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针式快充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78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针式快充数据线,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尾插部分安装有转接头,且转接头和插接头相连接,所述转接头包含有插头、第一转接PCB板、第二转接PCB板、第一磁铁和固定白胶,所述转接头尾端凹陷处内部设置有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插接头包含有隔离白胶、第二磁铁、发光转接PCB、线材、网尾、外壳和固定胶,所述插接头顶端凸出处设置有接触弹针。该弹针式快充数据线,本技术功能充电功能、数据传输功能和磁吸可转动功能,通过设置三根弹针作为导通介质,其中中间的为+级,两侧分别设置一根D+和一根D—,外侧的一圈磁铁作为负极;这种结构也可以转动,同时能导电充电功能,以及数据传输功能。

A kind of quick charging data line of spring needle 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针式快充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磁吸数据线
,具体为一种弹针式快充数据线。
技术介绍
目前的磁吸充电技术很普及,磁吸数据线可以磁芯相接方便快捷,还可以实现转动功能,为了达到可以充电与传输数据的功能,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多使用转接头和移动设备相连接,再使用磁吸可拆分的插接头、利用弹针和线圈的接触实现通电以及数据传输功能。例如现有专利申请的CN201910045151.1;现有的这个技术解决了磁吸充电同时能传输数据的功能,数据线与转接头之间可以转动;其技术方案是通过7条弹片与充电转接头磁吸相连导通,其中的7条弹片的中间弹片为+极,依次排出为D+、D-、-级,两侧对称排布;其导通原理是:中间+极为固定连接转接头正极接触点,D+、D-与-级都是双弹片与转接头的双接触圈导通,双接触的目的是为了在转动中,保证有一侧是接通的不至于断开连接;这样的设计有几大缺点:由于产品体积原因,7个弹片都需要限制的较小,导致导电量较小,有时其中一个断开还会影响导通能力;影响导通能力就会影响快充和数据传输效率;其次弹片太小很容易损坏。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针式快充数据线,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尾插部分安装有转接头(2),且转接头(2)和插接头(3)相连接,所述转接头(2)包含有插头(8)、第一转接PCB板(9)、第二转接PCB板(10)、第一磁铁(11)和固定白胶(12),且插头(8)的尾端和第一转接PCB板(9)相连接,并且第一转接PCB板(9)、第二转接PCB板(10)和第一磁铁(11)均位于固定白胶(12)的内部,所述转接头(2)尾端凹陷处内部设置有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和第三线圈(6),所述插接头(3)包含有隔离白胶(13)、第二磁铁(14)、发光转接PCB(15)、线材(16)、网尾(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针式快充数据线,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尾插部分安装有转接头(2),且转接头(2)和插接头(3)相连接,所述转接头(2)包含有插头(8)、第一转接PCB板(9)、第二转接PCB板(10)、第一磁铁(11)和固定白胶(12),且插头(8)的尾端和第一转接PCB板(9)相连接,并且第一转接PCB板(9)、第二转接PCB板(10)和第一磁铁(11)均位于固定白胶(12)的内部,所述转接头(2)尾端凹陷处内部设置有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和第三线圈(6),所述插接头(3)包含有隔离白胶(13)、第二磁铁(14)、发光转接PCB(15)、线材(16)、网尾(17)、外壳(18)和固定胶(19),且发光转接PCB(15)的两侧分别与线材(16)和第二磁铁(14)相连接,并且隔离白胶(13)、第二磁铁(14)和发光转接PCB(15)均位于外壳(18)内部,所述插接头(3)顶端凸出处设置有接触弹针(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富军段斌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忠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