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53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拨液性被膜。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被膜解决:该被膜的氟的含量低于1重量%,水(2μL的液滴)的接触角为115°以上,并且,利用PET膜进行表面摩擦(负载1500g重/cm

Tunic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被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膜,特别是拨液性被膜。
技术介绍
目前已经提出了各种拨液性被膜。作为其中的一例,提出了在形成有含有二氧化硅微粒等的固化涂膜的被处理面上,通过以化学方式结合氟烷基硅烷化合物来赋予超拨液性的方法(专利文献1)。作为另外的例子,例如提出了在烷氧基硅烷、全氟烷基硅烷和二氧化硅微粒混合的状态下,使烷氧基硅烷水解而形成被膜的方法(专利文献2)。作为其他的例子,提出了将表面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微粒和含氟单体共聚而得到的被膜(非专利文献1)。作为另外的例子,还提出了一种含有聚合物的被膜,该聚合物分别具有基于下述(1)和(2)的结构单元:(1)具有聚合性基团的至少一种微粒;(2)具有聚合性基团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上述微粒(1)中的至少一种和/或上述化合物(2)中的至少一种是具有氟烷基的物质,并且上述化合物(2)中的至少一种是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专利文献3)。作为其他的例子,提出了使用具有拨水性能的二氧化硅微粒和拨水性能高的硅酮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机械性能方面牢固的超拨水材料(非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131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89373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6/056663号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Cho等人,《Transparentsuperhydrophobic/translucentsuperamphiphobiccoatingsbasedonsilica-fluoropolymerhybridnanoparticles》,Langmuir,2013年,29(48),pp.15051-15057非专利文献2:Zhang等人,《FlexibleandmechanicallyrobustsuperhydrophobicsiliconesurfaceswithstableCassie-Baxterstate》,J.Mater.Chem.A,2016,4,14180-14186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期望提供更新型的拨液性被膜。如上述例子所示,拨液性被膜(特别是超拨液性被膜)是含氟被膜。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将提供非含氟被膜的、新型的拨液性被膜(特别是超拨液性被膜)作为课题。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一种被膜,其氟的含量低于1重量%,水的接触角为115°以上,并且,利用PET膜进行表面摩擦(负载100g重/cm2,往复1500次)后的水的接触角为100°以上,并且,表面粗糙度满足下述(a)和(b)中的至少任一项的指标,(a)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1.6μm以上,(b)温泽尔(Wenzel)的粗糙度系数为1.2以上。通过上述被膜,解决了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方式。项1.一种被膜,其中,氟的含量低于1重量%,水(2μL的液滴)的接触角为115°以上,并且,利用PET膜进行表面摩擦(负载100g重/cm2,往复1500次)后的水的接触角为100°以上,并且,表面粗糙度满足下述(a)和(b)中的至少任一项的指标,(a)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1.6μm以上,(b)Wenzel的粗糙度系数为1.2以上。项2.如项1所述的被膜,其中,平均表面粗糙度Ra在1.6~20μm的范围内。项3.如项1或2所述的被膜,其中,温泽尔(Wenzel)的粗糙度系数在1.6~10的范围内。项4.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中,水接触角为120°以上。项5.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中,水接触角为150°以上。项6.如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中,利用PET膜进行表面摩擦(负载100g重/cm2)时,维持100°以上的水接触角的表面摩擦次数在往复20000次以上。项7.如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中,含有分别来自至少一种的修饰微粒(A)[该修饰微粒(A)含有核微粒(i)和修饰该核微粒的1个以上的修饰部(ii)(该1个以上的修饰部之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具有1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a)),并且不含氟]和至少一种的化合物(B)[该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b),并且不含氟]的结构单元,并且,上述化合物(B)中的至少一种为化合物(Bm)[该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项8.如项7所述的被膜,其中,上述聚合性基团(a)和(b)的一方或双方为自由基反应性基团。项9.如项8所述的被膜,其中,上述聚合性基团(a)和(b)的一方或双方为乙烯基、(甲基)丙烯基、苯乙烯基或马来酰亚胺基。项10.如项7~9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中,上述核微粒(i)的数均一次粒径在5~1000nm的范围内。项11.如项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中,上述核微粒(i)的至少一种为无机颗粒。项12.如项7~11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中,上述化合物(B)的至少一种为(甲基)丙烯酸酯。项13.如项12所述的被膜,其中,上述化合物(B)的至少一种为(甲基)丙烯酸C1-C22烷基酯。项14.如项13所述的被膜,其中,上述化合物(B)的至少一种为(甲基)丙烯酸C16-C22烷基酯。项15.