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颖诗专利>正文

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732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其结构包括固定臂、转动接头、连接杆、固定机构、外框架、螺纹孔、支撑板、转动蜗杆,转动接头与固定臂为铰链连接,连接杆左端与转动接头为固定连接,连接杆右端与固定机构相连接,螺纹孔与外框架为一体化结构,螺纹孔以外框架中心轴均匀设置有三个,支撑板固定安装于两个外框架之间,支撑板以外框架中心轴均匀设置有三个,转动蜗杆与螺纹孔相啮合,固定臂包括第一固定块、弹簧、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箍、第二固定箍、六角头细杆螺栓、固定凹块、凸块,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固定后可以对天线高度进行调节,提高了信号的接收和传递。

An antenna support f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
本技术是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属于天线支架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必须要架设相当数量的移动通信天线才能满足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信号覆盖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人口密集地区逐步架设了相当数量的移动通信天线,移动通信天线的架设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到通信天线支架。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0841523.8的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其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平行设置且通过立柱连接,第二固定盘活动连接在通信杆顶端,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侧面均开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多组滑块,在每组滑块中,上方滑块外侧固定有连接耳,下方滑块外侧固定有弧形杆,连接耳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下端固定有套环,套环套接在弧形杆上,且弧形杆上均匀等间距的开有多个销轴孔,套环上开有销轴孔,弧形杆与套环之间通过销轴插接在相应销轴孔中进行固定,但是该现有技术由于结构的局限性,固定后无法对天线高度进行调节,影响信号的接收和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以解决现有由于结构的局限性,固定后无法对天线高度进行调节,影响信号的接收和传递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其结构包括固定臂、转动接头、连接杆、固定机构、外框架、螺纹孔、支撑板、转动蜗杆,所述转动接头与固定臂为铰链连接,所述连接杆左端与转动接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右端与固定机构相连接,所述螺纹孔与外框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孔以外框架中心轴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外框架设置有前后两个,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于两个外框架之间,所述支撑板以外框架中心轴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转动蜗杆与螺纹孔相啮合,所述固定臂包括第一固定块、弹簧、第二固定块,所述弹簧安装于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与固定臂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嵌入安装于外框架内,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箍、第二固定箍、六角头细杆螺栓、固定凹块、凸块,所述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凸块通过六角头细杆螺栓与固定凹块进行连接,所述固定凹块与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焊接于第二固定箍上。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呈三角形状。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蜗杆末端贴合于固定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配合后中心呈圆状。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蜗杆首端为把手状。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作人员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将天线主体安装于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内,通过螺栓将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进行固定连接,当需要对天线主体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对转动蜗杆向内进行转动,转动蜗杆转动后将带动固定臂向内进行移动,固定臂向内移动的同时将带动第一固定块通过弹簧拉伸进行移动,当固定臂向内移动时,将使得连接杆左端通过转动接头与固定臂铰接处进行向上移动,右侧固定凹块与凸块通过六角头细杆螺栓进行连接同样可以使得第一固定箍与第二固定箍进行上升,该装置通过转动转动蜗杆从而使得内部进行上升,从而达到对天线主体进行向上调节,下降则对转动蜗杆反转,该装置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固定后可以对天线高度进行调节,提高了信号的接收和传递。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的外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的转动蜗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的固定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的第二固定块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臂-1、转动接头-2、连接杆-3、固定机构-4、外框架-5、螺纹孔-6、支撑板-7、转动蜗杆-8、第一固定块-11、弹簧-12、第二固定块-13、第一固定箍-41、第二固定箍-42、六角头细杆螺栓-43、固定凹块-44、凸块-4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固定臂1、转动接头2、连接杆3、固定机构4、外框架5、螺纹孔6、支撑板7、转动蜗杆8,所述转动接头2与固定臂1为铰链连接,所述连接杆3左端与转动接头2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右端与固定机构4相连接,所述螺纹孔6与外框架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孔6以外框架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外框架5设置有前后两个,所述支撑板7固定安装于两个外框架5之间,所述支撑板7以外框架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转动蜗杆8与螺纹孔6相啮合,所述固定臂1包括第一固定块11、弹簧12、第二固定块13,所述弹簧12安装于第一固定块11与第二固定块13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与固定臂1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3嵌入安装于外框架5内,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箍41、第二固定箍42、六角头细杆螺栓43、固定凹块44、凸块45,所述第一固定箍41与第二固定箍4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凸块45通过六角头细杆螺栓43与固定凹块44进行连接,所述固定凹块44与连接杆3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凸块45焊接于第二固定箍42上,所述外框架5呈三角形状,所述转动蜗杆8末端贴合于固定臂1,所述第一固定箍41与第二固定箍42配合后中心呈圆状,所述转动蜗杆8首端为把手状,所述外框架5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所述第一固定箍41与第二固定箍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例如,工作人员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将天线主体安装于第一固定箍41与第二固定箍42内,通过螺栓将第一固定箍41与第二固定箍进行固定连接,当需要对天线主体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对转动蜗杆8向内进行转动,转动蜗杆8转动后将带动固定臂1向内进行移动,固定臂1向内移动的同时将带动第一固定块11通过弹簧12拉伸进行移动,当固定臂1向内移动时,将使得连接杆3左端通过转动接头2与固定臂1铰接处进行向上移动,右侧固定凹块44与凸块45通过六角头细杆螺栓43进行连接同样可以使得第一固定箍41与第二固定箍42进行上升,该装置通过转动转动蜗杆8从而使得内部进行上升,从而达到对天线主体进行向上调节,下降则对转动蜗杆8反转。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固定臂(1)、转动接头(2)、连接杆(3)、固定机构(4)、外框架(5)、螺纹孔(6)、支撑板(7)、转动蜗杆(8),所述转动接头(2)与固定臂(1)为铰链连接,所述连接杆(3)左端与转动接头(2)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右端与固定机构(4)相连接,所述螺纹孔(6)与外框架(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孔(6)以外框架(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外框架(5)设置有前后两个,所述支撑板(7)固定安装于两个外框架(5)之间,所述支撑板(7)以外框架(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转动蜗杆(8)与螺纹孔(6)相啮合,所述固定臂(1)包括第一固定块(11)、弹簧(12)、第二固定块(13),所述弹簧(12)安装于第一固定块(11)与第二固定块(13)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与固定臂(1)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3)嵌入安装于外框架(5)内,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箍(41)、第二固定箍(42)、六角头细杆螺栓(43)、固定凹块(44)、凸块(45),所述第一固定箍(41)与第二固定箍(4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凸块(45)通过六角头细杆螺栓(43)与固定凹块(44)进行连接,所述固定凹块(44)与连接杆(3)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凸块(45)焊接于第二固定箍(4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固定臂(1)、转动接头(2)、连接杆(3)、固定机构(4)、外框架(5)、螺纹孔(6)、支撑板(7)、转动蜗杆(8),所述转动接头(2)与固定臂(1)为铰链连接,所述连接杆(3)左端与转动接头(2)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右端与固定机构(4)相连接,所述螺纹孔(6)与外框架(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孔(6)以外框架(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外框架(5)设置有前后两个,所述支撑板(7)固定安装于两个外框架(5)之间,所述支撑板(7)以外框架(5)中心轴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转动蜗杆(8)与螺纹孔(6)相啮合,所述固定臂(1)包括第一固定块(11)、弹簧(12)、第二固定块(13),所述弹簧(12)安装于第一固定块(11)与第二固定块(13)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与固定臂(1)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3)嵌入安装于外框架(5)内,所述固定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颖诗
申请(专利权)人:郑颖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