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模组和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611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49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按键模组和移动终端,该按键模组包括:按键板,其中,按键板的第一表面,用于检测按键操作;按键体,固定设置在按键板的第二表面,其中,按键体,能够用于按键信号的产生模组相互作用,第二表面为第一表面的相反面;至少一个限位体,设置在按键板的第二表面,限位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形态和在外力作用时产生的第二形态;在第一形态下,限位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尺寸,在第二形态下,限位体的端部具有第二尺寸,第二尺寸小于第一尺寸。如此,能通过限位体端部的形态变化实现按键模组的卡接,无需额外设置限位支架,简化了移动终端中的零件数量以及安装流程,降低了成本。

Ke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模组和移动终端
本公开涉及□子技□□域,尤其涉及一□按键模组和移□□端。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按键模组可从移动终端的壳体内侧向壳体外侧安装。使用这种按键模组时,需要在移动终端壳体内预留较大的容置空间,减小了移动终端壳体内的可利用空间,限制了其他元件的布局。相关技术中,按键模组还可从移动终端的壳体外侧向壳体内侧安装。对于这种按键模组,在装配时需要在移动终端壳体内利用销钉、钢片等零件固定按键模组,装配过程繁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和移动终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包括:按键板,其中,所述按键板的第一表面,用于检测按键操作;按键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按键体,能够用于与按键信号的产生模组相互作用,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面;至少一个限位体,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第二表面,所述限位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形态和在外力作用时产生的第二形态;在所述第一形态下,所述限位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尺寸,在所述第二形态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组包括:/n按键板;其中,所述按键板的第一表面,用于检测按键操作;/n按键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按键体,能够用于与按键信号的产生模组相互作用,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面;/n至少一个限位体,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第二表面,所述限位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形态和在外力作用时产生的第二形态;在所述第一形态下,所述限位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尺寸,在所述第二形态下,所述限位体的端部具有第二尺寸;其中,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组包括:
按键板;其中,所述按键板的第一表面,用于检测按键操作;
按键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按键体,能够用于与按键信号的产生模组相互作用,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面;
至少一个限位体,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第二表面,所述限位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形态和在外力作用时产生的第二形态;在所述第一形态下,所述限位体的端部具有第一尺寸,在所述第二形态下,所述限位体的端部具有第二尺寸;其中,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的端部包括:
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在外力作用时,从第一形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形态;所述弹性部件还在外力作用撤销后,从所述第二形态恢复到所述第一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的端部包括:
至少一个缺口;其中,在所述第一形态下,所述缺口具有第三尺寸;在所述第二形态下,所述缺口具有第四尺寸;所述第四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的端部还包括:
活动部分和本体;其中,所述缺口至少位于所述活动部分与所述本体之间;
所述活动部分,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向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限位体的端部产生所述第二形态;所述活动部分,还用于在所述外力作用撤销后,向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限位体的端部从所述第二形态恢复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勇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