一种组合物,其含有至少一种的修饰微粒(A)[该修饰微粒含有核微粒和其表面上的1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a),并且不含氟]和至少一种的化合物(Bs)[该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基团(b),并且不含氟]。项16.一种组合物,其含有包含来自至少一种的修饰微粒(A)[该修饰微粒含有核微粒和其表面上的1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a),并且不含氟]的结构单元和来自至少一种的化合物(Bs)[该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基团(b),并且不含氟]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项17.如项16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还含有化合物(Bm)[该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项18.如项17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聚合物100质量份,所述化合物(Bm)的含量在1~95质量份的范围内。项19.如项17或1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在对与化合物(Bm)[该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的组合进行固化时,生成项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项20.一种套装,其含有至少一种的修饰微粒(A)[该修饰微粒含有核微粒和其表面上的1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a),并且不含氟]、至少一种的化合物(Bs)[该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基团(b),并且不含氟]、以及与它们处于分离状态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B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膜,其特征在于,/n氟的含量低于1重量%,/n水(2μL的液滴)的接触角为115°以上,并且,/n利用PET膜进行表面摩擦(负载100g重/c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8 JP 2017-2022381.一种被膜,其特征在于,
氟的含量低于1重量%,
水(2μL的液滴)的接触角为115°以上,并且,
利用PET膜进行表面摩擦(负载100g重/cm2,往复1500次)后的水的接触角为100°以上,
并且,表面粗糙度满足下述(a)和(b)中的至少任一项的指标,
(a)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1.6μm以上,
(b)Wenzel的粗糙度系数为1.2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平均表面粗糙度Ra在1.6~20μm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Wenzel的粗糙度系数在1.6~10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水接触角为120°以上。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水接触角为150°以上。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利用PET膜进行表面摩擦(负载100g重/cm2)时,维持100°以上的水接触角的表面摩擦次数在往复20000次以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含有分别来自至少一种的修饰微粒(A)和至少一种的化合物(B)的结构单元,
所述修饰微粒(A)含有核微粒(i)和修饰该核微粒的1个以上的修饰部(ii),并且不含氟,该1个以上的修饰部之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具有1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a),
所述化合物(B)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b),并且不含氟,
所述化合物(B)中的至少一种为化合物(Bm),该化合物(Bm)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性基团(a)和(b)的一方或双方为自由基反应性基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性基团(a)和(b)的一方或双方为乙烯基、(甲基)丙烯基、苯乙烯基或马来酰亚胺基。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微粒(i)的数均一次粒径在5~1000nm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微粒(i)的至少一种为无机颗粒。


12.如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B)的至少一种为(甲基)丙烯酸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B)的至少一种为(甲基)丙烯酸C1-C22烷基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B)的至少一种为(甲基)丙烯酸C16-C22烷基酯。


15.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含有至少一种的修饰微粒(A)和至少一种的化合物(Bs),
所述修饰微粒(A)含有核微粒和其表面上的1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a),并且不含氟,
所述化合物(Bs)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基团(b),并且不含氟。


16.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含有包含来自至少一种的修饰微粒(A)的结构单元和来自至少一种的化合物(Bs)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所述修饰微粒(A)含有核微粒和其表面上的1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a),并且不含氟,
所述化合物(Bs)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基团(b),并且不含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化合物(Bm),
所述化合物(Bm)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聚合物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央基茂原健介G·托尔蒂西耶森田正道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