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702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涉及车辆的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动力电池下箱体包括:边梁和底板,所述边梁围成一封闭的外框,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梁的一侧表面连接,将所述边梁围成的框形架体封盖;其中,所述边梁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边梁的与连接所述底板表面向背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通所述边梁腔体的通孔;螺套,所述螺套具有螺纹盲孔,所述螺套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与所述边梁压铆连接。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能够将边梁的壁厚设置的较薄,减轻边梁的重量,进而使动力电池下箱体轻量化。

Power battery lower box and powe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电能供应装置,由动力电池箱体和设置在动力电池箱体内的电致组构成。为了保证动力电池的结构强度以及对动力电池的电池组进行保护,动力电池的外部设置有电池箱体,电池箱体由上箱体和下箱体构成,为了使电池箱体具有较低的重量,以满足车辆对轻量化的需求,使用铝合金型材作为下箱体的边梁和横梁。动力电池的箱体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功能,避免水进入动力电池的箱体中对电池组造成绝缘的问题。其中,为了使动力电池的下箱体与上箱体紧密的连接,需要在下箱体的边梁的连接孔中设置螺纹钢套,以便形成的螺纹孔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与螺栓连接,进而通过螺栓将上箱体和下箱体连接在一起。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螺纹钢套进入边梁的腔体,而导致水从边梁的腔体进入电池,所以需要增加边梁的厚度。这样便导致了用于制造边梁的铝合金型材的壁厚过大,导致动力电池的箱体重量增加,无法满足车辆对轻量化的需求。所以上述技术问题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包括:边梁和底板,所述边梁围成一封闭的外框,所述底板覆盖所述边梁的一侧表面,将所述边梁围成的框形架体封盖;其中,所述边梁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边梁连接所述底板相背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的通孔;螺套,所述螺套具有螺纹盲孔,所述螺套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边梁的通孔密封连接。具体地,所述螺套为压铆螺套,所述盲孔由所述边梁相对的一侧表面向腔体延伸,且所述盲孔与所述压铆螺套同轴。具体地,所述压铆螺套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通孔内壁具有与所述外壁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具体地,所述压铆螺套位于所述边梁另一侧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的一周为锯齿结构;所述通孔包括沿所述边梁表面向所述腔体方向的第一阶孔和第二阶孔,所述第一阶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阶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阶孔内壁设置所述内螺纹;其中,当所述压铆螺套与所述通孔装配时,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阶孔过盈配合,所述压铆螺套翻边一侧的端面与所述边梁的另一侧表面平齐。具体地,所述压铆螺套的翻边与所述外螺纹之间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密封圈;其中,当所述压铆螺套与所述通孔装配时,所述密封圈弹性挤压在所述翻边和所述通孔的所述第一阶孔与所述第二阶孔间的台阶之间。具体地,所述通孔的台阶表面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密封圈的直径,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台阶抵顶且部分压入所述环形槽中。具体地,所述第一阶孔的孔壁设置有一周锯齿槽,所述翻边的锯齿结构与所述锯齿槽配合。具体地,所述盲孔为台阶孔,包括从从位于所述边梁另一侧表面的一端向所述压铆螺套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三阶孔和第四阶孔,所述第三阶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阶孔的直径,所述第四阶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具体地,所述边梁连接所述底板相背的另一侧表面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且每个通孔中均穿设有所述压铆螺套。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下箱体,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边梁围成的外框中部,所述横梁的两端与所述边梁连接。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池下箱体;所述动力电池下箱体包括:边梁和底板,所述边梁围成一封闭的外框,所述底板覆盖所述边梁的一侧表面,将所述边梁围成的框形架体封盖;其中,所述边梁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边梁连接所述底板相背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的通孔;螺套,所述螺套具有螺纹盲孔,所述螺套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边梁的通孔密封连接。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池下箱体;所述动力电池下箱体包括:边梁和底板,所述边梁围成一封闭的外框,所述底板覆盖所述边梁的一侧表面,将所述边梁围成的框形架体封盖;其中,所述边梁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边梁连接所述底板相背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的通孔;螺套,所述螺套具有螺纹盲孔,所述螺套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边梁的通孔密封连接。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及动力电池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其边梁与连接所述底板表面相背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通腔体的通孔,并在通孔中设置螺套,该螺套与通孔密封连接。螺套的螺纹盲孔能够与动力电池的上箱体连接。由于本申请螺套与边梁的连接为密封连接,使螺套能够伸入腔体中,从而减小边梁的壁厚,达到动力电池下箱体减重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B-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铆螺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压铆螺套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0-动力电池下箱体,1-边梁,11-通孔,12-第一阶孔,13-第二阶孔,2-压铆螺套,20-盲孔,21-翻边,22-锯齿结构,23-第三阶孔,24-第四阶孔,25-环形凹槽,26-密封圈,3-横梁,4-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10,其包括:边梁1和底板4,所述边梁1围成一封闭的外框,所述底板4覆盖所述边梁的一侧,将所述边梁1围成的框形架体封盖。边梁1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边梁1连接所述底板4相背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通所述边梁1腔体的通孔11;螺套,所述螺套具有螺纹盲孔,优选为所述压铆螺套2,所述螺套穿设在所述通孔11中并与所述边梁1压铆且密封的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所述的边梁为型材,该型材包括中空的型腔。具体的,动力电池是为电动能的汽车的驱动电机提供电能的装置,其可以由多个电池单元组合制成。电池箱体是容纳上述的多个电池单元的外箱体,用于提供容纳空间,以及提供保护外壳,保护内部的电池单元免受水、尘等侵害,以及保护内部的电池单元免受碰撞的损伤。电池箱体可以由动力电池上箱体和动力电池下箱体10构成,二者可以通过螺栓的连接而形成密封的容纳空间。其中,为了使动力电池下箱体10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及避免重量过大,可以使用铝合金板制作底板4,并使用铝合金型材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边梁和底板,所述边梁围成一封闭的外框,所述底板覆盖所述边梁的一侧表面,将所述边梁围成的框形架体封盖;/n其中,所述边梁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边梁连接所述底板相背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的通孔;/n螺套,所述螺套具有螺纹盲孔,所述螺套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边梁的通孔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梁和底板,所述边梁围成一封闭的外框,所述底板覆盖所述边梁的一侧表面,将所述边梁围成的框形架体封盖;
其中,所述边梁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边梁连接所述底板相背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的通孔;
螺套,所述螺套具有螺纹盲孔,所述螺套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边梁的通孔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套为压铆螺套,所述盲孔由所述边梁相对一侧表面向腔体延伸,且所述盲孔与所述压铆螺套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铆螺套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通孔内壁具有与所述外壁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铆螺套位于所述边梁另一侧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的一周为锯齿结构;
所述通孔包括沿所述边梁表面向所述腔体方向的第一阶孔和第二阶孔,所述第一阶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阶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阶孔内壁设置所述内螺纹;
其中,当所述压铆螺套与所述通孔装配时,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阶孔过盈配合,所述压铆螺套翻边一侧的端面与所述边梁的另一侧表面平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