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支架、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支架、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包是为新能源汽车的提供行驶动力的重要部件,其主要由电池箱和收容于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构成,电池模组主要有众多电池单体以及支撑这些电池单体的电池支架(或称电池夹具)构成。为防止电池模组在电池箱内晃动,需要在电池箱内配置固定电池模组位置的结构。传统方式为:在电池箱内固定设置与电池模组抵靠布置的竖向隔板,或者采用压板向下压住电池模组。但是上述的模组固定结构,只能从整体上定位箱内的所有电池模组,而单个小模组并未与电池箱直接固定,故在实际应用时单个小模组仍能够在小范围内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池支架、配置这种电池支架的电池模组和配置这种电池模组的电池包,旨在加强电池模组在电池箱内安装位置的稳固程度,防止电池模组在电池箱内松动分离。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支架,包括矩形板状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具有由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围合而成的外缘边,支架本体上制有若干个呈矩阵状分布的且沿着所述支架本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电池插装孔,所述支架本体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一体设置有水平伸出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并且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上均贯通开设有螺钉连接孔。本申请这种电池支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耳上螺钉连接孔的孔轴线与所述第二凸耳上螺钉连接孔的孔轴线平行布置。所述第一凸耳上螺钉连接孔的孔轴线竖直布置。r>所述第一凸耳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凸耳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凸耳布置于所述左侧边和所述下侧边的连接处。所述电池支架为整体注塑结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单体以及支撑所述电池单体的上述结构的电池支架,所述电池单体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电池插装孔中。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和收容于电池箱内的上述结构的电池模组,电池箱的底壁制有螺纹孔,所述电池支架与所述电池箱的底壁通过穿过所述螺钉连接孔而锁入所述螺纹孔中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支架共设置至少两个,其中第一个电池支架的第二凸耳贴靠布置于第二个电池支架的第一凸耳上方,同一颗螺钉自上而下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个电池支架上第二凸耳的螺钉连接孔和第二个电池支架上第一凸耳的螺钉连接孔后、锁入所述螺纹孔。本申请的优点是:1、本申请在电池支架上一体设置了两个凸耳,并于凸耳上设置螺钉连接孔,实际应用时,可利用穿入前述螺钉安装孔中的螺钉将电池支架与电池箱紧固连接,进而将电池模组与电池箱紧固,加强了电池模组在电池箱内安装位置的稳固程度,可避免电池模组在电池箱内松动分离。2、每个电池支架上第二凸耳的底面与第一凸耳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装配时,一个电池支架的第二凸耳贴靠布置于另一个电池支架第一凸耳上方,同一颗螺钉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前述第一个电池支架第二凸耳的螺钉连接孔和第二个电池支架上第一凸耳的螺钉连接孔后、再锁入电池箱底壁的螺纹孔内,如此可提升箱内电池模组的结构紧凑度,节省箱内空间,同时减少螺钉的用量,提升电池模组在电池箱内的安装固定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方便示图,该图1仅示出了电池箱的底壁部分,电池箱的其余部分被隐藏;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3的X部放大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支架的主视图;其中:100-电池支架,200-电池单体,300-底壁,400-水冷板,101-支架本体,102-电池插装孔,103-第一凸耳,104-第二凸耳,1034-螺钉连接孔,301-螺纹孔,302-支撑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会意识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具体细节描述可以被省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组件或材料。在一些例子中,一些实施方式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因此,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图1至图6示出了本申请这种电池包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与一些传统电池包相同的是,该电池包也包括电池箱和收容于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其中电池模组包括众多圆柱形的电池单体200以及支撑这些电池单体的多个电池支架100。参照图5和图6所示,前述电池支架100为整体注塑结构,其包括矩形板状的支架本体101,支架本体101具有由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围合而成的外缘边,支架本体101上制有多个呈矩阵状分布的电池插装孔102,并且每个电池插装孔102均沿着支架本体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前述电池单体200的端部插设于电池插装孔102中,如此实现电池支架100对各电池单体200的支撑固定。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前述支架本体101的左侧边一体设置有水平伸出的第一凸耳103,支架本体的右侧边一体设置有水平伸出的第二凸耳104,并且第一凸耳103和第二凸耳104上均贯通开设螺钉连接孔1034。对应地,上述电池箱的底壁300制有多个螺纹孔301。螺钉(图中未画出)向下穿过电池支架100上的螺钉连接孔1034而锁入电池箱底壁300的螺纹孔301,从而将电池支架100与电池箱底壁300紧固连接在一起,提升了电池模组在电池箱内安装位置的稳固性。为了方便上述螺钉的锁入,本实施例中各电池支架上第一凸耳103的螺钉连接孔1034的孔轴线以及第二凸耳104的螺钉连接孔1034的孔轴线均竖直布置。对应地,电池箱底壁300上的螺纹孔301也竖直延伸。参照图4所示,为提升箱内电池模组的结构紧凑度,节省箱内空间,同时减少螺钉的用量,提升电池模组在电池箱内的安装固定效率,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池支架上第一凸耳103的顶面与第二凸耳104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将电池模组中相邻电池支架100紧挨布置,第一个电池支架100的第二凸耳104贴靠布置于第二个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支架(100),包括矩形板状的支架本体(101),所述支架本体(101)具有由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围合而成的外缘边,所述支架本体(101)上制有若干个呈矩阵状分布的且沿着所述支架本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电池插装孔(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0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一体设置有水平伸出的第一凸耳(103)和第二凸耳(104),并且所述第一凸耳(103)和第二凸耳(104)上均贯通开设有螺钉连接孔(1034)。/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池支架(100),包括矩形板状的支架本体(101),所述支架本体(101)具有由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围合而成的外缘边,所述支架本体(101)上制有若干个呈矩阵状分布的且沿着所述支架本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电池插装孔(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0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一体设置有水平伸出的第一凸耳(103)和第二凸耳(104),并且所述第一凸耳(103)和第二凸耳(104)上均贯通开设有螺钉连接孔(10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103)上螺钉连接孔(1034)的孔轴线与所述第二凸耳(104)上螺钉连接孔(1034)的孔轴线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103)上螺钉连接孔(1034)的孔轴线竖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103)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凸耳(104)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103)布置于所述左侧边和所述下侧边的连接处。
技术研发人员:顾江娜,岳帅,殷玉婷,李相哲,许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