚性组合联接构成一个床的基本框架,床头架和床尾架在结构上基本是对称的,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上各设有一条滑轨,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中分别对称地设有两根竖直的立柱,在立柱之间设有横梁,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上均设有一套链轮传动机构总成,床头架和床尾架上的两套链轮传动机构总成,通过一根传动轴的联接实现同步动作,活动床盖由多根两端设有滑轮的横梁以及链片组成,链片设在每两根横梁的两个端部,将横梁联接在一起,活动床盖为两个,分别设在两个床侧架的内侧,其两端的滑轮分别嵌于床头架和床尾架的滑轨上,且每个活动床盖的两端均与床头架和床尾架上的链轮传动机构总成上的两条对称的链条连接,床垫架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在其两端各设有两个联接块,每个联接块均与链轮传动机构总成的一条链条联接,在其两端还分别设有两个导向轮,每个导向轮均与床头架和床尾架上的一根立柱相嵌合滚动,使床垫架可在限定空间内,沿立柱自由上下升降,中心控制系统设在床头架的横梁上,它是一个振动感应开关,它通过磁力控制床头架上的链轮传动机构总成的开启。本技术的优点是1、抗震、防震、防尘、防风、防雨、防窒息、防晒、震后床内空间大,震后人在床内可躺可坐。2、中心控制装置长期设防,不需要外接任何能源,是利用地震产生的加速度为动力,并利用磁力开启链轮传动机构总成,灵敏度高,且准确、安全、可靠。3、该床为分体组合式,拆装、搬运方便,联结牢靠,结构合理,外型尺寸可与国际床体标准接轨,设计新颖,可与现行家用席梦思床相媲美,可充分利用居室的使用空间。4、床体主体框架采用的是高强度耐候钢,抗冲击性能强,耐腐蚀,使用寿命可达百年以上。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床盖合拢后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中心控制系统启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中心控制系统的启动动作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活动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床头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床尾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床侧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图12为床垫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床头架1、床尾架7、一对床侧架6、床垫架4、活动床盖8、中心控制系统3,床头架1、床尾架7、一对床侧架6之间采用螺栓联接构成一个长方体的床的基本框架,床头架1和床尾架7在结构上基本是对称的,在床头架1和床尾架7的边沿各设有一条滑轨54,为了床体的美感,在床头架1和床尾架7的滑轨54上方设有护罩2,在床头架1和床尾架7的中间分别对称地设有两根竖直的立柱55,两根立柱55间设有横梁70,在床头架1的立柱间还设有横梁67,在横梁67上设有固定板71。在床头架1和床尾架7上均设有一套链轮传动机构总成,设在床头架1上的链轮传动机构总成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链齿轮58、链滑轮53、60、链轮68、棘链轮76、棘爪74、链条56、61、57、69,链齿轮58通过固定架59设在床头架1的中上部,链滑轮53、60对称地设在床头架1的两边,绕在链滑轮53、60上的两组链条56分别通过一对链齿轮58与两个活动床盖8联接,棘链轮76设在床头架1的下端,并通过链条69与链齿轮58中的一个链轮联接,链齿轮58中的另一个链轮则通过链条57与靠联接架66设在横梁70上的链轮68联接,棘爪74设在棘链轮76的上方,由一个与立柱55铰接并装有复位弹簧的铰链杆73固定,在棘爪74的上端设有磁块72,在链滑轮53、60上均绕有链条61,链条61的一端与床垫架4上的联接块92联接,设在床尾架7上的链轮传动机构总成与设在床头架1上的结构基本一致,只是将棘链轮76换成了普通链轮83,且没有棘爪,在棘链轮76与链轮83间设有同步传动轴81。活动床盖8由多根两端设有滑轮52的横梁51以及链片50组成,链片50设在每两根横梁51的两个端部,将横梁51联接在一起,活动床盖8为两个,分别设在两个床侧架6的内侧,其两端的滑轮52分别嵌于床头架1和床尾架7的滑轨54中。床垫架4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由框架89、横板93组成,在其两端各设有两个联接块92,每个联接块92均与一条链条61联接,在其两端还分别设有两个导向轮90,每个导向轮90均与床头架1和床尾架7的一根立柱55相嵌合并可沿立柱55滚动,使床垫架4可在限定空间内,沿立柱55自由上下升降,在床垫架4的上方设有床垫5。床侧架6由联接板84、联接板85、横梁86、立柱87、横梁88组成,联接板84、85分别与横梁86、88焊接,立柱87与横梁86、88焊接。中心控制系统3安装在床头架1的固定板71上,它是一个振动感应开关,由启动器部分和启动动作部分构成启动器部分包括手柄9、固定套10、立杆11、压簧12、中杆13、横板14、备母15、固定套16、横板17、中杆18、关节轴承座19、弹簧20、中杆21、锤关22、备母23、外筒24、横板31、备母32、固定套33、立板34、备母35、固定套36、拉簧37、横杆38、铰链座39、横板40、备母41、备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防地震全自动安全床,包括床头架、床尾架、一对床侧架、床垫架、活动床盖、中心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床头架、床尾架、一对床侧架之间通过刚性组合联接构成一个床的基本框架,床头架和床尾架在结构上基本是对称的,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上各设有一条滑轨,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中分别对称地设有两根竖直的立柱,在立柱之间设有横梁,在床头架和床尾架上均设有一套链轮传动机构总成,床头架和床尾架上的两套链轮传动机构总成,通过一根传动轴的联接实现同步动作,活动床盖由多根两端设有滑轮的横梁以及链片组成,链片设在每两根横梁的两个端部,将横梁联接在一起,活动床盖为两个,分别设在两个床侧架的内侧,其两端的滑轮分别嵌于床头架和床尾架的滑轨上,且每个活动床盖的两端均与床头架和床尾架上的链轮传动机构总成上的两条对称的链条连接,床垫架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在其两端各设有两个联接块,每个联接块均与链轮传动机构总成的一条链条联接,在其两端还分别设有两个导向轮,每个导向轮均与床头架和床尾架上的一根立柱相嵌合滚动,使床垫架可在限定空间内,沿立柱自由上下升降,中心控制系统设在床头架的横梁上,它是一个振动感应开关,它通过磁力控制床头架上的链轮传动机构总成的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卿廉
申请(专利权)人:贾卿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