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启平专利>正文

热水器出水瞬间防烫伤安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57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水器出水瞬间防烫伤安全器,它由储存腔、活塞、大小弹簧及开关环等组成,它可将热水器暂停放水后又恢复使用时出水瞬间产生的极高温热水化解,使热水器在任何时候使用时,用户都可直接将水洒在身上而不产生烫热感。本安全器体积小,安装方便,不用调试,打开水阀后便自动完成整个工作工程。(*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水器的安全装置。热水器使用过程中,短时间停放热水时,主火焰虽已熄,但剩余的热量已足以将停滞在热交换铜管中的水加热到烫伤皮肤的高温,再加上不熄的火种不断放热,更会将已经高温的水续热到极热的程度。当再次放热水时,将首先流出一股极热水流,稍不留意则极易烫伤皮肤。而目前所有的热水器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热水器出水瞬间防烫伤安全器。利用本技术的装置,先将极热水流暂时全部储存起来,然后再慢慢释放与适温的热水混合以消除放水瞬间温度突变现象。采用这种装置的热水器,在任何时间出水时,用户都可以直接将热水器的水洒在身上而没有烫热感。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当再次开启热水器时,极热水流将首先放出,由于数量不多,可设计一个暂时的储存腔,将极热水全部储存在腔内,然后另外一个开关自动打开,将极热水后面跟着放出的适温水直接引到放水口放出,而储存腔内的极热水则慢慢流出,再与适温的水混合一齐放出,达到了化解极热水流的目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是本技术的纵向剖面图。下面分几个不同状态来描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未放热水时,活塞5在大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处在储腔体4的内腔顶部;开关环8在小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处在芯管2的出水孔位置,出水孔关闭。放热水时,开关环8先不动,由于芯管2内腔有上一次使用留下的不烫热水,这就保证了极热水不会进入芯管中通道,而只能经过上端盖3的孔,绕过上定位块1的边缘缺口进入由上端盖3、下端盖7、活塞5、腔体4和芯管2所组成的空腔中,同时将活塞5往下压,活塞5下面的不烫热水则在水压作用下先放出。此时只要开关环8最下端与下端塞11最上端有足够的距离,则开关环8不会被先放出的水流带入下端塞11的有小弹簧9的内腔中,保证了芯管2的出水孔不会被打开,活塞5继续往下移动,当活塞5到达储腔体4的内腔底部时,全部热水已储入到储腔体4的内腔中,此时开关环8则由于活塞5往下压而打开了芯管2的出水孔,热水器中出来的适温水从芯管2的出水孔流出,进入下端塞11的装有小弹簧9的内腔中,同时由于水流带动作用,亦使开关环8克服小弹簧9的弹力进入了下端塞11的内腔中,水流绕过开关环8的边缘及下定位块10的边缘缺口,再经过下端塞11的下端孔流出到花洒。在这个过程中,活塞5在远大于大弹簧6的弹力的水压力作用下,始终都处在内腔的底部,而储存在内腔中的极热水则由活塞5上的小孔大小控制释放量缓慢释放到下面,并与芯管2出水孔流出的适温水混合一起流到花洒。极热水与适温水只要比例合适,则花洒不会洒出烫热水。另一方面,极热水总量少,缓慢释放时间,选择十几秒钟即可。再次停放热水时,开关环8则因失去水压带动力而又回到芯管2的出水孔位置,关闭出水孔,活塞5亦在大弹簧力6作用下回到储腔体4的内腔顶部,整个装置又回到初始状态;再次放热水时,则重复上述工作过程。本技术解决了热水器短暂中断放热水后再次开启时,热水器出水瞬间放出极热水流的问题,提高了现有热水器的安全性能。权利要求一种热水器出水瞬间防烫伤安全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上端盖3、下端盖7、芯管2、腔体4、活塞5、大弹簧6、小弹簧9、开关环8和上下定位块1、10组成,上端盖3、下端盖7、芯管2和腔体4组成一个储存腔,活塞5通过水压及大弹簧6作用可在腔体4内上下移动,开关环8通过水压及小弹簧9作用可在芯管2的出水孔位置与下定位块10之间移动,开关环8处在芯管2的出水孔位置处,或处在下端塞11的内腔中。专利摘要一种热水器出水瞬间防烫伤安全器,它由储存腔、活塞、大小弹簧及开关环等组成,它可将热水器暂停放水后又恢复使用时出水瞬间产生的极高温热水化解,使热水器在任何时候使用时,用户都可直接将水洒在身上而不产生烫热感。本安全器体积小,安装方便,不用调试,打开水阀后便自动完成整个工作工程。文档编号F24H9/20GK2098653SQ91217928公开日1992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余启平 申请人:余启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水器出水瞬间防烫伤安全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上端盖3、下端盖7、芯管2、腔体4、活塞5、大弹簧6、小弹簧9、开关环8和上下定位块1、10组成,上端盖3、下端盖7、芯管2和腔体4组成一个储存腔,活塞5通过水压及大弹簧6作用可在腔体4内上下移动,开关环8通过水压及小弹簧9作用可在芯管2的出水孔位置与下定位块10之间移动,开关环8处在芯管2的出水孔位置处,或处在下端塞11的内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启平
申请(专利权)人:余启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